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吃野菜的季節,你會到郊區挖嗎?

野菜作為純天然綠色食品,營養價值極高,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對人體有諸多好處,不少人喜歡在踏青季節野外遊玩時採摘野菜以備食用。然而,食用哪些野菜更為健康呢?

到了吃野菜的季節,你會到郊區挖嗎?

由於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魚大肉吃的多了,各種健康問題也隨之而來。為了從飲食上避免各種疾病的發生,人們開始吃野菜了。以前提到野菜,大多數人想到的是紅軍長征時期,拿野菜來當乾糧,並且也只有在那種艱苦的時刻才會選擇吃野菜。可如今,吃野菜儼然已經成為一種健康時尚!地裡長的苦菜、蒲公英、車前草,樹上長的核桃花、香椿芽、柳樹芽等都成了人們的盤中餐。

挖野菜,首先得找,可是從哪兒開始找才好呢?據老人們說,野菜多生長於山坡、田邊、河灘及曠野中。於是,我們來到郊外的一處核桃林,試圖去挖各種野菜。

很巧的是,我們剛好遇到一位也在挖野菜的大嫂,看著她鋤頭一起一落,很嫻熟地就把地上的野菜刨了起來。

到了吃野菜的季節,你會到郊區挖嗎?

茵陳

”請問您在挖什麼?”,”挖茵陳,這個治肝炎。”,”長什麼樣呢?”,”這個就叫茵陳,也是野菜。這個是苦菜。這個是蒲公英,清熱解毒。”

真別說,這些個野菜記者還真不認識,更別說挖了。這時,呂大嫂又熱心地和記者聊起了各種野菜的功效和吃法。

”如果下雨,野菜就長的特別快。天旱就慢。我們每天挖野菜,到吃飯時調起來,再配上小米粥,對身體特別好。調的時候,不加任何調料,就加鹽和烹好的油。從這個時候到秋季十月份,野菜一直能吃。蒲公英吃的時間最長,茵陳這兩天可以吃,過一段時間就不能吃了。車前草治小腸火,常年可以吃,不能吃就泡水喝,野菜對身體好。”

呂大嫂怕記者不相信她的話,於是挖出來一株野菜的根,讓記者品嚐根部的白色乳液。

”這個根好,這個白水,一摸,放嘴裡,苦的,這是良藥,渾身上下都是寶。”

呂大嫂講的滔滔不絕,而且挖野菜的速度也飛快,讓記者不由得也趕緊熟悉各種野菜的形狀和習性。

呂大嫂所說的茵陳,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陳蒿的幼苗,茵陳蒿經冬不死,春天因陳根而生,故名茵陳。到夏天其苗則變為蒿,故亦稱茵陳蒿,是中醫治療溼熱黃疸的主要藥物。《神農本草經》記載:“茵陳,味苦平。生丘陵阪岸上。”

除了藥用以外,茵陳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一道美味,茵陳作菜,要採嫩苗,以質嫩和香氣濃郁者為最佳。

在田地裡我們看到很多開著美麗小黃花的植物,呂大嫂說這就是蒲公英。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據《本草綱目》記載,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及催乳作用,無論煎汁口服,還是搗泥外敷,皆有效驗。同時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熗拌、風味也很獨特。

到了吃野菜的季節,你會到郊區挖嗎?

蒲公英

這時,呂大嫂又從地裡挖出來一種野菜——車前草。

”這是車前草,長大了這個樣,抽開有莖,長長的莖,治小腸火,中藥材,根咬不動,可以熬水喝。”

到了吃野菜的季節,你會到郊區挖嗎?

車前草

車前草性寒,無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材,服用之後具有很好的利尿、止瀉以及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身體非常的有好處。車前草可以泡水喝,但是一定不能夠長期服用,否則對於身體的傷害比較大。

不一會,我們看見呂大嫂的筐子裡就放滿了三四種野菜,但是,呂大嫂又神秘地去採摘核桃樹上看似毛毛蟲一樣的東西了。難道這也能吃嗎?

”這個像毛毛蟲的是什麼?”。”是核桃花,開水一肏就可以吃,營養特別高,和核桃差不多,開水一肏,水泡一下,可以涼調,炒。”。”摘了它不會影響核桃生長嗎?”,”不會的,每枝留一個,還可以授粉,花多了會吸收樹的營養,不好。一舉兩得。”

到了吃野菜的季節,你會到郊區挖嗎?

核桃花

到了吃野菜的季節,你會到郊區挖嗎?

核桃花

核桃花又稱核桃紐,長壽菜,龍鬚菜。含有豐富的磷脂,有益於增強人體細胞活力,促進人體造血功能,能有效降低血脂,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同時也是山區群眾的一道家常菜。

這時,呂大嫂又忙活著採摘路邊的香椿樹了,這一挑一摘,還真是老把式。一會功夫,又嫩又鮮的香椿芽就摘了一大把。

到了吃野菜的季節,你會到郊區挖嗎?

香椿芽

到了吃野菜的季節,你會到郊區挖嗎?

香椿芽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香椿發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餚。它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香椿葉厚芽嫩,綠葉紅邊,猶如瑪瑙、翡翠,香味濃郁,營養之豐富遠高於其它蔬菜,為宴賓之名貴佳餚。香椿含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慾。

在一番認真的清洗後,各種野菜被逐個放入開水中翻滾,隨後等待涼透了烹調。呂大嫂告訴我們蒲公英、車前草用開水肏過後的水可以放心喝,正好大熱的天清熱解毒。於是記者挨個品嚐了這個所謂的藥湯。

別看這些野菜在地裡、在樹上其貌不揚的,做成美味的菜,可是別具風味。開水燙、冷水漂、炒食、涼拌,風味尤佳。清洗乾淨,蘸上蒜末、辣醬、生抽、醋、冷油拌成的調料汁,那個爽口的感覺,恐怕只有自己親自嘗試了才有真切的味覺了。

野菜的種類有很多,除了我們剛才介紹的幾種人們經常吃的野菜,各地還有很多特色的野菜。野菜雖然有益身體健康,但不是什麼都能吃,要適量。專家還特別提醒,採摘野菜時一定注意,不認識的不採、不吃。 路邊的野菜不要採。食用前一定要經過煮、浸泡後才能吃。另外野菜大多寒涼,不宜多吃。野菜畢竟是野菜,沒有成為“家常菜”一定有它的原因,這是我們老祖宗在親身實踐中得來的經驗,所以,嚐嚐鮮,偶爾改善改善口味還可以,如果吃的不合適帶來負面作用,就適得其反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