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兩臺電冰箱與一條廣州魚的故事


三十年前,兩臺電冰箱與一條廣州魚的故事


觀瀾君說——


“1件上衣。

10磅茶。

40磅咖啡。

1卡德小麥⋯⋯

125年前,當卡爾·馬克思將這些物品與“20碼麻布”劃上等號,並以此展開他那鴻篇鉅製《資本論》的第一章“商品”時,他大概不會料到,20世紀90年代,在社會主義中國,數以億萬計的各類商品,正如潮水般湧流、喧騰、激盪,進行著遠比1件上衣、10磅茶和20碼麻布複雜得多也精彩得多的流通和交換。”

三十年前,兩臺電冰箱與一條廣州魚的故事

這就是市場,是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提出的那隻“看不見的手”。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把市場經濟理論推向一個更高的階段,完全突破了將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作為兩種對立社會經濟制度範疇,提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兩者都是手段。遵循這一理論指導,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新的闡述,並提出了新的重大理論觀點,強調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為市場唱一首發自心底的讚歌

文/詹國樞


1992年,我在河北保定掛職。秋高氣爽之時,從北京傳來消息,江澤民同志在中央黨校全國省市區和中央部委主要領導幹部學習班發表了重要講話,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是,中央將首次肯定“市場經濟”這一運行模式,並決定,我國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聽到這一消息,我非常興奮!毫無疑問,對市場經濟的首次正面肯定,是我黨經濟理論的一大突破;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將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經濟日報》作為一份經濟類中央大報,理應對此發出聲音,表明態度!

如何發聲,怎樣表態呢?最好的方式,就是由編輯部撰寫一篇正面謳歌市場經濟的重頭文章,站立潮頭,引導輿論!

由誰來寫呢?我可以試試!想到此,非常興奮。我立即著手查找資料,蒐集素材。那些日子,我幾乎整天沉浸在文章的構思和寫作中,茶不思,飯不想,殫精竭慮,全情投入!大約一週時間,一篇約六千字的長文《市場賦》終於完稿。我將稿子裝入信封,掛號寄給了時任經濟日報總編輯範敬宜同志。

就在文章寄出當天下午,接到老範打來的電話,佈置我儘快撰寫一篇正面謳歌市場經濟的長篇述評。我說:“老範你放心吧,文章我已寫好,剛從郵局寄給你了!”

"是嗎?"老範非常高興,連說:“太好了,太好了!”


三十年前,兩臺電冰箱與一條廣州魚的故事


1992年,鄧小平視察上海第一百貨

未過幾天,《經濟日報》頭版頭條隆重推出了長篇述評《市場賦》。文章刊出之日,正值黨的十四大即將召開之時,既契合了形勢的需要,又解答了人們關心的一些熱點問題,所以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反響,讀者紛紛來信來電,對這篇緊密配合形勢的文章表示肯定和讚賞。後來,中央黨校還將此文收入輔導教材,供黨校學員學習參考。

時隔26年,回頭來看,這篇文章的內容和精神,至今並未過時,對於深化人們對市場經濟的認識,仍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文章昭示我們:中國由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這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順勢而為,則國家昌盛;逆流而動,則經濟衰退。

這篇文章,特點有三。

一是善用比喻。文章以“一座神奇的橋樑”“一位威嚴的法官”“一架精密的天平”為喻,概括市場在經濟活動中的基礎作用,這比空泛地議論更形象、更生動,也更具說服力。

二是會講故事。文章引用一個又一個故事,具體講述市場是如何發揮“橋樑、法官、天平”作用的。說理文章也要講故事,以事敘理,這是值得稱道之處。

三是巧於析理。文章既對市場經濟的巨大作用充分肯定,盡情謳歌,同時又冷靜指出,市場亦有缺陷,市場並非萬能。正因此,市場經濟下的政府調控才不可或缺。

說句實話,時下紙媒,恐怕已經很少有記者會為一篇文章而如此激動不已,花這麼大心思去搜集材料、精心寫作了。

(作者曾任經濟日報副總編輯,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海外版總編輯)




三十年前,兩臺電冰箱與一條廣州魚的故事


1992年9月29日,《經濟日報》刊登《市場賦》一文

市場賦

記者 / 詹國樞

1件上衣。

10磅茶。

40磅咖啡。

1卡德小麥⋯⋯

125年前,當卡爾·馬克思將這些物品與“20碼麻布”劃上等號,並以此展開他那鴻篇鉅製《資本論》的第一章“商品”時,他大概不會料到,20世紀90年代,在社會主義中國,數以億萬計的各類商品,正如潮水般湧流、喧騰、激盪,進行著遠比1件上衣、10磅茶和20碼麻布複雜得多也精彩得多的流通和交換。

市場,正微笑著向中國走來,走進鄉村,走入城市,走入千家萬戶。

這是一座神奇的橋樑——無論何物,只要一經此橋通過,躍登彼岸,就會迅速認知並實現自己的價值。

《夜宴》,這是一幅古色古香、頗富韻味的油畫,出自上海青年畫家陳逸飛之手。

畫面上,五位衣飾豔麗的少女,手執簫管,曲膝而坐,正為畫外那熱鬧濃烈的夜宴,吹奏出嫋嫋伴奏曲⋯⋯在過去,它大概可以選送參加全國美展,登上權威的《美術》雜誌,或者收入某一冊裝幀精美的《中國當代油畫集》。

僅此而已。

但是,一當此畫進入市場,在今年3月30日香港著名的佳士得拍賣行拍賣時,它便粲然生輝,以198萬港元之巨,成為當代中國最昂貴的油畫!

儘管人們對一幅畫的價值最終由拍賣行衡量和認可,尚持異議。但是,畢竟,拍賣就是進入市場。而一旦進入市場,油畫、國畫、水彩畫、木刻畫⋯⋯都會神奇般地“顯影”升值!

同樣的例子,當然不僅僅在繪畫界、藝術界。

當然,最不知道自己價值因而也最應該走入市場的是人——確切地說,是具有一定體能和技能的人。

當允許人才流動,允許企業辭退職工也允許職工炒企業“魷魚”的機制初露端倪,當人才市場、技術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略具雛型時,人的價值也就通過市場這座神奇的橋樑而達於彼岸,逐漸被認知、逐漸得以實現了。

珠海以高級轎車、別墅等超過100萬元人民幣總值的物品“重獎”科技人員,不過是人才價值的一次集中“曝光”罷了。

北京盧溝橋“老鄉”以“三居室住房一套、轎車一輛、獎金15萬元”吸引來近500名高中級工程師,成立了11家高科技研究所,也就順理成章,不足為怪了。

請勿以為,把“人”與“市場”聯繫在一起,是對人的貶損和汙辱,恰恰相反,市場的流動性與競爭性,正是人的價值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

土地,因進入市場而升值——深圳設立之初,村民住房每平方米約合50元,如今,繁華鬧市中心,每平方米地價已超過10000元!

股票,因進入市場而升值——上海、深圳發行股票,不可上市之股,購者平平;可上市之股,即使溢價數倍也成為萬人爭購的搶手貨。

有趣的是,市場不但使進入它懷抱裡的物品得以“顯影”升值,而且施惠於市場的擁有者和它周圍的居民,使之得以升值。

這是一位威嚴的法官——誰個優,誰個劣,誰應興旺,誰該衰亡,它將作出公正嚴厲的裁決。

3年前的初春,記者曾奉命前往杭州,調查採訪西子湖畔出現的一個怪現象:小小杭城,短短几年間,竟然鑽出來上百家電冰箱廠!而這上百廠家,無一是國家定點企業。雖然有關部門三令五申令其關閉,但這些工廠仍“抗旨不辦”,頑強生存。

原因,說來也很簡單──市場上電冰箱緊缺,受利益驅動,富有敲敲打打小手工業傳統的杭城,“叮叮噹噹”,組裝起了各式各樣的電冰箱。

此事究竟如何處理?國家宏觀調控部門道道金牌,嚴催緊逼;地方政府部門在半是同情半是無奈的尷尬處境中,不得不一次次採取行動;一些新聞媒介聚集熱點開展系列報道,進行專題討論⋯⋯

最後結果,倒也乾脆利落——因電冰箱供大於求,市場疲軟,全國各地缺乏競爭力的冰箱廠紛紛不戰而敗,杭州這上百家冰箱廠也在短短時間銷聲匿跡。

何故?市場法官作出威嚴無情的最終判決也!

一個與之相映成趣的電冰箱故事,出在廣東。

廣東順德鄉下,有一家小小的機修廠,造過機耕船,做過鋼木傢俱,生產過電飯鍋。後來,在全國“電冰箱熱”中,他們也按捺不住,上馬生產電冰箱。

毫無疑問,這種沒有“準生證”的鄉鎮電冰箱生產廠,當在國家限制之列。廠領導認準了電冰箱在中國大有市場。沒有“準生證”有啥要緊?只要把醜小鴨養成白天鵝,撲楞楞展翅高飛,看誰能阻擋得住!

咬定青山不放鬆。工廠一面加大投資上規模,使年產從2萬臺到32萬臺再到48萬臺——全國規模最大,產銷量最大,規模效益在全國也就奪了第一。

接著,工廠又打出“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兩張牌。產品合格率不是99%而幾乎達到100%;冰箱售出,即為顧客建立電腦檔案,隨叫隨到,周到熱情。

就這樣,這家鄉鎮企業先後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一級企業,容聲冰箱連獲國家銀獎、國家金獎。

這是一架精密的天平——孰輕孰重,它自會稱量;該添該減,它助你平衡

在全國城市水產品中,廣州的魚是最早走入市場的。

因此,它那波浪起伏的曲線,也在廣州人乃至全國人們心中劃上了一道印象深刻的軌跡。

魚價雖低,有市無貨——這是魚價放開前的普遍狀況。人們安之若素,無可奈何。

魚價放開,貴得驚人——此時之魚價,因供需缺口極大而急劇上揚,人們議論紛紛,嘖有煩言。

魚價誘人,養魚者眾——魚價升而農人喜,郊區農民紛紛挖塘蓄水,大養其魚。

鮮魚入市,魚價下跌——從魚少到魚多,從價高到價低,不過短短一兩年時間,“無形的手”端的厲害。當此時也,“農民有利,市民有魚,政府省心”,真可謂名副其實“三得利”矣。

“廣州魚”的故事給我們的啟迪是深刻的也是深遠的。

哪裡管得最死,哪裡物品就緊缺;愈是緊缺,愈要管住;管得愈緊,愈是緊缺——這是一條愈走愈窄的死衚衕。

哪裡放得最開,哪裡物品就豐富;愈是放開,物品愈是豐富;愈是豐富,愈是無須管死而更加放開——這是一條良性循環的康莊之路。

市場這個尤物,似乎天生就活蹦亂跳,讓人捉摸不透它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究竟弊大於利還是功大於過。

且看它使起壞來那副模樣以及它身上那明顯的缺點和毛病吧。

──它經常神經過敏,大呼小叫。一旦供求關係和物價稍稍出現波動,它就立即尖聲向外界發出信號。但其直接後果往往是經濟的振盪和波動。

──它功利心極強,看重的是眼前利益。市場因其特有的“即時交換,即時兌現”的功利性而常常不顧及長遠利益和全局利益,它的信條是“大利大幹,小利小幹,無利不幹”。

──它肚量狹窄,生性排它而很難容人。市場的優點是展開競爭,汰劣留良,由此而促進企業提高效益,社會繁榮進步,但發展到極端,則又會導致市場壟斷,個別企業最終以其壟斷地位而扭曲價格,控制生產,獲取高額利潤,這又反過來阻礙了企業提高效益和社會繁榮進步。

大概正是基於市場的這些天生的幾乎難以改掉的弊病,社會主義國家在掌握政權之後,大都吸取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之初經濟振盪的教訓,改而尋找另一條道路──用計劃去指導一切,統帥一切,調度一切。

從理論上推導,計劃經濟幾乎是完美周密,無懈可擊的:什麼都事前計劃得好好的,按部就班,既不多,也不少,既不冷,也不熱,沒有波動,沒有浪費,那將創造出多麼巨大的生產力!那將是一幅多麼令人振奮的理想畫圖!

然而,實踐總是冒出來同我們鬧彆扭。且不說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在是太繁複太龐雜變化實在莫測,就是藉助任何超級電腦,也難以做出準確預測和規劃;即使作出了嚴密的計劃,計劃愈是嚴密愈是周全,恰恰又愈是束縛了執行者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既然一切都“計劃”好了,既包原材料又包產品銷售,企業廠長和職工還需要幹什麼呢?其結果當然也同農民何時下種何時收割都由“計劃”統起來一樣可笑了。

如果說起始於1978年冬的中國改革是以農村聯產承包、打破“計劃”的一統天下拉開帷幕的話,繼之而起的城市改革則以向企業“放權讓利”顯示出了向傳統計劃體制開刀的端倪。

人們漸漸發現,愈是向市場靠攏,經濟愈活,市場商品愈是豐富。

人們漸漸發現,愈是向市場靠攏,困擾我們多年的經濟難題,愈是容易得以解決。

人們漸漸發現,市場固有的弊端,完全可以通過政府必要的干預調控而得以減弱。“西方國家也有計劃調控”已經不再成為新聞,而經濟理論研究者和政府管理人員正把它作為研究、消化、借鑑的新課題。

歷史,正如一幅色彩斑斕的巨幅油畫,有時是需要站開一定距離才能窺其全貌,領略其妙諦的。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宣告了中國開始告別“計劃經濟”,走上改革之路,到黨的十二大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經濟改革模式,再到黨的十三大創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理論,我們在“市場取向”的改革路上,一步一步,穩紮穩打,不斷推進。我們正一步步接近真理,走向成熟。

黨的十四大,這個萬眾矚目、舉國企盼的盛大節日,將會給改革十四載的中國人民獻上一份什麼樣的理論厚禮呢?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已是呼之欲出,早已躁動於母腹之中就要呱呱墜地的嬰兒了。

這是歷史的合乎邏輯而又無可迴避的選擇。

(本文原載於《經濟日報》1992.9.29 詹國樞 有刪節)




這是我們的“舊報新讀”欄目——


世間文章千千萬,總有那些“不尋常”,如航標,如星宿,熠熠發光。它們或是歲月的刻痕,或是歷史的見證,或是時代的座標,或是命運的吶喊,或是人世的長歌……這些文章不僅“美”,而且“真”,還很“實”,彰顯出文字的勁道與力度。朱光潛先生說過:“年代久遠常常使最尋常的物體也具有一種美。”何況,一些文章一開始就如此“不尋常”。

40年前,中國的大門敞開了。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如壯麗畫卷,徐徐鋪展開來。改革開放40年,中國在醒來,中國在蛻變,中國在騰躍,中國在飛翔。這個進程波瀾壯闊,這個過程扣人心絃,這個歷程回味無窮。

《文摘報》開辦“舊報新讀——改革開放40年路上的人和事”專欄,設想將此間那些動人而“不尋常”的篇章重新打開,重新喚醒,重新編排,請你讀,請你品,請你思,請你想,這一塊塊新時代的基石,助你登高望遠,朝著未來的方向。


• end •




觀點流

有價值的觀點在流動中聚合

觀點 · 聚合 · 價值


主編 | 劉 昆

副主編 | 龔孟關

※本號內容專屬於光明日報 · 觀瀾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