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姐妹自杀”孰之过

“花季少女姐妹自杀”孰之过

10月29日,洛阳一位17岁的花季少女带着自己的妹妹跳入水库,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这位花季少女对人世毫无眷恋,带着自己的妹妹诀别这个世界呢?表面原因是因为她与自己弟弟的一次争执,深层原因则是因为这个少女患上了抑郁症无力自拨,痛苦挣扎已久,与弟弟的争吵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蹈草,采取了这种最极端的方式解脱自己的痛苦,留给父母无限的悲伤和难以言表的后悔痛苦。

这位少女在留给父母的遗书中写道:“像我这种自私又不合群的女孩,在社会上也是无法立足的,所有的离开都是蓄谋已久,我承认,我这人太脆弱,经不起任何打击。“她这样解释她带走妹妹的原因:因为感觉妹妹和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一样,担心妹妹的未来会像自己一样过得不好或是更坏,所以才做出了这个残忍的决定。

“花季少女姐妹自杀”孰之过

从这些遗书可以分析出,这位少女就是患了重度抑郁症。现在青少年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一般性格比较内向,感情丰富、敏感细腻的孩子易患抑郁症,初期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思进取,不再喜欢跟小伙伴玩耍,也不愿意向父母、老师敞开心痱,觉得一切都没有意思,喜欢封闭自己,不接触外界,慢慢发展严重开始不喜欢上学,觉得自已是个多余的人,融不进社会,成为家庭的负担,社会的累赘,生无可恋,只有死亡才能解脱痛苦。

为什么现在青少年易患抑郁症呢?现在好多家庭都响应国家政策生二胎,但在生育二胎之前,最好先跟大宝进行沟通,因为大宝虽小,也是家庭的一份子,要得到大宝的理解和同意,接纳新生命。在二宝出生后,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二宝身上,而忽略大宝的感受。为什么有的妈妈说,大宝明明自己会走路会吃饭,可生了二宝了后大宝却非要让父母抱并喂自己吃饭,表面是看来是争宠,其实他们是心里有不安全感,害怕父母喜欢弟弟妹妹就不再爱自己了。孩子长大了,在二宝和大宝发生矛盾争执时,也一定要公平处理,不能一味以大宝年纪大,应该谦让弟弟妹妹为理由责备大宝,偏袒小宝。这样容易让大宝觉得这个家庭没有温暖没有归属感,自己是个不被重视多余的人,心胸狭窄的孩子就易患抑郁症。

这位洛阳少女家里三个孩子,她是老大,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我猜想家里平时可能对她要求更严一些,弟弟更得宠一些,在她和弟弟的争吵中可能父母更多维护弟弟多一些,导致她一气之下跳下水库。

“花季少女姐妹自杀”孰之过

有的家庭夫妻关系不和,长期无休止的争吵甚至有家庭暴力行为,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没有安全感,多疑、敏感、脆弱,自卑。有的父母以为不离婚保全家庭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这种没有温暖只有争吵的家庭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他们以为孩子小,大人之间争吵对孩子影响不大,其实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最敏感的,一个是自己的父亲一个是自己的母亲,两个他们最亲近的人互相伤害,他们不知道该帮谁。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就易患抑郁症,有的孩子甚至在父母争吵时痛苦得纵身跳楼,以死抗议父母,解脱自己。

校园欺凌也是让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青少年由于种种原因在校园受到欺凌威胁,不敢向老师和父母救助,自已势单力薄又无力对抗,内心孤独恐惧,身心受到很大损伤,产生厌学情绪。父母不了解情况,不理解孩子心理,逼迫孩子上学,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消极悲观厌世心理。自杀的洛阳少女就在遗书中写道”我去了一个很美好的世界,没有痛苦,没有伤悲,没有瞧不起,没有白眼,那里很好,我很向往。“可能她在学校或生活中遭受过很多冷漠欺负,对现实社会很绝望,最终做出极端行为。

“花季少女姐妹自杀”孰之过

家长期待高,学习压力大也容易让青少年产生抑郁。每个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期待孩子能够学业有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成绩都能尽如人意。特别是重点中学重点班,学习竞争很激烈,考试、排名、分班、优胜劣汰无形中更增加了学习的压力,尤其是本身自尊心就比较强的好学生,一次考试排名落后、从尖子班调整到普通班,就会让他们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觉得愧对父母老师,也无颜面对同学,有些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就会承受不了这种巨大的落差,导致每年高考中考前夕就会出现学生因压力太大而自杀的事件。

“花季少女姐妹自杀”孰之过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青少年的抑郁症问题,家长应该做孩子的朋友,让孩子信任你依赖你,有什么问题愿意与你沟通,并且在处理自己孩子纠纷时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如果发现孩子在学校被欺凌时,要跟学校老师沟通,必要时为孩子转学,有条件带孩子出去旅游,让孩子放松心情,开阔视野。学校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家长和学校也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和负担。

当发现孩子心理问题确实很严重时,不要讳疾忌医,带孩子及时治疗,毕竟我们家长这方面的知识能力有限,让专业的医生打开孩子的心结,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引导孩子平稳地度过青春期。不要等失去孩子时再追悔莫及、痛不欲生。及早预防、及早干预、及早治疗,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让我们每个青少年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花季少女姐妹自杀”孰之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