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十年,ToB的黄金时代

下一个十年,ToB的黄金时代

当我们在谈论互联网、谈论区块链时,今年很明显一个现象就是大家都在喊“寒冬”,其中受到较大冲击的很多都是面向ToC端的企业。但在这样的大浪潮下,据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范围内已有创业公司超过10万家,其中ToB(企业级)服务领域创业公司却占比大幅提升,达到39.43%之多。有人说,中国互联网的下一个十年风口将出现在B端。那么被C端市场弯道超车压抑了多年的B端,真的即将迎来“黄金时代”吗?

人口红利潮褪去

中国互联网上一个十年,因为人口红利和经济发展带动的消费升级,让C端市场的商业模式得到了爆发式的成长。但近两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人口红利已经在逐渐消失,这导致线上流量增长也逐渐放缓。现在为了获得流量,一些ToC企业开始通过烧钱模式获客,但C端的流量明显到达了一个瓶颈,烧钱模式并不能长久。

另外,人口红利的消失也让人力资本逐渐提高,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资深董事华强森曾表示:“未来五十年,中国劳动力人口会缩减1/5”,注重产能效率成了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心的问题。而ToB的企业服务公司要做就是帮助这些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意味B端市场的机会来了。

大公司纷纷布局

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 ToC领域的商业机遇变得越来越窄。所以不仅创业公司,很多以ToC端市场为主的大公司也纷纷开始布局B端市场。以一直面向C端市场的好未来为例,近两年来就在拓展ToB市场。其实除了好未来,以“云”和“数据”为重心的阿里云, 2018年10月重新调整业务结构以ToB业务重点的腾讯等等,这些以ToC业务为主的巨头企业也都在布局ToB业务。

此外,BAT巨头们创投的重心近两年也逐渐转向ToB企业,其中阿里在企业服务领域投资占其所有投资事件的29%,百度、腾讯紧跟其后分别占26%、11%。

资本的“新宠儿”

除了BAT等巨头科技企业,从近年来的头部风投机构表现来看,一向“嗅”觉敏锐的创投机构也似乎早已看到市场趋势。2014年起,To B领域的企业服务开始受资本追捧,融资事件数及金额均一路飙升,于2015年达到高峰,共出现973起,融资额达398亿人民币。据亿欧网《2017年企业服务十大投资机构盘点》报告数据显示,2016的ToB(企业级)公司融资数量更是两年前的10倍。以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商云象区块链为例,近期便获得深创投的千万元融资,深创投投资总监包成林先生表示此时投资云象,正是看重其强大的核心技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可见包括区块链企业服务在内的ToB企业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儿”,ToB的“黄金时代”正在渐渐拉开序幕。

ToB创业,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有数据显示,在美国,有2700万家企业,ToC和ToB的比例大概为3:2,中国的市场这个比例只是20:1。可见同美国相比,目前中国企业服务公司所占存量还非常小,所以中国的企业级服务市场具有非常大发展空间。那么面对ToB市场这块大蛋糕,我们如何抓住下一个风口,这里对创业公司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有明确的方向。虽然目前存在赢家通吃的局面,但其实中国的空白领域还是非常多的,仍然有巨大机会。所以先明确定位,找准一个有市场并且自己擅长的领域去深耕。而这个领域一定要具备很好的延展性、行业的规模足够大、目标客户的规模足够大等特点。把这块领域的服务做到行业标杆后,再以这个为支点,像滚雪球一般,利用影响力和边际效应去拓展其他领域。

其次,要切合市场需求。如果不是市场的刚需需求,那么即使一时免费,甚至服务补贴赢得了暂时的市场也一定不会长久。

第三,要差异化竞争。目前国内创业环境,经常出现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以共享单车为例,摩拜、ofo火了,各种共享单车涌进,紧接着在市场有限的情况下,严重的同质加上前期的烧钱和后期的产业链跟不上,最后都免不了“凉凉”的命运。所以,ToB创业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创业公司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针对市场进行差异竞争,千万不要一窝蜂进来。

第四,“技术+数据+运营”一体化。也就是未来的ToB公司提供的不仅仅是企业软件服务,更是涵盖的上下游全产业链的企业服务,这就涉及到运营和大数据处理和应用能力。以云象区块链基于VNT Chain区块链底层平台研发的云盒区块链开放服务平台为例,就是整合了“开放平台+场景应用“,形成”解决方案+运营服务”的一站式区块链解决方案。所以,简单说就是我们不光要提供技术服务,更要参与到后期的运营中去整合数据提供完整的产业链服务,形成闭环,务实竞争力。

最后,ToB创业比拼的核心不仅是技术和市场,更重要的是耐心。ToB市场的性质决定了它不会像ToC市场一样能够在短期内,爆发式的成长,所以在这条赛道上更多拼的是耐力。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芳华。

注:文章部分数据参考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