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去年同期上漲將近六成豬肉上漲為何又來了?

隋中平


關於近期豬肉價格,曾有相關三農作者日前採訪過河南當地一戶肉鋪店老闆,據表示,過年時豬肉價格為每斤8.5元,而到4月份已經漲到每斤11.5元,幾乎漲了3元/斤!而這位肉鋪老闆給出的豬價漲價原因是:因為今年市場上豬少了,由於行情不好,養殖戶不敢養而大幅減少了!



根據最新公佈的豬肉平均批發價格,今年4月初最高已漲到10.21元/斤,相比2月末的豬肉價格上漲了1.24元/斤!而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方面,3月豬價則上漲了5.1%,因而,根據目前豬肉上漲趨勢,可能是今年通脹運行的最大變數!

今年豬肉價格可能累計上漲44%,漲幅罕見!

要知道,上輪豬週期是從2015年開始,一直到現如今,經歷了14個月的上週期和25個月的下跌期,而隨著去年豬肉價格跌到了谷底,再加上豬瘟疫情影響,導致今年母豬存欄量大幅下滑,有9個省份地區降幅超過了30%,其中4個省份更是高達40%以上,以至於今年全國母豬產能下降了20.93%,全國母豬存欄只有6059.05萬頭了!



由於母豬產能會直接影響未來10個月左右的生豬供應量,因而實際上也說明今年生豬將供不應求,未來豬價將持續上升為主,雖然目前全國豬價平穩,局部地區出現了跌幅,但生豬短缺也是事實,可能隨著時間推移,會在上半年,特別是9月之後中秋節和國慶節前後消費旺季時,豬價上漲應該會比較迅猛!因此,這事實上也說明新一波的豬週期已經確立,而據業內預測,今年豬肉價格最終累計上漲可能會高達44%!

雖然豬價影響因素很多,但豬肉消費仍處於穩定區間

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國內養豬業持續受疫情困擾,並且在去年11月又擴散加劇,使得很多地區面臨禁運外調等政策性消息影響,以至於豬價一跌再跌,由於養豬戶成本上升以及受疫情恐慌而加快去產能,使得2018年以來生豬存欄量大幅下降!尤其是2018年12月份後可謂是直線“懸崖式”下跌!



然而根據去年統計的豬肉消費數據,2018年豬肉消費量仍非常大且相對穩定,並佔到世界總消費量的49.6%!

因此,受生豬供給下滑影響,未來隨著市場“供不應求”局面拉大,豬價上漲應該是板上釘釘,而豬價上漲自然也會推動豬肉和相關食品繼續上漲,所以說,近期豬肉價格上漲,還是與今年生豬存欄量大幅減少有直接關係,同時受疫情抽檢影響,各地一些屠宰場也處於停業期間,進一步減少了市場上豬肉供應量!


龍百曉生


這個豬肉價格其實每年都在上漲,但從這兩年開始的這個上漲,和以前相比,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以前在過年期間上漲的價格,會在過年後總會有所回落,但這兩年這個價格漲上去之後就很難掉下來。

另外一個值得引起注意的問題是,豬肉啊,菜呀,這些基礎原材料的價格的上漲,會直接導致一些衍生品的上漲,比如菜包肉包,生煎餛飩,快餐外賣的價格上漲,這類衍生品的價格上漲,才是最可怕的,因為這些東西的價格上漲是很難跌回來的,這些東西恰恰是是民生的基礎,民以食為天,食品的上漲會導致人工的上漲,從而帶動物價的全面上漲。

所以說,基礎食品是萬物之本,它的漲價導致的連鎖反應最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不是專家口中所說的“問題不大”


微科聚技


主要是環保弄地,不讓散戶養,發展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