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馬路千萬別牽孩子的手!深圳4歲女童過斑馬線被碾壓身亡!

1

4歲女孩被碾身亡

12月1日晚上,深圳寶安,發生了一起十分慘痛的交通事故。

監控視頻中,一位年輕媽媽牽著4歲女孩過斑馬線。行至中途,媽媽抬手示意前方車輛禮讓。但該車並未減速,隨即4歲女孩被捲入車底,碾壓身亡。

眼前的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

被嚇到愣住幾秒的媽媽,反應過來後,開始無助地跳腳大哭,隨後更是崩潰地腳軟癱坐在地。

一條鮮活的生命,瞬間消逝;兩個美好的家庭轉瞬破碎。

幾步路、幾秒鐘,隔開的卻是這對母女此生最遙遠的距離。

上一刻,媽媽的手掌還殘留著小女孩的溫度,而此時,女兒冰冷地躺在路面上,再也無法牽著媽媽的手,走在人間的路上……

2

事故發生後,無數網友紛紛表示:心痛!

甚至連現場執勤警察,也氣的怒斥肇事者:這位司機,我就問你,你開車的時候,你在看哪裡?

過馬路千萬別牽孩子的手!深圳4歲女童過斑馬線被碾壓身亡!

可悲劇已經發生,無論司機當時是什麼原因導致慘劇發生,也不管他最後會受到怎樣的重罰,無論這位媽媽如何悔恨悲痛,時間也無法重來,孩子的生命已無法挽回。

去年,在《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中,有數據顯示:

每年死於交通傷害的14歲以下兒童高達18500名。

與此同時,我國兒童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美國的2.6倍,是歐洲國家的2.5倍。

道路交通傷害,已經躍居我國青少年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於溺水死亡。

過馬路千萬別牽孩子的手!深圳4歲女童過斑馬線被碾壓身亡!

明明交通事故很多時候都是可以避免和預防的,我們的日常教育也一直強調要注意交通安全,為何還是會有如此多的孩子遇難而亡?

背後的原因,除了父母安全意識淡薄外,我想還有很重要的兩個點:

父母保護孩子的方法不正確;

父母抱著僥倖心理。

3

父母保護孩子的方法不正確

很多父母為了安全過馬路,常常會牽著孩子的手。父母通常覺得這樣就安全了,但其實在安全防護上並沒有什麼用。

下面這兩個案例,告訴我們即便牽著孩子的手,也是不太安全的。

案例一中,一個媽媽牽著孩子的手,準備過馬路,可孩子不知為何,突然輕易掙脫,衝向馬路,瞬間被路上行駛的大卡車撞倒。

過馬路千萬別牽孩子的手!深圳4歲女童過斑馬線被碾壓身亡!

可能有人會說,是這個媽媽力氣太小,拉不住孩子,或者放鬆了警惕,掉以輕心。

但其實即使是男性長輩,類似的情況也一樣發生。

比如下圖裡,一名男性在斑馬線處帶著孩子過馬路,可孩子突然輕易掙脫長輩,家長根本來不及拉住孩子,此時,對面的貨車無情壓過……

過馬路千萬別牽孩子的手!深圳4歲女童過斑馬線被碾壓身亡!

為什麼牽著孩子的手過馬路依然無法避免悲劇的發生?

這是因為,父母帶孩子過馬路最正確的方式,不是牽著孩子的手,而是牽著孩子的手腕。

為什麼是手腕,而不是手?

看看下面這則視頻,你就明白了!

再回看文首的4歲女孩事故。

倘若那位媽媽牽著的是孩子的手腕,那麼在她轉身和躲避車輛時,或許還能帶著女兒一起躲過這場劫難。

只可惜,一個小細節的疏忽,卻造成了一生都不可彌補的遺憾。

作為父母,我們不僅要有保護自己和孩子的能力,更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帶孩子過馬路最正確的方式,不是牽著孩子的手,而是牢牢牽住孩子的手腕!

4

僥倖心理最大禍首

每一個極端悲劇發生之前,都曾有過無數次僥倖逃脫的隱患。

但只要有一次僥倖失敗了,最後的後果必定是慘烈的,足以改變一個家庭的人生,進而牽連到無數的無辜人。

前不久,深圳龍崗一位二胎媽媽,因無視迎面而來的越野車,強行橫穿馬路,最終命喪車輪的事件,便是血的教訓。

(以下是完整視頻)

很多人悲嘆這位二胎媽媽命喪車輪,為一條逝去的生命惋惜,但仔細想想,悲劇的背後原因,其實何嘗不是僥倖心理害死人。

“過個馬路而已,現在的車子不敢撞人的!”

“走不走斑馬線無所謂,反正車子要禮讓行人。”

如果不是抱著這樣的僥倖心理,她便不敢如此明目張膽地橫穿馬路;如果不是抱著這樣的僥倖心理,而是小心觀察路況橫穿馬路,她便不會命喪車輪。

心存僥倖,終遭不幸。僥倖心理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此。

遵守規則,規則會保護你;漠視規則,規則便會懲罰你。

倘若今天你僥倖躲過一劫,總有一天,當你花光所有的好遠時,不幸便會降臨。

而那時,你身邊的親人朋友,都將在這場不幸中付出代價。

5

生命誠可貴,來日亦方長,很多事情,實在不必急於一時。

對於行人而言,摒棄僥倖,遵守規則,是在愛惜自己的命;

對於司機而言,寧停三分,不搶一秒,是在尊重他人的命。

僥倖心理,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栓在別人的褲腰帶上。只有不抱僥倖,遵守規則,自己掌握主動權。

安全無小事,警鐘應長鳴。

希望看到這篇的你,能夠將它轉發分享給身邊的人,讓大家學會正確帶孩子過馬路的方法,也讓大家增多一分交通安全意識。

也只有當更多的人懂得遵守規則和秩序,我們才能開開心心出門去,平平安安回家來。

才能讓回家相聚,成為人間最美的樂事。

現在 英語是全球化的基礎語言

10年後 編程是AI時代的通用語言

學習數理思維

我們不是培養孩子成為程序員

而是在趣味創作中

歷練孩子的數理邏輯和創造力

成為未來AI時代的佼佼者

更多育兒乾貨、學習資料 請關注小碼精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