新數據時代驅動存儲大變局:中國品牌首次集體入圍全球第四


新數據時代驅動存儲大變局:中國品牌首次集體入圍全球第四


導語

緊隨服務器產業互聯網化、智能化腳步,傳統企業級存儲市場開始新一輪洗牌,新的市場格局逐漸顯現:中國企業存儲品牌浪潮、華為、聯想首次集體入圍全球前四,與Hitachi、IBM存儲並列全球第四。

一向與服務器產業並駕齊驅的企業級存儲市場,也緊隨服務器產業互聯網化、智能化腳步,開始新一輪洗牌。

傳統企業級存儲市場格局正在重構。據IDC日前公佈的2018年三季度《全球企業級存儲系統市場調查數據報告》顯示,中國企業存儲品牌浪潮、華為、聯想首次集體入圍全球前四,與Hitachi、IBM存儲並列全球第四。另據IDC2018年上半年《中國企業級存儲系統市場調查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市場存儲出貨量為67,358套,浪潮存儲出貨量8,414套,躍居中國企業級存儲(不含監控)市場第一,增速106%,5倍於業界平均增速,同時入圍Gartner分佈式存儲魔力象限;緊隨其後的是華為、戴爾易安信、曙光、聯想、華三等。

短短一年,中國企業級存儲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新數據時代驅動存儲大變局:中國品牌首次集體入圍全球第四

圖1 浪潮存儲躍居中國企業級存儲(不含監控)市場第一,增速106%

“新數據需求”催生企業存儲大變局

最近幾年,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人臉識別、自動駕駛等智能應用的不斷湧現,數據獲得指數級爆發式增長,數據形態從過去相對簡單的結構化數據轉向大規模非結構化數據為主,數據成為企業核心資產和基礎生產資料,全球正進入新數據時代。

據IDC預測,全球數據總量預計2020年達到44個ZB,中國數據量將達到8060個EB,佔全球數據總量的18%。

隨著數據量的指數級增長,數據類型多樣性、數據源的增加,企業IT基礎設施包括存儲系統面臨的挑戰,無疑也隨之增加,包括存儲規模、存儲性能、數據共享和管理的複雜性等。

例如,在傳統數據中心,不同業務系統的數據,以及不同品牌的存儲產品混合在一起,形成煙囪式的存儲系統結構,數據資源無法融合共享,存儲架構複雜、維護成本極高。而云計算時代,在超大規模互聯網雲數據中心和企業大中型數據中心,雲計算應用多達幾十種、上百種,可能存在幾百個、甚至上千個虛擬機,承載著成千上萬個虛擬桌面,數據規模達到EB級別,這需要後臺藉助龐大的存儲集群來服務存儲數據,如何建立滿足用戶需求的高性能存儲集群成為這類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另外,在AI應用中,要從視頻、圖片、語音、文本里拿出很多小文件等原始數據,進行標記、處理和模型訓練,有時候,一個大型AI應用需要處理的小文件數量達到萬億級別,能否以億級IOPS(每秒輸入輸出量或讀寫次數)來有效處理這麼多小文件,也是新數據時代對存儲系統性能提出的新挑戰。

隨著傳統企業互聯網+的興起,企業為了追求數據價值最大化,不僅需要內部各部門之間數據共享,還需要全集團的數據共享,甚至還需要對大量來自互聯網的數據進行統一管理,這對數據的共享與管理帶來挑戰。數據要實現共享,可能牽扯到幾百個乃至更多的數據存儲節點,涉及數萬個數據卷或者數百萬個文件,需要通過統一架構來支撐、統一管理平臺來調度數據資源,因此企業存儲系統在數據共享和管理上面臨著諸多技術挑戰。

這些挑戰不僅引發傳統企業級存儲產品的技術革新,如從傳統存儲(即磁盤存儲)的Scale-up縱向擴展架構轉向目前業界主流的Scale-out可橫向擴展的分佈式架構,實現存儲系統的“硬件重構、軟件定義”,也帶動中國存儲產業在嚴重同質化的傳統市場格局中快速轉向。

所謂硬件重構,即從以CPU為中心的架構切換到以DPU(專門用於數據加速的芯片)為核心的硬件架構;軟件定義,即通過將數據中心的存儲資源抽象化、池化,以軟件服務的方式,在不增加用戶成本的條件下,存儲容量和性能能夠隨著非結構化數據的增長而實現橫向擴展,從而簡單、快速地滿足應用按需、自動化使用存儲需求。

新數據時代驅動存儲大變局:中國品牌首次集體入圍全球第四

浪潮存儲產品線總經理李輝

軟件定義存儲(SDS)正成為新數據時代主要的企業存儲方式。面對SDS的興起,以浪潮為代表的國產品牌企業級存儲廠商,早在兩年前已經洞察市場需求並快速佈局。據浪潮存儲產品線總經理李輝介紹,浪潮依託“軟件定義+硬件重構”理念,力推基於Scale-out架構的分佈式存儲,尤其強調面向客戶的實際應用,對軟件和硬件進行集成測試,最大程度滿足新數據時代企業存儲在容量、性能、架構及管理上的需求。

聯想主推的超融合系統基於通用x86服務器的軟件定義基礎架構,融合計算、存儲、網絡、虛擬化、管理能力於一體,實現一體化交付。華為提出的STaaS(存儲即服務)解決方案也是統一管理存儲資源,根據服務目錄,提供按需供給的數據存儲服務。

Gartner調研顯示,目前大約40%企業數據存儲在可橫向擴展的企業數據中心或雲數據中心;到2022年,這一比例將超過80%。IDC預測,2017年至2021年,全球軟件定義存儲(SDS)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3.5%,2021年營收達到約162億美元。

事實顯示,隨著軟件定義存儲(SDS)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抓住市場機遇的浪潮、華為、聯想等中國企業存儲品牌獲得飛速發展。

決勝“場景定製化”能力

不同於傳統企業級存儲系統的簡單售賣模式,新數據時代的企業級用戶對數據存儲形態、部署環境、應用模式和價值需求方面都提出更為精細化的需求,並且不同垂直行業的存儲需求不同、不同場景更是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化需求。

例如,在石油勘探行業,石油勘探過程中生成的數據體量非常龐大。一般二維數據可達1~2TB,三維數據可達數百TB甚至PB級,一般單文件大小也都在200GB左右;對收集上來的海量數據還需要提供TB-GB級讀寫性能,來滿足前端的密集計算和模擬。如果要縮短地震資料處理週期,讓IT基礎設施提供更強大的性能,就需要共同優化數據存儲和計算平臺。計算平臺可以在CPU處理的基礎上通過增加GPU來進行加速;而數據存儲平臺,則需要進行從硬件架構到軟件功能的創新。

在科研與航空衛星行業,遇到數據存儲問題需要及時反饋、快速處理,因此實時處理、極速響應是這個行業存儲服務的常態。

在廣電媒資行業,從4K到8K到VR 2K,一方面,觀眾對高品質、零等待的浸入式體驗追求無止境,另一方面,短視頻、直播平臺等新產業發展,亟需廣電企業進行多元化融合,以提升用戶粘性、實現資源整合和創新;這要求存儲廠商必須以場景化應用為核心來開發存儲產品與解決方案。

針對當前精細化、差異化的企業存儲新需求,場景定製化能力、深挖數據價值是考驗存儲廠商服務能力的主要指標,也是品牌存儲廠商決勝企業級存儲市場的關鍵。

正如Gartner 副總裁Stanley所說,“中國存儲廠商只要能通過技術創新,幫助用戶設計架構和建設基礎設施,促進用戶做出更好的業務決策或者創建更多的業務機會,幫助企業增加收入,那麼中國存儲廠商在商業方面就比較容易能夠成功。”

新數據時代驅動存儲大變局:中國品牌首次集體入圍全球第四

Gartner 副總裁Stanley

場景定製化服務落地的關鍵是圍繞用戶的價值,進行端到端對接。這對存儲廠商的研發能力、服務能力、管控能力的要求很高。

為此,浪潮存儲在研發方面一直堅持“場景驅動開發”模式,針對典型場景提出快速定製型開發和優化方案。目前浪潮存儲把新老應用重新定義為傳統企業級應用、視頻監控、高性能計算、廣電媒資、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七大一級場景,並將之分解為近百個二級場景。截止目前累計完成了近60個二級場景的定製和優化,尤其是在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定製和優化工作。

華為強調在項目實施上提供更精細化的服務,如從架構設計到系統上線後的運維管理的每個細節都進行優化;聯想也提出與合作伙伴深度合作,針對應用場景進行優化設計。

場景定製化模式廣受行業用戶好評。比如東方物探基於浪潮軟件定義存儲AS13000,構建了34節點、4PB石油勘探海量存儲集群,目前單節點業務帶寬超過1GB(讀帶寬1.2GB/s,寫帶寬1.5GB/s),聚合帶寬達到34GB/s,實測性能提升了7倍。成都市智能交通管控系統引入浪潮軟件定義存儲AS13000之後,骨架路網的圖片檢索用時從十幾秒降低到3秒以下,交通監控圖片取證實現“秒開秒解”,極大提高業務效率。為了保證2018世界盃期間全高清環境下視頻錄製和非編業務的順暢運行,浪潮存儲聯合索貝提供7X24小時工程師駐場服務,隨時待命進行技術調優。

IDC預測,2018~2022五年間,企業級存儲市場年均增長率將達到7.2%,存儲容量總量將達到88EB,政府、金融、電信等行業仍是存儲採購的主力,教育和醫療健康行業潛力巨大。可以想象,憑藉軟件定義存儲(SDS)技術創新和場景化定製服務能力,中國企業級存儲品牌未來仍將獲得快速增長的市場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