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鉅鹿:種“野菜”促增收


河北鉅鹿:種“野菜”促增收

本報訊(趙一靜) 一畦畦綠油油的曲曲菜長勢喜人,一片片蒲公英競相開放。3月23日,在王虎寨鎮後路寨村垚鑫家庭農場,5、6名工人正在地裡除草、澆水。“家住在附近,出行比較方便,每天能掙80塊錢。”正在地裡幹活的後路寨村貧困戶趙桃生說。

今年50歲的趙國朝,是垚鑫家庭農場的負責人,前兩年看到國家對“三農”工作非常支持,而自己村裡土地多是粗放式管理,甚至有些荒蕪。為了有效盤活閒置的土地資源,他萌生了發展種植業的想法,以每畝600元的租金流轉了200餘畝土地,成立了垚鑫家庭農場。

“要增加土地收益,還要圍繞市場,發展經濟作物。”於是,2018年,他嘗試種植12畝蒲公英,8畝曲曲菜,10畝金銀花。“春季天氣回暖,大家都開始出門遊玩,普遍喜歡採摘野生菜,而且食用野生菜對身體有好處。”趙國朝介紹,野菜很受現代人的歡迎,不但味道鮮美,有些也具有食療的作用,像蒲公英渾身都是寶,可以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是藥食兩用植物。

趙國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蒲公英一年可以長4茬,一畝地一茬可產2000斤。按照市場上每斤0.8元的價格,每畝收入6400元,12畝地年收入預計可達8萬元。“我們同石家莊一家超市簽訂收購合同,還聯繫好邢臺兩家批發市場。”他說,成熟後他們將訂單收購,實現從地頭採摘到超市。到明年,生長三年後,蒲公英的根就會成為“寶貝”,藥用價值高,到時將銷往藥都安國。“以後打算建立加工廠房,將蒲公英深加工,做成蒲公英茶。”

為了充分利用土地的縱向空間,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趙國朝打算通過林下套種技術,實施蒲公英與櫻桃、喜梅、蟠桃套種。“明後兩年計劃200畝地全部套播,也帶動更多鄉親來創業致富。”趙國朝說。

河北鉅鹿:種“野菜”促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