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科學技術協會2018年度績效展示材料

2018年,河池市科學技術協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科協“四服務一加強”職能定位,勇於創新,紮實工作,全力推動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取得良好成效。

一、年度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大聯合大協作機制推動公民素質穩步提升。突出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總結交流各成員單位工作經驗,部署年度工作任務並推進落實。利用全國科普日、“八桂科普大行動”、科學節、及“三下鄉”等科普品牌活動載體,組織舉辦大型科普活動5次、各類科普宣傳15場(次)。推動青少年科創能力提升,組隊參加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賽獲42個獎項、機器人競賽獲32個獎項,創歷史新高;聯合教育系統舉辦市級青少年科技創新競賽,時間持續至年底,全市各中小學師生積極參與投送作品;推薦17名教師到北京參加中小學教師科學營活動、15名學生參加高校科學營活動。開展科普示範創建,全市新建科普示範村(社區)11個、科普中國鄉村(社區)e站11個。

(二)科技助力精準扶貧作用明顯。上半年,共爭取到“基層科普行動計劃”項目45個,獲中央資金244萬元,獲獎項目數及獎補資金均創歷史新高。其中新建農村專業技術協會14個,獲補助資金14萬元;提升農技協6個,資金60萬元;建設科普示範基地7個,資金70萬元;建設科普示範村3個,資金30萬元;建設科普示範社區2個,資金20萬元;建設科普示範學校1個,資金10萬元;建設青少年科學工作室4個,資金40萬元。開展科普服務鄉村振興助力扶貧工程培訓,共培訓8000餘人(次)。

(三)科協基層組織不斷壯大。新建鄉鎮(街道)科協34個、社區科協1個。目前全市有鄉鎮(街道)科協77個、社區科協4個,有望在年底實現基層科協組織全覆蓋;各鄉鎮(街道、社區)已全部落實聯繫科協工作人員。新建企業科協1個。

(四)推動決策諮詢和學術活動深入開展。舉辦2017—2018年度河池市優秀科技論文評選活動,展示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優秀學術成果,促進學科發展和人才成長。發揮科協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作用,編印3期《科技工作者建議》簡報供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參考。

(五)信息工作成效良好。完善《河池科協之窗》網站建設,截止目前,宣傳稿件發佈237篇,配合微信公眾號及今日頭條政務號,科普傳播陣地初步形成。

二、創新及亮點工作

(一)推動成立首個院士專家工作站。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學研結合,爭取到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教授及其科研團隊的支持,在我市宜州區廣西然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首個“院士專家工作站”,不斷探索構樹為原料的新型飼料產業發展需求和新技術,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打造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攻關技術平臺的同時,有力促進我市乃至全區農業經濟和技術創新發展,帶動脫貧攻堅取得新成效。

(二)創新“旅遊+科普”模式。依託我市旅遊產業自身特色,深化科普和旅遊的有機結合,與市旅發委聯合印發《河池市“科普中國·景區e站”建設方案》,引導創建一批科普旅遊基地。已選擇環江牛角寨和巴馬長壽地進行試點,探索推動旅遊新業態發展。

三、難點和薄弱環節

一是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作用不突顯,對各成員單位開展素質提升活動的協調和督導、信息收集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二是基層科協組織仍比較薄弱,基礎較差、能力不強、經費缺乏,離科協服務全市覆蓋的目標有一定差距。三是還沒有一個真正的科技館,以科技館為依託的河池特色科技場館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推動解決。

下一步,我會將不斷深化科協系統改革,主動對標高站位、高標準、高質量要求,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推進全市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