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帶娃邊賺錢,這本書告訴你,你能做到

花了15天的時間(想想這效率真是低呀,遠遠落後讀書群其他夥伴的閱讀速度),昨天才把《會賺錢的媽媽》一書閱讀完,作者克麗絲特爾·潘恩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是暢銷書作者,還是一名演說家。

這是一本為所有女性寫就的書,不論你是想讓家庭財務狀況更上一層樓,還是要為自己的激情和夢想添磚加瓦,都能從書中得到啟發。克麗絲特爾·潘恩鼓勵女性明智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和資源,有目的地生活。

邊帶娃邊賺錢,這本書告訴你,你能做到

這本書豐富了我對全職媽媽這個角色的認識,打破了思維的侷限,給了我即將要做這個角色的勇氣,以及如何做好的方法和鼓勵,看到了全職媽媽也能賺錢的更多的可能。

作者介紹了非常多的全職媽媽通過不斷嘗試不斷思考自己的賺錢能力,跳出思維的框架,深入發掘自己的天賦和激情,利用自己的技能和知識,去賺錢,去改變,去成就夢想的實際例子。

在閱讀前,我對全職媽媽如何賺錢,通過哪些方式賺錢,處於懵懂和懷疑的狀態。

環顧身邊的全職媽媽和職場的斜槓媽媽,有做微商的,有做直銷的,有做港代的,有通過寫作變現的。這些方式外,作者介紹的還包括在線服務或商品、當面交易的自由職業、實體企業和傳統企業。

邊帶娃邊賺錢,這本書告訴你,你能做到

在這些創業的方式中,我比較傾向於通過寫作變現,但是怎麼變現,變現多少,就沒有更具體的目標和方法。

變現的前提最重要的是行動起來,讓想法落地。書中分享,行動時需注意以下四點:

一、確定自己是為什麼而做(或使命陳述)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將會去往哪裡,熱情、激情和決心也就派不上用場。作者分享她寫作的目標,是“鼓勵女性用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方法增加收入,擴大影響,並在此過程中保持樂趣”。

我呢?我為什麼而寫呢?我希望通過寫作變現,增加家庭收入,緩解經濟壓力,開發職業之外的其他可能。(寫下這個目標,內心忐忑不安)


邊帶娃邊賺錢,這本書告訴你,你能做到

二、確定該如何做(或行動計劃)

光有夢想是不夠的,你還需腳踏實地,用現實的腳步實現夢想。想一想,三個月後、六個月後、一年後,要如何回答下面的問題:

1、要實現什麼目標?

2、要達到什麼規模?

3、要產生多少收入?

4、要銷售多少產品?

5、一週希望工作多長時間?

想要實現的目標前面已經提到了,一週工作的時間是每天投入3-4個小時,目前變現最快的方式就是投稿,中稿越多,稿費也越多,月初給自己設定,本月要邁出投稿這一步,有時看著自己寫的內容,真是沒有投稿的勇氣,先完成再完美,先邁出去再改變。

這些都是初步打算,有些僅僅是猜測,先設立每週中稿一篇,每月變現800-1000左右,先把參加寫作課程的學費賺回來。

不要想著一次就能做好所有的事情。要避免精疲力盡和卡殼,最好的方法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堅持做一個行動項目,當熟悉了節奏和過程,再繼續下一步。


邊帶娃邊賺錢,這本書告訴你,你能做到

三、需要考慮的事情

有品牌發展、市場營銷、建立網絡。

自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我的品牌來自我輸出的內容,都是生活中的真情實感和成長過程的所思所想。

接下來需要多平臺發表更文,讓更多的人看到。還記得上次決定轉移到帶有留言功能的公號開始原創文章的發表,主動發了二維碼和文章的鏈接給一些朋友,收到了朋友的鼓勵,倍感鼓舞。

最大的驚喜和意外來自媽媽,剛開始我在猶豫,是否要發給媽媽,覺得我寫的內容可能不符合她這個年齡段了,最後還是點了發送,沒想到一會兒,就看到新增加的用戶中有媽媽的頭像,非常的激動和驚喜,媽媽也學會關注訂閱號了,跟著時代在進步。

這個事情,讓我想到了吳軍在《見識》一書中提到的一個觀點:年輕人應該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成年人,用一種尊敬,而且是成年人之間的溝通方式和長輩說話,要不斷將自己接受的新思維方式和理念傳遞給父母。


邊帶娃邊賺錢,這本書告訴你,你能做到

四、你要做的只是亮相和盡全力

如果你是第一次創業,可能會感到怯場或恐懼。任何新的冒險都免不了擔驚受怕。恐懼是正常的反應,勇敢嘗試新的事物,改善我的生活,改善家庭和周圍人的生活。

是的,一邊帶孩子一邊賺錢,老實說,我有點誠惶誠恐,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平衡好。

但是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每天能陪伴蹦蹦跳跳的孩子一起長大,有快樂有幸福,也有恐懼和不安,能做的只有一往無前,盡全力了。

不論你要做什麼,一定要露面,要盡你所能。然後一切將會改變。

堅持每天五點早起,堅持練筆,堅持做內容的輸入和輸出。

想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那就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堅持要一定的天數,人生就變得有意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