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教授團隊:研發過濾產品,精度是髮絲的1‰,8項專利變現2128萬

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有轉化為實踐應用,才可能產生經濟與社會效益。近年來,國內不少高校在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

武漢工程大學陶瓷膜科研團隊所取得的成績,就是一個鮮活的“雙贏”實例。

武漢教授團隊:研發過濾產品,精度是髮絲的1‰,8項專利變現2128萬

緣起:一件國外展品帶來的觸動

2013年,武漢工程大學一位校友在國外參觀一個膜分離工藝展時,帶回一小塊碳化硅陶瓷膜產品,這種碳化硅陶瓷膜具備耐酸鹼、耐高溫、通量大、易清洗的優異性能,其產品能大量用於工業廢水、煙氣的處理,是當時陶瓷膜領域最高端的產品,但是國內水處理領域所需的這種材料全部依賴進口,價格、供應均被國外壟斷。

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碳化硅陶瓷材料方面有一定的專業積累和科研成果,學院的老師們為當時的這種形勢深深觸動:“人家做成了產品,我們為什麼要讓技術躺在實驗室睡大覺?如果我們轉化成功,那就有望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季家友如是說。於是,學院的幾名教授和副教授一拍即合:組建團隊研發完善碳化硅陶瓷膜技術,轉化為產品!

研發:爭吵、反覆,終獲成功

團隊帶隊人之一、武漢工程大學節能材料與膜技術研究所所長徐慢教授回憶,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艱辛曲折的時光……那個時候,實驗室就在武漢工程大學校園旁一處老舊、僻靜的院子裡,由一間平房改造而成。

武漢教授團隊:研發過濾產品,精度是髮絲的1‰,8項專利變現2128萬

從陶瓷片開始,每片都需要分析孔的分佈、燒製溫度等,需要無數次實驗調整。團隊主要成員都是教授、副教授,徐慢說:“平時有課要上,又要搶佔市場先機,只有利用晚上與休息日加班加點,連續好幾個寒暑假都泡在實驗室。”設備故障、思路衝突、反覆調整……研製過程耗時長且複雜,歷經無數次的失敗、重複……寒來暑往,到2016年,團隊終於研發出從最初手掌大的小片,到450毫米長的半成品,再到1米多長的成品,掌握了該產品有關的8項專利技術、數十項自主知識產權。

武漢教授團隊:研發過濾產品,精度是髮絲的1‰,8項專利變現2128萬

團隊研製出的碳化硅陶瓷成品到底如何呢?實驗人員做了一段簡短的展示:

將一杯渾濁的楊梅酒倒入一截由碳化硅陶瓷製成的圓柱體裝置,幾分鐘後,即變得通體清亮,口感更加甘冽醇厚。這一陶瓷設備經特殊工藝高溫燒製而成,讓過濾網在高腐蝕性、易沉積等環境下,有效過濾掉有害物質。季家友介紹:“這個裝置表面看起來光滑,實際上分佈的全是孔。”他將其比作“篩子”:原料液或含塵空氣在壓力作用下,在膜管內高速流動,繼而純淨的空氣或液體從膜中流出,顆粒物被膜截留,從而達到分離、純化、濃縮效果。但是這些“篩孔”,肉眼看不見:“直徑從0.04微米、0.1微米、0.5微米,到1微米、3微米都有(1微米相當於1米的100萬分之一)。”他打了個比方:0.04微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直徑的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之間。

武漢教授團隊:研發過濾產品,精度是髮絲的1‰,8項專利變現2128萬

轉化:政策加持,老師變成股東

從產品研發到完善,武漢工程大學的陶瓷膜科研團隊用了3年多的時間,不過,對團隊成員們來說,這僅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更為重要的是轉化成產品,不要讓科研成果 “爛”在實驗室。但是,按照預估,碳化硅陶瓷膜想要實現量產,硬件投入不便宜,動輒需數千萬元。

好在這個時候,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逐步明朗。2014年初,湖北省政府出臺《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暫行辦法》,其中規定:“高校、院所研發團隊在鄂實施科技成果轉化、轉讓的收益,其所得不得低於70%,最高可達99%。”2016年10月,《湖北省自主創新促進條例》施行,對產權清晰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了更好的分配方案,鼓勵創造人員以專利權入股。

武漢工程大學按照相關規定,將學校碳化硅陶瓷膜團隊專利評估(8項)所得收益2128萬元的90%即1915.2萬元,獎勵給研發團隊,團隊的老師們也因此有了另外一個身份:

湖北迪潔膜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共持有50.4%的股份。

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季家友對此深有感觸,他說:“老師們通過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終於得到回饋,也為社會創造了更大的價值,並且這種技術轉化帶來的價值是立竿見影的。”學校的一些學生也從該項目中獲益。3年多時間,該項目共接納了數十名研究生參與科研。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吳庭畢業後選擇留下,直接與湖北迪潔膜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合同,擔任公司技術部經理,不僅如此,他還享有公司1%的股權。他說:“這在我讀本科時是根本想不到的。”

武漢教授團隊:研發過濾產品,精度是髮絲的1‰,8項專利變現2128萬

2017年,湖北恩施的一家酒企主動找到公司提出合作,希望通過使用碳化硅陶瓷膜產品,將過濾成本降低一半。目前,在公司位於鄂州經濟開發區的廠房內,一條年產6萬支產品的生產線已經開建。

歡迎廣大考生和家長關注“武漢工程大學招辦”頭條號並積極留言互動,我們將會全程陪伴考生的備考和報考過程,為考生服務!

部分素材來自:人民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