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油膩”危機到來,你的出路準備好了嗎?

近日,美國最大的通訊運營商、市值2200億美金的Verizon,遣散了44000名老員工,刷爆朋友圈。

裁減波及總員工的 30% 以上,主要針對“長期員工”,即那些為公司效力了多年的中年人。徒然間人人自危,尤其是三十左右承擔家庭中經濟地位的人,危機更重。

事件引發廣泛討論。有網友說,“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有娃有房貸的中年人”,這句扎心調侃的背後,是中年人為保一份工作如履薄冰的心態。

但現在看來,即使你依然在公司裡任勞任怨,第一個到,最後一個離開,似乎並沒有什麼用。因為,該裁還是會被裁。

為什麼每次中年人都是“主要受害者”?

總結下來,不外乎老員工天然身負“七宗罪”。

第一宗,貴——職場多年,待遇比最初翻了幾番。裁你一個等於裁幾個新員工,還只用得罪你一人,為什麼不裁?

第二宗,懶——老員工與公司之間,多少有點兒像夫妻的七年之癢。激情褪去,體力耐力爆發力也跟不上,嫌棄你是不是很正常。

第三宗,油——混跡多年,各種流程門清,既能優雅地推卸責任,又能鑽制度空子。這樣的資深老油條,誰還想留著你過年?

第四宗,舊——工作多年,沒有創新,沿用老一套,再加上思維定勢,企業不會喜歡停滯不前、缺乏創新的員工。

第五宗,忘——還記得初入職場,你的職業目標是什麼?擁有強大的人脈?賺更多的錢?迅速晉升管理崗?目標缺失,沒有激情,安逸求穩,企業會喜歡?

第六宗,棄——99%的溫水煮青蛙,源於自我放棄。放棄什麼?學習。持續的學習力,能讓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擁有隨時可以離開的底氣。企業也更喜歡這類人,能學習,會學習,人有朝氣,企業也會有朝氣,這是相輔相成的,然而,大環境如此,更多的人喜歡隨波逐流,放棄自我學習,公司不開你開誰?

第七宗,慫——裁員如果鬧翻了,中年人有家有口,興許還指望著賠償金,大概率是不敢怎樣的。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愣頭青,可就不好說了。

越是成熟的大公司,流程化、制度化越完善,缺了誰都一樣運轉。公司根本不擔心後繼無人。

社會疾速,時代很殘酷。“穩定”二字,已逐漸成為最不穩定的風險。有遠見的人,早就給自己安排了後路。

學會接納變化:別隻顧低頭看路,更要抬頭看車

之前看過一篇分享:朋友老周是一個 4 歲孩子的父親,他分享過一段陪孩子上早教的經歷。遊戲開始,分成四組的家長全部聚攏,面朝裡圍成圈,老師往圈內不斷放海洋球。家長們身體緊貼,雙手同時往中間伸。所有人動作整齊規範,像事先培訓過一樣。最後一個球也沒漏出圈外,挑戰成功。老師笑著說,家長們都很“標準”啊,來看看孩子們會怎麼做。接下來的四組小孩,每組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解決方案:背靠背圍成圈,仰躺彼此雙腿相連,側躺頭腳相連圍成圈,俯臥拉手圍成圈。

那一刻,老周突然湧起一種擔憂,“好怕自己教不好兒子啊。”

“我明白世界是多元的,但眼中好像漸漸只看得見單一的答案。”

“每天走一樣的路線,每週吃一樣的快餐,工作挑自己擅長的部分,晚上娛樂能想到的就是喝酒K歌……”

“不願多想其他答案,因為這樣最直接、快捷、不費腦,最符合經濟學原理,但也導致我的思維僵化,安處舒適區。”

這段話,可能暴露了很多人生活的真相:你活著,很可能僅僅是為了活著本身,或許早已喪失好奇心,對事物提不起興趣。

當別人每天吸收能量,探索不同答案時,你只是日復一日地複製著昨天的生活。“死於二十五,埋於七十五”,就成了很多人的狀態。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有句經典臺詞:你正在長大,而我,只是在變老。

變老,從來不是生理概念。身體機能衰退、容顏凋謝僅是外在,停止接納不斷變化的世界,才是變老的開始。

沒有人喜歡和暮氣沉沉的人交往,企業更不喜歡停滯不前、創新缺乏的員工。

創新是唯一出路,淘汰舊的自己,否則競爭將淘汰我們。

若想經久不衰,切勿經久不變。思維僵化、故步自封,只會使路越來越窄,最終無路可走。

所以,不如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儘可能多地接觸工作以外的世界,坦然接納日新月異的變化。

做到死磕目標:知道要做什麼,才能做成什麼

還記得初入職場,你的目標是什麼?擁有強大的人脈?賺更多的錢?迅速晉升管理崗?還是就這麼安逸平穩的碌碌無為的一輩子?

一個朋友,在剛入職場時和我說,要儘快掌握自己的生活,賺更多的錢,實現財務自由。現在成了兩個孩子的父親,家裡全部的經濟來源就是他的工資。昨日接到他的電話,和我哭訴,壓力好大,做滅火器銷售兩年,現在只能維持家庭日常溫飽,生活的壓力早已把他磨的菱角全無。一家企業滅火器銷售,賺2000元,一年能做多少家?沒有人知道。

心理學上有洛克定律: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得制定一個奮鬥目標,同時更重要的,是制定實施目標的步驟。

有目標,才有行動。

“年輕人,世上從沒有一種工作叫‘隨便’,成功的道路都是由目標鋪成的。”

明確目標,踏實踐行,不懼未來,是一箇中年人能優雅離開公司的重要原因。

持續成長能力:99% 的溫水煮蛙,源於自我放棄學習

作家馮唐的一篇文章,讓“中年油膩男”的概念火了起來。

他在文章裡寫到:“三十不學藝,真老爺們兒,四十歲之後不必讀書。”

在我的少年時代,這是第一次有個男人讓我體會到了濃重的中年油膩感。

什麼特質讓中年男人顯得格外油膩?

大肚腩?腰帶掛鑰匙?後視鏡掛佛珠?愛談酒文化茶文化?不,這些只是外在。

沒文化、不學習、言語粗鄙,才是一箇中年人招人厭煩的根本原因。

持續的學習力,能讓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擁有隨時可以離開的底氣。

唯一不會背叛你的,是你的認知和能力

“鐵飯碗”已成為父輩們記憶中的童話故事。

一家公司最初再美好,或許也會有衰敗的一天;即使我們自身再完美,也難保會被不可控因素辭退。

近日閱讀了李笑來老師的《韭菜的自我修養》一書,其中對“亡羊補牢”一詞做出了全新的定義,亡羊補牢,首先你要有羊,這裡的羊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經濟來源,也許是你的主動收入,也也許是你的被動收入;有羊了而且是兩隻及兩隻以上的羊才需要羊牢,牢是什麼?就是你的學識、知識也是你的見解、決策能力。雖然全書主要講述的是投資行業的內容,但是不可否定,認真看進去,卻可以沿用到全行業,不管是企業亦或是個人,都要做一個能學習,會學習的個體,這樣不會被企業放棄,不會被時代淘汰。

“在這個時代,你的工作會背叛你,你的行業會背叛你,你的專業會背叛你,唯一不會背叛你的,是你的認知和你的能力。”對網絡上這段話,我深以為然。

學會接納變化、只做到死磕目標、持續成長能力,一開始就能這樣未雨綢繆的中年人,與不做任何準備的人相比,最大區別在於——

當“那一天真的來臨,你是拿著遣散費從容離開,還是焦慮彷徨束手無策?

成年人的世界裡,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