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師:嫦娥4號幫德國人實現了一想法,但美國人索要數據直接被拒

總師:嫦娥4號幫德國人實現了一想法,但美國人索要數據直接被拒

近日“嫦娥四號”在月背成功著陸,實在是一件令國人可喜可賀的一件事。不過就在大家都為“嫦娥四號”歡呼的時候,探月總工程師吳偉仁卻透露出兩件鮮為人知的事情。

總師先是回顧了我國探月計劃的歷程。他表示,中國的探月計劃從2003年開始的。也正是那一年,美國恰好關閉了本應該是全球共享的行星軌道數據。由於當時中國探月航天團隊正在為一個叫“圖塔蒂斯”的小行星的軌道數據發愁,所以很多人在事後就認為,美國關閉軌道數據很有可能是針對中國探月計劃的。

總師:嫦娥4號幫德國人實現了一想法,但美國人索要數據直接被拒

中國航天人

不過好在不久之後,中國航天人就探索出了自己的軌道數據,也是從那時起中國探月之路似乎通暢了許多。不過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此前在“圖塔蒂斯”上給中國探月設下阻撓的美國,居然跑來索要中國的探月數據,當時是“嫦娥三號”發射,美國人就找中國索要“嫦娥三號”的數據。因為有了前車之鑑,當時就直接拒絕了他們。

不僅如此,吳總師還補充到,實際上此次“嫦娥四號”,美國人也來找過我們要“數據”,理由也是五花八門。

不過雖然有美國的先例,但是中國在探月計劃上仍然收穫了不少的合作伙伴。所以說,除了美國人索要數據這件事,吳總師還透露了一件事稱,目前已經有不少國家都願意同中國進行相關合作。曾經有一位德國的科學家就表示出,希望中國的月球探測器能夠搭載上德國的設備。

總師:嫦娥4號幫德國人實現了一想法,但美國人索要數據直接被拒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嫦娥四號”的確幫助德國人實現了這一想法。據瞭解,此次“嫦娥四號”上不僅搭載了我國自己的設備,還有來自其他合作伙伴國家的設備,像來自沙特的相機、來自德國科學家共同研製的粒子探測器等。此外,就連聯繫地球和月球背面的“鵲橋”中繼衛星上,都搭載了來自荷蘭的射電望遠鏡。

此外,中國近年來幫助過很多國家發射衛星,這也說明了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的開放友好。不過唯一的要求,是需要在雙方國家平等互惠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的。對此有網友表示,要是美國還是這樣希望單方面獲利,那也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只能拒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