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留學兩年敗光200萬,吃飯還要奶奶喂丨“巨嬰”的背後是父母缺席的愛

男子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丨“巨婴”的背后是父母缺席的爱

這兩天,在熱搜上看到這麼一條令人唏噓的新聞。

男子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丨“巨婴”的背后是父母缺席的爱

四年前,哈爾濱的劉女士將18歲的兒子晨宇送出國留學,兩年至少花了200萬,卻沒想到兒子連預科都沒有通過。回國後,晨宇到大專院校求學,結果不到兩個月就棄學回家了。

如今,22歲的晨宇終日宅在房間裡與遊戲為伴,就連吃飯也是奶奶送到跟前,甚至一口一口喂。而母子倆唯一的交流只有微信上的轉賬記錄......

活脫脫一個“巨嬰”!

劉女士萬萬沒想到,自己辛苦工作,想給孩子最好的,到最後竟把孩子養成了一個“廢人”!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據記者採訪得知,2006年,劉女士與寧先生離婚後,晨宇就被接到奶奶家生活。劉女士和寧先生都忙著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為了彌補對兒子的虧欠,他們對兒子在物質上的需求幾乎是無條件滿足。奶奶對晨宇這顆“獨苗”更是疼愛萬分,照顧得無微不至。

可儘管這樣,晨宇卻沒有變的快樂,反而越來越不合群。

被媽媽送到新西蘭留學期間,晨宇的性格變得更加孤僻,沒有朋友,幾乎不與人交流,整日靠網遊打發時間,甚至疑似患上了抑鬱症。

男子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丨“巨婴”的背后是父母缺席的爱

很多網友說是“留學”及父母、奶奶的“溺愛”害了晨宇。

然而,我覺得根源恰恰是因為孩子得到的“真正的愛”實在是太少了!

劉女士和前夫雖然在物質上對兒子有求必應,讓他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卻沒有給予他真正的愛與足夠的陪伴。

父母選擇用物質取代陪伴,這種畸形的“寵愛”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偏激,最終與社會脫軌,變成不具任何生活能力的“巨嬰”。

男子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丨“巨婴”的背后是父母缺席的爱

△ 在熱搜留言區看到一位網友的評價,感覺說的很在理。

或許有人會反駁,對於離異夫妻,大家都有自己的新生活,除了對孩子給予物質上的彌補,還能怎樣呢?

其實不然。

離婚確實或多或少會傷害到孩子,但傷害孩子最深的,並不是離婚本身,而是離婚的處理方式(如離婚過程中往往會產生的利益衝突、情緒糾紛等)及離婚後對待孩子的態度。

今年上半年,一組名叫《一個破碎家庭的故事》的漫畫在網上很火。這是印度尼西亞一個6歲的小男孩畫的系列漫畫,講述了自己父母離婚的過程。

我的名字叫做Azka

我要畫出

關於我破碎的家庭的故事

男子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丨“巨婴”的背后是父母缺席的爱

媽媽和爸爸墜入愛河以後

不久就結婚啦

他們決定生一個小寶寶

我出生於2006年6月4日

爸爸媽媽很愛我

為我取名Azka

男子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丨“巨婴”的背后是父母缺席的爱

在我6歲之前

我的家一切都很美好

爸爸媽媽也很相愛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男子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丨“巨婴”的背后是父母缺席的爱

可是漸漸的

爸爸媽媽在很多事情上開始爭吵

爸爸總是發火

媽媽總是流淚

他們幾乎無法忍受彼此

於是

他們選擇了分開

男子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丨“巨婴”的背后是父母缺席的爱

有一天

他們把這個決定告訴了我

我很害怕也有很多疑問

但他們讓我不用擔心

也不用選擇和誰一起生活

我依然生活在之前的房子裡

我的爸爸變得更幽默了

他會經常陪我玩

我很開心

男子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丨“巨婴”的背后是父母缺席的爱

媽媽就住在離我很近的另一個房子裡

她幾乎每天都會來看我

也會來陪我玩

他們變得不再吵架了

還陪我一起出國去玩

我們還去旅行和購物啦

男子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丨“巨婴”的背后是父母缺席的爱

因為媽媽不在

爸爸經常和我一起睡覺

因為我很害怕殭屍

爸爸很強壯很厲害

我就不再害怕了

媽媽也會照顧我

帶我去吃好吃的

帶我去買新衣服

陪著我去做好多好多事情

男子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丨“巨婴”的背后是父母缺席的爱

我的周圍會有很多人問我:

“生活在一個破碎的家庭裡的孩子,

是什麼樣的感受?”

可我覺得

他們只是不再是

對方的丈夫和妻子

但是永遠都是我的

爸爸媽媽

男子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丨“巨婴”的背后是父母缺席的爱

比起從前

我更喜歡現在的生活

因為他們終於

再也不會總是吵架了

雖然爸爸媽媽離婚了,但是小男孩從父母那兒得到的愛和陪伴卻絲毫沒有減少。相比於從前那樣生活在父母的爭吵聲中,小男孩反而希望自己的父母都能獲得新的幸福。

所以說,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他的內心也可以是完整的,因為爸爸和媽媽的愛從來都沒有缺席,他不用擔心會被父母拋棄、遺忘。

什麼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或許我們不能否認劉女士一家的做法就是不愛孩子,其實恰恰是“愛卻用錯了方式”

有人說,你愛不愛一個人,就看你舍不捨得為對方花時間。這句話在愛情、友情裡成立,在親情裡同樣成立。

愛孩子,不只是花錢讓他上最好的學校,穿最好的衣服,吃最營養的食物,最重要的是你能否陪他聊天、陪他成長,能否傾聽他的內心想法、帶他開拓眼界、教他學會獨立,適應這個社會。

畢竟,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愛和陪伴。

-END-

喝茶、擼貓,

用文字記錄兒童教育路上的那些事兒。

男子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丨“巨婴”的背后是父母缺席的爱

嘉嘉老師

中國兒童性格養正研究中心研究員;

“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推廣人;

兒童教育心理學碩士;

親子讀本作者、家庭教育研習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