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姚:美代理防長連說三遍中國 既定對華政策不變


管姚:美代理防長連說三遍中國 既定對華政策不變

2019年1月2日,美國國防部代理部長帕特里克·沙納漢抵達五角大樓正式上任

QUESTION

直新聞:據美媒報道,美國剛走馬上任的代理防長在新年首個工作日告誡手下警惕外部威脅,連說三遍中國,你對此怎麼看?

ANSWER

特約評論員 管姚:所謂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代理防長沙納汗似乎對這句中國熱門網語也頗有認同,連說了三遍中國,我認為這並不奇怪,實際上,類似強硬表述正在成為五角大樓的常態,換了別人,也可能會這樣講,如果真有差異,大概也就是數量上的差異,也就是提多提少而已。

眾所周知,沙納汗是元旦起接替提前下課的前任馬蒂斯,當然他只是代理,位置並沒坐穩,雖然在昨天特朗普臨時起意召開的內閣會議上,他被刻意安排到了特朗普身邊左側顯位。特朗普在這次會上極力羞辱代防長的前任,聲稱馬蒂斯是被自己炒掉的,並不是辭職,又對沙納汗說了不少好話,但在我看來,這兩位防長其實是有共同點的,至少最顯著的一點,是所謂的對華強硬傾向。你看,在那封惹惱特朗普的辭職信中,馬蒂斯聲稱自己與頂頭上司理念不同,口口聲聲中國和俄羅斯對美國戰略利益構成挑戰,美國必須要和盟友共同應對。

我之前也曾分析,《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羅京(Rogin)幾乎成了副總統彭斯安在媒體的傳聲筒與代言人,而羅京撰文解讀彭斯在哈德遜智庫發表的對華攻擊性演說時,就渲染這是美國對華政策的所謂再定位,而再定位的對華政策構成是個大雜燴,混合了國家安全政策顧問博爾頓的強硬立場,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的經濟民族主義,時任防長馬蒂斯的戰略定位,以及副總統彭斯的所謂但價值觀取向。

馬蒂斯是什麼戰略定位?特朗普上臺後的幾份戰略報告早已公佈,這其中五角大樓扮演了重要推手,所以馬蒂斯人走了,但他並沒帶走將中國作為主要戰略對手的戰略思維,而沙納汗在副防長任內,實際上也是國防戰略報告的主要制定者之一。

所以我認為,沙納汗連說三遍中國,某種程度上是在延續五角大樓的既定對華政策。

管姚:美代理防長連說三遍中國 既定對華政策不變

2019年1月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

QUESTION

直新聞: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019年1月3日在應詢沙納汗相關言論時回應,尋求對手就會得到對手,你對此如何分析?

ANSWER

特約評論員 管姚:我認為陸慷的回應很睿智,也很深刻,他特別強調中美作為兩個大國,如果尋求的是夥伴關係,則會得到夥伴,尋求的是對手關係,則會得到對手,這番言論可以說是對國務委員兼外長部長王毅上月警告的預言自我實現論的具體闡釋。

此前,王毅在把脈中美關係時特別指出,由於中美雙方交往日益密切,利益高度融合,中美之間不可能完全“脫鉤 ”和,彼此隔絕。美方不必人為製造新對手,更要避免自我預言的實現。陸慷告誡要對手得對手,無疑,這就是中美關係特別是兩軍關係所謂對抗性預言的自我實現。我注意到,今天陸慷的回應中也出現了“穩定器” 提法,而且強調從美方得到明確信息,希望兩軍關係能成為中美關係中的“穩定器”。

外交發言人這麼說當然有根有據,剛下課的馬蒂斯去年在訪華期間,包括在東盟系列防長會期間會晤中國防長前後,都反覆提及“穩定器”,值得注意的是,國防部上週在年底記者會上,還特別放了一段兩分鐘的短視頻,回顧2018年中國軍隊國際軍事合作的亮點,其中在評估中美兩軍關係這一年的合作時,標題文字這樣表述,中美兩軍關係積極發揮兩國關係穩定器作用。

如果我沒有看錯,視頻中顯示的,是中美兩軍去年在江蘇進行人道主義救援和減災聯合演習的畫面。在五角大樓日益強化對華戰略競爭的大背景下,“穩定器”成為中美兩軍交往尤其是高層交往中的一個熱門關鍵詞,實際上是很有意味的,某種程度上這也正是中美兩軍關係複雜性的體現,同時,全面理解穩定器的功能定位,無疑也將給我們前瞻中美兩軍關係,帶來關鍵視角。

管姚:美代理防長連說三遍中國 既定對華政策不變

2018年12月27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

QUESTION

直新聞:那麼對於中美兩軍關係,你又如何前瞻?雙方如何能讓“穩定器”的功能,繼續強化?

ANSWER

特約評論員 管姚:說到中美兩軍關係的前景,我想國防部發言人吳謙的表態很明確,也代表了中國的官方立場,他表示期待在沙納汗代理部長任職期間,中美兩軍關係能夠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要健康穩定發展,當然就是避免中美兩軍關係對抗預言的自我實現,要避免人為製造新對手。

但在美國進行所謂對華戰略重構的大背景下,在所謂對華強硬派日漸合流且強化戰略競爭主張日漸抬頭之時,中美兩軍關係會持續承壓,不排除一些承壓點會出現非常態勢。比如很多外媒在盤點2018年軍情時,都把那幅顯示在南海海域中美軍艦近距離接觸對峙的照片刻意放大。同樣要指出,處理中美兩軍關係,還可能會有各種外部因素干擾。評估中美兩軍關係,當然是要把它放到中美關係這一全世界最重要雙邊關係的大座標裡,它不可能獨立出來,我們也看到,在上週的國防部記者會上,就有外國記者在追問兩軍關係是否受貿易戰影響。

我認為,在這樣的敏感時刻,兩軍恐怕更需要拿出實際行動,來強化穩定器功能。穩定器是什麼?說到底,就是兩軍關係作為全世界最重要雙邊關係中最敏感的部分,通過機制性的安排與努力,有效管控分歧,避免衝突對抗。一旦全世界兩個軍費最高的軍事大國發生衝突乃至對抗,後果不堪設想,不僅不符合中美兩國利益,更是全世界都不願也不能面對的,說白了,世界傷不起。

中美兩軍關係實現並強化雙邊關係穩定器的功能定位,這當然不取決於中國單方面的意願與努力,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這需要戰略定力,同樣需要戰略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