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培訓產品賺錢的底層邏輯:產品→流量→包裝→變現

生活依舊還是生活,開心也是一天,苦逼也是一天。普通人每天除了能多幹幾兩銀子,外加嫁娶生兒育女,或許一輩子就過了。

沒有被高手開過光的人生,其實是平凡而幸福的。曾幾何時,我也想擁有這樣的生活,上個小班,然後下了班和幾個好友喝個啤酒配燒烤,心情好時,搞梁打烤生蠔,那蒜蓉簡直開胃,饞死我了。

只可惜,我年紀輕輕,就被高手刷出了認知,所謂認知,要不就是自己摸尋,要不就跟高手討教。身邊的朋友,哪一個不是日干16小時才能達到。

對於想要享受的自己,不向著高手學習不行的。所以一般高手做什麼,我就習慣性模仿做什麼事。

在你沒有任何實力的時候,模仿是最快捷。而趙一行也常說,模仿並不是抄襲,抄襲永遠沒有出頭天,還容易被舉報。

所以在這幾天的公開課中,一朋友想要去做網課項目,我就直接說了,封號和封接口是常事。畢竟市面上賣網課的團隊不計其數,而市場就那麼大,相互舉報就不用說,遇上官方直接封號也相當正常。

所以說,賣別人東西,還不如賣自己,自己有點料,到哪兒都吃香。

對於產品賺錢的底層邏輯,也就是產品→流量→包裝→變現。

那要賣自己,總該得把“東西”包裝一下吧,不然看著過於普通,或者說不輕易讓人接近。

對於包裝,我大致分為4點,分別是:人設包裝、產品包裝、數據包裝和概念包裝。

做培訓產品賺錢的底層邏輯:產品→流量→包裝→變現


1.人設包裝

並不是每一個人一生出來就讓人討喜,所以最簡單的人設包裝就是,在不斷人際交往磨練出一種展現好的一面的本事。

比如你去相親的時候,會極力的表現出自己好的一面,不讓自己在對方留下壞的印象。

我這麼講稍微有點淺,在深入一下,講一下娛樂圈人設,有好男人人設,有吃貨人設,有平民化的人設,難道他們一開始就這麼輕易跟觀眾打交道。

當然不是。

因為明星的背後,都有專門的經濟公司。公司會對每一個人進行從內到外的改造,使他們看起來有顏值、有實力,又容易讓粉絲接受。

當然有包裝之後,也就有所謂的“事故”。比如前段時間的某羅,因為爆出多人運動翻車,冠名的廣告直接少了一半。

立人設容易,守人設難。對於做互聯網來說,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經過包裝。

比如微商,常見的包裝方式就是豪車+豪宅,以及喜提瑪莎拉蒂,現在這個玩法依舊被複制到其它平臺,同樣的方法再玩一遍,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是個人精。

當初我遇上最搞笑的一件事,就是隔壁4樓的老李,他在朋友圈發了已經到達紐約,結果我當天在附近超市遇上他。

他尷尬,我也尷尬,我假裝沒有看到,繞到其它地方離開了。

上面就是過度人設包裝,但對於簡單的人設包裝,我還是很建議的,畢竟做什麼要像什麼,比如你做保險,標籤是賣保險容易引起他人反感,但如果你標理財專家,那這樣用戶容易接受些。

包裝人設,其實就是便於接近用戶,沒有接近,哪來的成交。

2.產品包裝

比如鑽石,據說鑽石在某個地方就是普通石頭,但由於某些電視劇和電影的求婚環節,經常性是男方拿出了鑽石戒指,單膝跪地,給女方求婚。

這就是給用戶種下一個錨點,鑽石=結婚,所以有了那句很經典的廣告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對於產品的包裝,我個人認為還是相當重要的,比如下圖的瘦臉儀。

做培訓產品賺錢的底層邏輯:產品→流量→包裝→變現


其實也就簡單的恆溫+震動,這種玩意跟減肥搭邊之後,在短時間也賣得很火,反正我身邊的女性朋友也買過,她說看電視劇貼上。還對我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666,反正女人說話就是對了。

3. 數據包裝

關於數據包裝這一塊,做抖音培訓的人最會玩了,收徒先收1980,視頻熱門帶回家。

徒兒發了兩天視頻,跟師傅說,師傅怎麼沒有播放量啊。

師傅說:不要急,要多發幾遍。

過了兩天,徒兒又說:怎麼還是沒有播放量啊

師傅說:你再發,結果師傅就到某個批發平臺買幾個業務,分別是:評論20條,假粉100個,播放量10000,順帶在給你上個dou+

隔天徒兒很高興的說:師傅,我的視頻有播放量啦,謝謝師傅。

這就是大多數抖音培訓的套路。

當然,對於數據包裝這一塊,前段時間的某個咖啡公司玩得是最狠的,數據造假,直接被機構做空,現在估計還無法恢復元氣。

還有,對於xx幣的數據包裝就更牛逼了,先找外國人搞份資料,然後再在路演,接著就去某交易平臺發行。

再接著就是瘋狂打廣告,搞幾個群,120%,100%,50%高提成,高回報。接著很多用戶就會拉上人頭,盤子起來之後,就是設計整個走勢不要產生太大的波動。

等時間一長,來個“腰斬”,操盤手坐收漁翁之利,用戶投的錢,自然都到別人手裡。

說到這裡,還不如跟我做抖音小程序,這邊有幾個朋友做了某款小程序,我跑下來還相當不錯。

做培訓產品賺錢的底層邏輯:產品→流量→包裝→變現


而且最重要的是,有收益就直接可以提現,毫不墨跡。

方法只要到位,一天收入幾百上千,接著無非就是投入時間和手機的成本,我認為還是很值當的。

4. 概念包裝

近一年最火的概念是什麼?私域流量。

關於私域流量,說白了就是把人引到你可控的地方。現在最可控的地方,其實就是微信號。

無論你賣任何產品,假設是高復購的類型的產品,手裡屯有幾個微信,那一輩子靠著吃復購,也相當不錯。

私域流量,其實就是“舊酒裝新瓶”。

還有這兩年比較火的區塊鏈,很多app其實都跟區塊鏈有關係,不過大多都是坑,看著別人發這玩意,我通常都不會去掃碼。

除此之外,AR/AI、5G、新零售、新電商等等概念,都一直有人在炒,只要你在某個概念當時最火熱的時候,推出某款帶有這個概念的產品,一下子能吸粉無數。

懂得出來造概念的,也依舊能賺錢。

比如前段時間的視頻號,依舊就有人出來帶培訓了,但視頻除了能吸粉之外,其它的變現玩法不得而知。

所以反倒是抖音這個平臺,我認為自由度高一點。

沒有意外的話,今年的重心就是抖音帶貨項目,先幹他個十萬八萬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