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點文字丨人間最美是唐詩(十五)

《夏夕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憶點文字丨人間最美是唐詩(十五)

註釋:

  • 夏夕:別本作“夏日”。
  • 辛大:別本作“辛子”,所指或為辛諤,孟浩然友人。
  • 散發:披散頭髮。古人結髮梳髻,散發是表現放浪不羈。
  • 軒:指有窗的長廊或小屋。
  • 終宵:別本作“中宵”。
  • 夢想:夢中思念。
憶點文字丨人間最美是唐詩(十五)

直譯:

不經意間,山中的夕陽已然西落,池塘上月色逐漸東昇。我披散著頭髮,沐浴著黃昏的清涼,打開軒窗,在寬敞、閒適中躺臥。微風送來荷花的香氣,竹上清露滴下,發出清脆的聲響。想要取出琴來彈奏,只恨沒有知音欣賞啊,為此而感懷、思念故人,整晚整晚都因在夢中想念而疲倦。

憶點文字丨人間最美是唐詩(十五)

賞析:

此詩也是懷人而兼述隱者的閒趣。隱士躲避人世,獨樂於山水之間,所以要表現隱者之趣,對於景色的描寫是不可欠缺的。孟浩然是寫景的聖手,筆下清新典雅、簡樸平實,詠其詩而如目見其景。

這是一個夏夜,先寫夕陽西落,明月初升,間以山、池,可見是在靜謐鄉間,而非喧囂都市。詩人狂放不羈,散發而臥,鼻端傳來荷花的清香,耳中聽聞露水的滴響——荷、竹併為君子,正是詩人自況。當此良宵美景,於是乃有撫琴之願,但可惜故人不在身旁,彈琴又與誰聽呢?“恨無知音賞”即從身周景物轉向思人,結句“終宵勞夢想”,更見思念之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