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2018年最後一波好書”200本包郵贈書活動(文末附往期單號)

與童年對話

找到自己修復自己

——訪問童年有感

很迫切地想要閱讀殷健靈老師的新書《訪問童年》,實在是因為書名中的“童年”二字,戳痛了我的心窩。沒有人比我更能理解童年時期在人整個的人生階段中的重要作用和影響,我不想提及這兩個字。

心痛,心痛,心痛!

我曾經以《桃樹下最美的光陰》為題,寫過我的童年。

桃樹下最美的光陰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它的無憂無慮讓人永不能忘懷。現在我在紙上寫下“童年”這兩個曼妙的字,那兒時的酸甜苦辣和赤橙黃綠青藍紫,頓時向我撲來,將我包裹得緊緊的,挾我一起回到那難忘的小時候,那些桃樹下美麗的光陰。

第八天|“2018年最后一波好书”200本包邮赠书活动(文末附往期单号)

最早知道“童年”這個美妙的詞,是老師在音樂課上教了一首歌,名字就叫《童年》,那優美的歌詞讓我們那群調皮蛋學了一遍就銘記終生: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現在想起來,這確實是我們童年時候學過的最美的一首歌,一經傳唱,那動人的旋律至今還在耳邊迴響,其打動我幼小內心的作用一點兒也不亞於歌后王菲的天籟之音《傳奇》。

記憶中最深的,是那個時候父親身體已經有病了,不能上班,在家裡靜養。週末的午後,乖巧的我總是給父親搬一張大大的藤椅,這對於當時只有六歲的我來說,那張藤椅真的是太大啦!我堅持不用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母親的幫忙,我想憑藉自己的力量給父親安置好藤椅。我使出吃奶的勁兒,東倒西歪地一點一點兒挪動著藤椅,把藤椅小心地安置在院子中的桃樹下。這個時候,父親是拄著柺杖,慈愛地看著我。父親看著我用勁搬動時憋紅的臉龐,總是說一聲:“妮子,慢著點兒。”

我緊閉著嘴巴,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搬動藤椅上。當我把藤椅放好的時候,才會驕傲地仰起臉:“爸爸,你的小閨女能幹不?”然後跑到父親的身邊,撒嬌地搖晃著他的胳膊,那個時候的我已經知道了父親的病情,所以只是佯裝搖一搖。父親笑起來,用手掌愛戀地拍拍我的臉頰,說:“我閨女長大了,長大嘍!”

第八天|“2018年最后一波好书”200本包邮赠书活动(文末附往期单号)

午後的陽光斜斜的,透過樹縫投射在父親的身上了,好像給父親度了一層金輝。父親閉上眼睛,眉頭微微皺起,用手按壓自己的身體。我知道,病痛又在折磨父親了,我的眼淚就不聽話地掉下來。有幾顆就“啪嗒”落到地上,父親就強打起笑容,朝我擺擺手,我撲過去趴在父親的膝蓋上,父親用手緩緩的拍著我的後背,可是那種溫暖我以後再也沒有機會得到,永遠也不會有這樣的溫暖了!

風起了,樹上的桃花簌簌地落下,有一片粘在了我的頭髮上,父親用瘦削的手,笨拙地幫我取下來。我握住父親的手掌,緊緊地、緊緊地貼在我冰涼的臉上,小小的我是多麼想留住這份溫暖啊,多麼想要父親陪著我走一生一世啊!

可是,過了沒多久,父親就撇下了我,一個人走了,甚至都沒來得及留給我一句話!那時的我只是流淚,還不太懂得父親的離去給我帶來的傷痛。直到我長大成人後,讀到高爾基的《童年》,那裡面有一段話描寫了阿廖沙父親之死,正是這段話讓我在容納多人的圖書館失聲痛哭:“在幽暗的小屋裡,我父親躺在窗下地板上,他穿著白衣裳,身子伸得老長老長的,他的光腳板的腳指頭,奇怪地張開著,一雙可親的手安靜地放在胸脯上,手指也是彎曲的;他那一對快樂的眼睛緊緊地閉住,像兩枚圓圓的黑銅錢,他的和善的面孔發黑,難看地齜著牙嚇唬我。”

第八天|“2018年最后一波好书”200本包邮赠书活动(文末附往期单号)

每次想到這兒,那份痛楚就吞噬著我的心,讓我痛不欲生。至今,我見不得路上人家父女挎著胳膊一起走路的情形,每次見了,心都會疼好久好久,我是多麼希望那個挎著父親胳膊撒嬌的女孩是我,是我啊!


童年,永遠鮮活在我的記憶中,我一遍一遍地溫習枝葉婆娑的桃樹下我和父親的相依相偎,淚眼朦朧中,高大慈愛的父親大踏步向我走來,向我張開了他健碩的雙臂……



我含著淚,輕輕哼唱:陽光下蜻蜓飛過來∕一片一片綠油油的稻田∕水彩蠟筆和萬花筒∕畫不出天邊那一道彩虹……

片片桃花瓣紛紛灑落。美麗的桃花瓣啊,請你們落向大地的時候,捎去我對父親的深情思念,好嗎?老爸,若干年後的某天,等我老去,我們天上見!

第八天|“2018年最后一波好书”200本包邮赠书活动(文末附往期单号)

懷著對童年的一份恐懼、一種逃避、一些心碎、一絲懷念和一點悲傷,我在殷健靈老師的文字裡徜徉,我讀《每個人何嘗不是一隻孤船》,禁不住流下酸楚悲傷的淚水,因為童年的我與文中的主人公秦涵坤一樣,小小年紀沒有了父親,幼小的心靈很受傷,卻無人能慰藉,但我也很慶幸自己和秦涵坤一樣摸到了一點寫作的門道,在筆下跳躍的文字中且行且珍惜,努力長大,成為一個心靈和精神都健康漂亮的人,沒有辜負九泉下的父親。我始終相信,我的每一點努力,每一滴進步,天堂裡的父親都能看得見,因為我知道天邊那顆最亮的星星就是父親的笑臉,始終溫暖地鼓勵我一路前行永不放棄自己的夢想。要知道,在文字中穿行,是一件很美麗很詩意的事情,一路都有芬芳相伴。

最陌生的人是父親,影響最大的人也是父親》一文中的羅寒潭總結的這句話“最陌生的人是父親,影響最大的人也是父親”,我感同身受。最陌生是因為他早早去世,影響最大是因為我寫作的啟蒙老師就是父親,文筆書法俱佳的父親是我永遠的榜樣和驕傲。因為他,我愛上了寫作,在文字中傾訴對父親的思念。有文字相伴,歲月優雅。“羅寒潭的身體裡流淌著父親的血,不僅性情,連愛好也相近。父親不存在,父親又無處無時不在”,我,亦然,亦然,亦然!

而《我用半生時間來矯正那個孩提時代的我》一文中的邱燕雲,則讓我看到了以前的自己:自卑、懦弱、自怨自艾、麻木、遲鈍……我的成長和她一樣不容易,她心頭鬱積著委屈,我的心中也有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悲涼。人們常說,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這篇文章,教我成年以後有機會回望那個跌跌撞撞一路流淚流血一路長大成熟的自己,原來沒有誰能幫你走出當初苦難人生的泥淖,唯有你自己才能真正救出那個自怨自艾自卑無助的自己,戰勝自己,超越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堅信一句話:傷口處開出的是最美麗的花。

殷健靈老師,謝謝你和你的文字,讓人近中年的我在別人的故事裡讀到自己,找到自己,戰勝自己。26個故事,26個不同年齡、身份和職業的原生態故事,生動的生命體驗,真實的靈魂展現,我很羨慕這26個人,因為他(她)們被殷健靈老師打開的,是心扉,是精神,是魂靈。而閱讀者,會在其中某個人或某些人身上看見隱藏的自己,那些缺憾和傷痛,那些快樂和笑聲,那些壓抑和折磨,那些溫暖和美好……重新認識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是我一生的修行。

殷健靈老師說,“要成為完整的人,要有光”,我想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所以我接受書末殷健靈老師的邀請——重返童年。

我鄭重地記下她的郵箱。

我想傾訴。

我想修復。

我想跟童年告別,不再痛苦悲傷,不再壓抑苦悶,以後快樂地生活。

殷健靈老師,你,會幫我嗎?

第八天|“2018年最后一波好书”200本包邮赠书活动(文末附往期单号)

‍♀️今天活動贈書

第八天|“2018年最后一波好书”200本包邮赠书活动(文末附往期单号)

訪問童年

殷健靈 |

長江文藝出版社 | 出版

內容簡介:

《訪問童年》是作家殷健靈在深入調研、大量採訪的基礎上全新創作的一部作品。通過再現受訪者對童年重要事件的回憶,闡釋出童年的經歷對一個人一生的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作品中受訪者從1922年的老人,到2005年的孩童,年齡跨度將近一個世紀,他們的童年小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近一百年的時代變遷,更蘊含著不同時代和地域裡孩子們的心靈和感情:雖千差萬別,卻異曲同工;雖幽微渺小,卻豐富而廣袤。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故鄉,找回初心,發現真實的自己。

參與方式

1. 關注“書單熊”(shudankuma)

2. 發送書單熊的此文至朋友圈(分組 / 刪除視為無效)

3. 進入小程序點擊“參與抽獎”

(小程序12月20日中午12:00自動抽取10位熊粉,每人送出一本《訪問童年》

‍♀️長按識別下方小程序碼參與抽獎即可

第八天|“2018年最后一波好书”200本包邮赠书活动(文末附往期单号)

(要看清楚抽獎規則哦!)

有人沒看清規則,中獎之後才轉發,以至於取消了中獎資格,所以大家參加活動要看清要求哦!

只需要動動手指,識別二維碼參加,

有那多書做活動,總有人會拿到書,幸運的人也可以是你!

*本次活動公開透明,小程序後臺自動抽獎

最終解釋權歸書單熊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