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姚:選戰交鋒白熱化 特朗普又被“獵巫”了


管姚:選戰交鋒白熱化 特朗普又被“獵巫”了

2019年11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

QUESTION

直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週四發推稱,中美正為兩國元首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選擇新地點,又宣稱第一階段協議將覆蓋最終協議的6成範圍,今天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被多次問及新地點,他明確否認外媒有關擇址澳門的報道純屬猜測。管先生,你對此有何分析?

ANSWER

時事評論員 管姚:因國內政治騷亂焦頭爛額,被迫宣佈放棄主辦APEC峰會的智利總統,大概怎麼也想不到,對他的這一艱難決定,國際媒體的第一反應竟是,全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在哪籤貿易戰止戰第一階段協議?我看這種高度關注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正如國際貨幣基本組織在其最新預測報告中告誡的,全球前兩大經濟體持續一年多的貿易爭端,正成為影響全球經濟經濟增長前景的最大不確定性,如貿易戰持續到2020年,將在全球範圍內造成7000億美元損失,所以正如中美高級別經貿磋商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國內外反覆強調的一點,經束貿易爭端符合中美共同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同時,我也注意到,在APEC智利峰會泡湯消息出來後,作為貿易戰對手的中美兩國,都在對外釋放積極信號,表現出一定的默契,都在帶來穩定預期。比如昨天商務部發言人就發表聲明,強調雙方經貿團隊保持密切溝通,磋商進展順利,預告雙方牽頭人將在今天再次通話。當然,發言人沒明確週五是美國東部時間還是中國時間,我們現在還沒看到相關通話報道,但我相信,在上週五通話確認中美基本完成部分文本的技術性磋商後,最新通話一定會取得新進展,至於會不會涉及外界最關注的簽約地點選擇問題,這要看中美官方口徑的權威表述,外媒各種猜測不足為據。如果作對照,我注意到近來美方表態似乎更積極,對達成第一階段協議,表現得更迫切更有意願。這一點在特朗普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這兩天他先是放話,稱美中會提前達成協議,智利放棄辦峰會的消息出來後,他又第一時間發推,稱兩國正洽談新簽約地點,甚至將協議範圍明確到六成覆蓋。至於美國總統為何對達成外部協議的渴望突然放大了,外界也都有目共睹,內政備受壓力的特朗普,現在確實需要外部好消息。所以我們現在看得很清楚,中美首階段經貿協議簽署,只是個時間問題。


管姚:選戰交鋒白熱化 特朗普又被“獵巫”了

QUESTION

直新聞: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議案,授權對總統繼續進行彈劾調查,特朗普發推反擊這是美國史上最大一次獵巫行動,你對此如何前瞻?

ANSWER

時事評論員 管姚:眾議院通過針對特朗普彈劾調查議案,早就在各方預期,因為眾議院本就是民主黨把持,而按照美國的政制安排,發起並推進彈劾調查,在眾院只需要簡單多數。投票顯然是黨派政治的再次對決,佔少數的共和黨眾議員都投了反對票,但值得關注的是,民主黨這次丟了兩張本黨眾議員的贊成票。

就議案內容看,它對接進下來的調查推進以及彈劾程序,提供了清晰路線圖,包括舉行公開聽證會,公佈部分閉門取證筆錄,傳喚證人與提供證據,乃至保障特朗普及其團隊在調查過程中法律權力的程序性條款安排,等等。但鑑於國會兩院由驢象兩黨分控,民主黨在參議院席位只有45席,比共和黨少了7席,所以未來即使民主黨能在眾院推動通過彈劾案,交到參議院表決,湊夠通過彈劾案的2/3參議員票,也就是至少67張票,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所以像此前美國史上兩次總統彈劾案一樣,這次彈劾議案不會對特朗普構成致命打擊,但正如美國“政治”網站指出的,這次最大不同在於,彈劾進程與民主黨初選進程同步,選戰成為最大的裹挾因素,民主黨雖明知強推彈劾勝算不高,甚至會過度損耗政治與權力資源,造成華盛頓權力機器空轉,但還是要執意推進,動力正在於選戰選情的利益考量與算計。但美國政治的奇葩就在於,某種意義上,彈劾甚至也成了選戰的延伸,因為作為彈劾對象的特朗普,他也是採取了同民主黨一致的將彈劾與選戰的應對策略。


管姚:選戰交鋒白熱化 特朗普又被“獵巫”了

QUESTION

直新聞:面對彈劾,特朗普又採取了什麼應對策略?彈劾與選戰交織,甚至成為選戰的延伸,又會帶來哪些影響?

ANSWER

時事評論員 管姚:特朗普採取的,是一種風險與對抗係數最高的應對策略,用CNN今天頭條標題的說法,是audacious impeachment defense,所謂特朗普式彈劾大膽抗辯,那就是堅稱和烏克蘭總統的通話沒有任何問題,自己什麼都沒做錯,即使扣下對烏克蘭經濟援助,那也是要和烏政府聯手倒查民主黨特別是拜登式利益勾帶裙帶腐敗的非常手段。CNN認為,這實際上延續了特朗普在2016年大選年強勢崛起並最終贏下白宮的競選絕殺技,當時特朗普反覆攻擊的一點是,華盛頓已成黨派濫權、腐敗橫行的的沼澤池,只有他才能用霹靂手段抽乾它。所以昨天特朗普在接受英媒採訪時就放話,對著電視鏡頭,他都敢仿照當年羅斯福總統搞爐邊談話,把和烏克蘭總統的通話記錄一字不落讀出來。他寶貝女兒伊萬卡昨天發推,轉發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克遜當年發信吐槽:在華盛頓自己身邊總圍著一群權鬥與腐敗分子,還不忘為這段話加了句評論:有些事從沒變化,老爸!這背後的潛臺詞在說什麼,吃瓜群眾當然都懂。特朗普高風險下重注的抗辯策略,也被認為是旨在保住選票基本盤的選戰險招。

明明是彈劾,但在大選年將至的背景下,硬被驢象兩黨攻防雙方搞成了選戰新戰場,這不是奇葩是什麼?說白了,選戰講的是利益考量,是選票算計,根本無關是非對錯。

弔詭之處在於,面對彈劾壓力,特朗普採取了而他的利益考量,同樣也是選戰。至於說彈劾論為選戰延伸的影響,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美國兩黨權鬥政爭的激烈化。其次,不可避免的,伴隨選戰擴大化,彈劾角力博白熱化,美國的對外政策勢必也會受到各種牽制,特朗普作為在任總統,也不排除為轉嫁內部壓力,在對外決策上啟動應急模式。類似上週的IS首領巴格達迪被斃,就有這種設計操弄的痕跡。特朗普甚至在白宮誇口,這是比擊斃恐怖大亨拉登還要重大的反恐成果,就曾遭到美國主流媒體的一致嘲諷。未來這樣的外部應急操作會不會繼續,不妨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