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报告摘要

加大转移支付和专项债规模、启用结余资金等,有助于地方财政打开空间

稳增长加码背景下,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重点提及“确保地方财政可持续”,引发市场对2019年地方财政发力空间的关注。近年来,社保民生类“刚性支出”占地方财政比重明显提升,叠加债务压力的持续增加,对地方财政发力空间形成一定约束。当前稳增长加码的背景下,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将“确保地方财政可持续”列为2019年十大重点任务之一,引发市场对地方财政发力空间的关注。

2019年,确保地方财政可持续,或通过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启用地方结余资金、增加地方专项债、预算外资金加大支持等途径实现。预算内层面,通过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启用超过9500亿元的地方财政结余资金、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等方式,或有助于地方财政打开空间;预算外层面,城投债、政策性金融债和PSL等广义财政资金,或有助于打破地方财政发力的“天花板”。

中长期来看,实现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增长,归根结底在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围绕平衡央地收支、扩大地方收入来源、严控债务风险等目标,持续发力。在地方隐性债务问题较为突出的背景下,即使采用大规模的政府性投资工具托底经济,也必须在合理划分地方政府支出责任、保证地方政府预算硬约束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财税体制领域改革,是实现地方财政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风险提示:

1. 宏观经济或监管政策出现大幅调整;

2. 海外经济政策层面出现黑天鹅事件。

报告正文

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事件:2018年12月27日至28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等,并提出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十大任务。其中,“确保地方财政可持续”也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

点评:

稳增长加码背景下,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重点提及“确保地方财政可持续”,引发市场对2019年地方财政发力空间的关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将“确保地方财政可持续”列为2019年十大重点任务之一,要求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和县级财力保障力度,并监督指导化解地方债务风险。2016年以来,“财政可持续”相关表述,多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有关;在当前政策维稳持续加码背景下,着重强调“确保地方财政可持续”,引发市场对2019年地方财政是否具备足够发力空间的关注。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近年来,社保民生类等“刚性支出”占地方财政比重明显提升,叠加债务压力的持续增加,对地方财政发力空间形成一定约束。从央地财政支出结构来看,社保民生和基建类财政支出,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其中,社保民生类“刚性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持续提升、当前已超过43%,或对地方财政支持基建力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2009年“一揽子”计划实施以来,政府部门杠杆率已由30%以下提升至接近50%水平,在当前“防风险”政策背景下,也会使得地方维稳空间受到债务压力的部分约束。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近年来,地方财政仍保持相对较高增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补贴”支持。为平衡不同地区发展、保障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的形式,对地方财政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2017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超过6.5万亿元,占地方一般财政总收入比重超过40%。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占比超过60%,主要用于重点保障财政困难地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剩余的专项转移支付,主要投向农村建设、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教育等领域。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2019年,考虑到政策维稳或将转向中央层面主导,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可以对地方财政形成一定支持。当前,央地债务结构存在明显分化,地方政府杠杆率由2008年的10.0%,大幅提升至当前的30.7%;中央杠杆率则较为平稳,长期保持在15%左右的较低水平,这使得本轮维稳或将更多由中央层面主导。通过提升中央赤字规模等方式,有利于中央财政空间的打开;除了在中央层面加大对水利、铁路等基建类项目支持外,还可能通过加强中央转移支付的方式,对财政困难地区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持。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此外,地方财政自身结余资金还有超过9500亿元余额,通过启用财政结余资金,也能够打开部分空间。2011年之前,我国地方财政收支多表现为净结余,地方财政“蓄水池”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后,地方财政支出加速扩张,一般财政“赤字”情况较为常见,但通过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其他预算内资金的调入,地方财政结余资金规模总体较为稳定。截至2017年底,地方财政结余资金余额超过9500亿元,占全部预算内财政结余资金超过2/3,仍有进一步支持地方财政发力的空间。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除了一般财政外,通过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或有助于地方政府性基金部分对冲土地出让收入下滑的压力。政府性基金占预算内支出比重超过20%,是我国预算内财政的重要补充;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比超过80%,是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本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9年将“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2018年为1.35万亿元),预计全年专项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有助于部分对冲土地出让收入可能的下滑压力。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除了预算内资金,以城投债为代表的部分预算外资金,也是地方政府基建投资的重要融资渠道。2018年4季度,伴随政策维稳的持续加码,单月城投债净融资规模连续回升,明显有别于此前两年4季度净融资规模连续回落态势。2018年全年,城投债净融资超过5900亿元,高于2017年的4952亿元;结构来看,省及省会级城投债的发行规模,显著高于市县级,城投债融资已出现结构性修复,2019年净融资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政策性金融债和PSL等预算外资金,也可能对地方基建投融资形成一定支持。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当前,中央已经提前下达超过1.8万亿元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额度,以及1.39万亿元地方债新增限额,1季度即可开始启用,有利于地方政府落实1季度投资安排。去年10月以来,财政部密集发文,提前下达2019年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超过10项转移支付资金额度,总计规模超过1.8万亿元(接近2018年预算数的30%,重点投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2019年1季度地方政府即可按程序拨付使用。此外,2019年还提前下达了1.39万亿元地方债新增限额(一般债5800亿元、专项债8100亿元),1季度即可启动地方债发行工作,有利于地方政府落实1季度投资安排。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中长期来看,实现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增长,归根结底在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围绕平衡央地收支、扩大地方收入来源、严控债务风险等目标,持续发力。中长期来看,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保障地方财政稳定收入来源、增加直接税比重等财税体制相关领域改革,是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增长的关键。特别是在地方隐性债务问题较为突出的背景下,即使采用大规模的政府性投资工具托底经济,也必须在合理划分地方政府支出责任、保证地方政府预算硬约束的基础上进行。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稳增长加码背景下,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要求“确保地方财政可持续”,引发市场对2019年地方财政发力空间的关注。我们认为,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发力:

①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2019年,政策维稳或将由中央层面主导;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或可对地方财政形成一定支持。

②启用地方财政结余资金。截至2017年底,地方财政结余资金余额超过9500亿元,占全部预算内财政结余资金的2/3,或仍有进一步支持地方财政发力的空间。

③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2019年专项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2018年为1.35万亿元),或有助于部分对冲土地出让收入可能的下滑压力。

④预算外资金加大支持。当前城投债融资已出现结构性修复,2019年净融资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政策性金融债和PSL等,也可能对地方基建投融资形成一定支持。

⑤当前,中央已经提前下达超过1.8万亿元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额度,以及1.39万亿元地方债新增限额,1季度即可开始启用,有利于地方政府落实1季度投资安排。

⑥中长期来看,实现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增长,归根结底在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围绕平衡央地收支、扩大地方收入来源、严控债务风险等目标,持续发力。

【本文推送内容节选自长江研究已发布报告,报告原文请见2019年1月3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报告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赵伟 SAC编号:S0490516050002 邮箱:[email protected]

顾皓卿 邮箱:[email protected]

张蓉蓉 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重点研究报告

◆ 经观伟论——热点思考

◆ 重磅深度——国内篇

◆ 重磅深度——海外篇

【重磅深度】新兴市场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九论繁荣的顶点 2018/8/11

◆ 重磅深度——债券篇

【重磅深度】长夜未央,债牛尚早2017/12/20

◆ 每周思考

【每周思考】似曾相识的历史,不一样的未来 2018/11/5

【每周思考】土耳其之后,谁的风险最大?2018/8/12

【每周思考】特朗普税政沙盘推演 2018/8/7

【每周思考】强势美元的背后——八论繁荣的顶点 2018/8/4

【每周思考】乡村如何振兴? 2018/7/31

【每周思考】如何理解美国2季度GDP? 2018/7/30

【每周思考】转型框架下的政策微调 2018/7/24

【每周思考】论财政与货币的政策协同 2018/7/23

【每周思考】美元走强,别怪美联储 2018/7/22

【每周思考】美国景气跟踪框架构建——七论繁荣的顶点 2018/7/18

【每周思考】非标收缩,还有多大压力? 2018/7/17

团队介绍

赵 伟 首席宏观固收分析师

SAC编号:S0490516050002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徐 骥 宏观研究员

SAC编号:S0490518070010

邮箱:[email protected]

顾皓卿 宏观研究员

邮箱:[email protected]

杨 飞 固收研究员

邮箱:[email protected]

张蓉蓉 宏观研究员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级说明

行业评级: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行业股票指数的涨跌幅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为:看好: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看淡: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公司评级: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的涨跌幅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为: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0%;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0%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 ;无投资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说明: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编号:10060000。本报告仅限中国大陆地区发行,仅供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包含作者对证券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以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信息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所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本公司或其他附属机构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围内,与本报告中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不存在法律法规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静默措施的利益冲突。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须注明出处为长江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刊载或者转发本证券研究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本报告的发布人和发布日期,提示使用证券研究报告的风险。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本报告的,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订阅号不是长江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平台。相关观点或信息请以“长江研究”订阅号为准。本订阅号仅面向长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长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订阅号中的信息。长江研究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长江证券的客户。

本订阅号旨在沟通研究信息,分享研究成果,所推送信息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本订阅号内容仅为报告摘要,如需了解详细内容,请具体参见长江研究发布的完整版报告。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长江研究正式公开发布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订阅号接受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相关风险提示,充分理解报告所含的关键假设条件,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含义。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人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全部投资风险。

长江宏观赵伟博士新书推介

长江宏观·赵伟|如何理解“地方财政可持续”?

蜕变·新生: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

赵 伟 著

本书通过详细缜密的研究分析以及翔实的数据事实,从结构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回应了当前社会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疑问,诸如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经济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人口和制度红利结束论等观点,阐述了中国经济在结构转型的道路上经历的从蜕变到新生的过程,指出了结构转型的未来方向,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国外的经验和做法,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更广泛的国际视角。

(各大电商平台均有销售,欢迎购买)

微信名:长江宏观固收 微信ID:cjscmacro

❶点历史信息,查更多报告

❷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我

们的最新观点

长江证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