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百度海致等“逆行者”入圍 中關村“戰”疫“黑科技”清單

昨日,中關村管委會發布第二批抗擊疫情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清單,來自京東、百度、海致網聚等中國互聯網和大數據領域的86家領先公司的137種在抗擊疫情的實際鬥爭中發揮作用的科技產品、技術和服務入選。

京东百度海致等“逆行者”入围 中关村“战”疫“黑科技”清单

利用知識圖譜等大數據挖掘技術,海致幫助各地政府進行圍繞疫情的人群流行病學研究,用更精確的數據結果服務社區管理。

據瞭解,北京海致網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加入疫情數據分析的高科技團隊之一。公司100多名數據分析實施顧問從1月20日起,堅持在湖北的武漢、孝感、黃岡等地以及上海、北京、廣東、新疆、江西、湖南等十幾個省市、利用該公司國際領先的數據中臺、知識圖譜、bdp可視化平臺等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大數據技術,在各地平臺上累計接入數據過萬億條,搭建運行各類模型兩千餘個,發佈各類分析計算結果數據過億條,受到了相關地區政府部門的充分肯定。

疫情爆發時,大量疫情第一手數據分散在各級醫療防疫機構的不同系統和大量臨時手工表格之上,數據源混雜重複,數據質量不高的情況十分普遍。針對“已經外流、本地確診、本地疑似、密切接觸”四類人員都是誰?都在哪?是否納入視線?這一系列的問題無時無刻不牽動著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緊繃的神經。如此多的分析維度如何進行聚合,快速得到我們需要的結果?這完全依賴於大數據的快速建模分析能力。海致和相關部門業務專家按照“一切業務模型化”的原則,陸續在全國相關省市縣疫情防控平臺上快速搭建運行了66種2000餘個模型,一方面清晰拼出態勢全貌,服務於各地的趨勢把控、決策制定和落地督察多個層次;另一方面完整畫出個體畫像,服務於各地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的具體防控任務,開展了“四類人員”的查找、落位、監測和收治。

通過不斷調整積累,海致幫助地方政府搭建覆蓋地市、區縣、鎮街和村居小區四級的疫情防控模型分析服務,直接向一線防疫、小區、治安工作人員提供準確的數據。

開展跨部門、跨地區信息共享是全國疫情防治重要的一環,從流行病調查到區域防控、海致支撐開展了跨部門、跨地區的分析模型經驗共享和異地互用。同時,海致還在政府公安專網搭建了開放分析平臺,以公安為主,對全國上百個市縣近千名公安民警進行了免費的遠程在線分析培訓和工具支持,為各地豐富完善自身防控措施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其他很多參與“戰”疫的科技公司一樣,這次疫情對於海致網聚公司也是一場嚴峻的挑戰。因為疫情受關注度極高,對平臺性能的穩定性、需求響應的及時性、數據結果的精準度有很高的要求。“我們的前方工作任務繁重,員工一般凌晨兩三點才能休息,有時甚至睡不了覺。為了更高效完成任務,我們組織各地同事放下其他一切工作、組成輪換小組聚焦開展疫情服務工作。同時,疫情也讓很多地方意識到大數據技術的重要性,現在有很多地方請求我們給予支持,尤其是一些重災區。我們不僅對所有地區都積極響應、義務支持,還給公安機關捐贈了十幾萬元的口罩、藥品和測溫儀。”海致網聚總裁楊娟表示。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