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木盆景 I 玩盆景之前,我们要明白的这些事儿(2)

接上文,点击上面蓝色标题即可查看。

二、盆景从何而来?

1、 起源

盆景起源于中国,这个观点不仅是国人的共识,也是世界盆景届所认可的。那么,盆景在中国的源头在哪里?谈到起源问题,最有力的佐证是考古发掘。起源的时间点也会随着某一次新的考古发掘而提前,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讲,现在最早的物证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的陶片,陶片上绘有盆栽万年青的图案。河姆渡遗址于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距今约7000年。

爱木盆景 I 玩盆景之前,我们要明白的这些事儿(2)

图2:五叶纹万年青陶片

这次考古一共发现2块刻画有万年青的陶片,一块是五叶纹陶片,另外一块是三叶纹陶片。从陶片的刻画图案上也可以看出万年青被种植在器皿内,足以证明当时的河姆渡人已经有意识的人为驯养植物。【关注爱木盆景,和爱木一起玩盆景】同期发掘的还有一个方形陶盆和一个圆形陶盆,方形陶盆上还刻画有野猪纹样。从这些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出,出现原始的盆景雏形不仅具备了物质基础,也具备了审美艺术基础。

爱木盆景 I 玩盆景之前,我们要明白的这些事儿(2)

图3:野猪纹方形陶盆

再往后的年代里,发掘的不仅仅有物证,还有文字记载。比较典型的物证有河南洛阳出土的汉代十二峰陶砚,河北安平出土的东汉墓壁画,陕西乾陵的唐张怀太子墓壁画,唐代阎立本所绘《职贡图》等。

爱木盆景 I 玩盆景之前,我们要明白的这些事儿(2)

图4:汉代十二峰陶砚

爱木盆景 I 玩盆景之前,我们要明白的这些事儿(2)

图5:安平东汉墓壁画

爱木盆景 I 玩盆景之前,我们要明白的这些事儿(2)

图6:乾陵唐章怀太子墓壁画1

爱木盆景 I 玩盆景之前,我们要明白的这些事儿(2)

图7:乾陵唐章怀太子墓壁画2

爱木盆景 I 玩盆景之前,我们要明白的这些事儿(2)

图8:乾陵唐章怀太子墓壁画3

爱木盆景 I 玩盆景之前,我们要明白的这些事儿(2)

图9:唐阎立本《职贡图》

至于文字记载多见于诗文之中,能见到的文字记载年代远没有实物证据早,因为太多的书籍文献在历朝历代的更迭中被遗失或者焚毁。【关注爱木盆景,和爱木一起玩盆景】

从这些考古发掘的物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最原始的草本植物盆栽,到木本植物盆栽,再到山水景观的出现,然后到元代些子景的流行,盆景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丰富,盆景的制作手法和技法也在不断提升中。

在唐宋时期,是一个经济、科技和艺术创造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盆景传向日本,在1964年日本东京举办第18届奥运会后,经由日本传向西方国家,全世界的盆景也开始繁荣一起。

2、 盆景的发展和传承

前面我们说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解放前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人们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更不用谈什么玩盆景的事儿。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中国盆景发展迅速,无论从盆景著作和期刊杂志来讲,还是从各级盆协成立到各级的盆景展览都出现井喷的态势。特别是近几年众多收藏家和拍卖行的介入,极大推动了整个盆景行业的发展。盆景从业人员开始剧增,专业性的盆景人开始出现,比如有专职的挖桩人,专职的销售者,专业的素材苗培养者,甚至有专职的盆景中介出现,这些细分人群的出现标志着盆景产业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趋势。

盆景作为一门以时间为成本的艺术,传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盆成熟的盆景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的培养,一代人的精力和时间多是不够用的。在盆景届,上一辈的盆景人渐渐老去,下一辈的年轻人很多对盆景并不感兴趣。【关注爱木盆景,和爱木一起玩盆景】一方面快节奏时代下成长的一代很多没有耐心,对这种需要靠时间沉淀出成果的事情不感兴趣;另外一方面早期的盆景并未有足够的市场,没有足够资金支持,想长期将盆景坚持坚持下去是很受限制的。从我周边熟知的一些盆景人来看,就经常出现二三十年左右的盆景园整园盆景变卖,或打包,或零售,一代人的盆景风格或技法不再有延续。

令人欣慰的是从我个人的公众号和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数据来看,这个现象在不断改观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年轻人对盆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另外,消费升级已是时代与市场的主旋律,盆景艺术品消费也正一步步成为大众消费。加上众多电商的出现,极大满足了当前消费升级大环境下人们对于品质生活的消费需求。基于线上交易方便快捷的天然特性,进一步刺激群众对艺术消费的需求,也让年轻一代在盆景事业上能大展拳脚。从全国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老一辈盆景人的继承人,一个又一个的盆景园得有继承并发展壮大。

爱木盆景 I 玩盆景之前,我们要明白的这些事儿(2)

认可爱木盆景最好的方式——转发,

顶爱木盆景最好的方式——关注,

关注爱木盆景,和爱木一起玩盆景。

查看爱木的店铺,

更多桩材和工具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