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深化公安改革进入2.0版本

在全国率先完成市县公安机关出入境审批权限一体化、“三表合一”等一系列改革;大数据时代,侦查破案的利器不仅有“视频淘宝库”,还借鉴QQ互动技术独创了合成作战新平台;依靠研发建设的“可视化指挥平台”,派出所实现了接报警、出警处警、指挥调度全程可视化;以精细化设置、规范化使用为抓手,打造标准化办案中心、规范化物证中心和集约化案管中心……

一场率先突破的公安改革在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悄然启动。作为公安部确定的8个市级公安改革联系点之一,嘉兴公安机关以“民之所愿”引领“警之所向”,坚持一切为了方便群众、一切为了提升机制效能,以“互联网+”思维改善软硬件资源,努力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服务群众相结合的“嘉兴品牌”。

“嘉兴公安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中,围绕‘让人们有更多获得感’狠下功夫,先行先试,让改革的红利更多地惠及到群众。”嘉兴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金志说。

——民生服务的“嘉兴样本”——

市县出入境管理部门“审批同权”、“三表合一”

9月12日是周六。9时许,58岁的市民薛巧云和老伴来到嘉兴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申请办理护照。老两口计划到新加坡旅游,一周前儿媳妇已经帮他们在网上预约好办证时间。在民警的帮助下,他们在自助填表机上刷了二代身份证,屏幕上马上显示出带有基本信息的申办护照表格。老两口在机器上填了相关信息后,把申请表交到了窗口。不到10分钟,他们就完成了所有手续。7个工作日后,办好的证件寄到了他们手中。

“原来手工填表后,民警还要将申请人的信息录入电脑,自助填表实现了‘机器换人’。去年‘三表合一’后,自助填表的优势更为明显。”嘉兴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局长陈华说。

推出自助填表、网上预约、POS机刷卡缴费……如今在嘉兴的各个县市,“审批大提速、办证更方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群众对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实施“市县同权”后的直观感受。

作为全国首创、全省率先开展的试点,嘉兴公安机关从2013年开始探索实施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改变了以往县公安局受理、市公安局审批、省公安厅制证的办证管理模式,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具有同等审批权限,方便群众办理出入境证件。

改革中,嘉兴市公安局深度聚焦群众关切,继在全省率先推出申请无纸化审批后,经公安部、省公安厅批准同意,于2014年3月初在全国率先试点推行出入境管理新模式——“三表合一”。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三类出入境证件的申请表被简化合并为《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市民只需填写必要的制证信息,个人身份信息均采集自常住人口库,所需材料只要提供一份。

“三表合一”模式被推出后,申请人只需填一张表、照一次相、排一次队、办一次快递,便可轻松完成护照及往来港澳、台湾相关证件的申请办理。“‘三表合一’对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来说,并不是简单地将3张申请表合并为1张,而是办证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是涉及系统改造、流程整合、受理方式转变等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陈华说。

至今,嘉兴所辖的5个县市公安机关行使了设区市的公安机关出入境审批权限,共受理审批各类出入境申请30余万人次,出入境办证环节减少8个,审批流转提速30%,工作效能提升40%;群众办证时限缩短5个工作日、申领等候时间缩短50%,群众满意度提高到98%。更为欣喜的是,嘉兴公安机关出入境受理审批保持着连续10多年的“零差错”。

“在执法过程中,围绕让群众更满意、让民警工作更规范高效,我们提出了‘问题警务+主动警务=民生警务’的理念。”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分局负责人说。

“自己的脸面自己做主。”南湖分局在全省创新推出居民身份证“满意拍”和窗口满意度评价器。在分局各派出所的户籍窗口,市民可以自己动手拍身份证照片直到满意为止,从此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证照片“羞于见人”。在户籍窗口,群众一旦对民警的工作不满意,可以在评价器上按下“不满意”键。目前,已有3000余名市民通过“满意拍”更换、申领身份证,群众满意率达100%。

南湖警方在去年建立民意测评机制并聘请2200名民意测评员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4日成立民意调查中心,将接报警、窗口业务等方面的群众电话作为基础数据库,采用电话访问的方式对群众开展调查回访。民意调查中心运作两个多月来,累计电话访问1.8万人次、有效样本1.08万人次;征求各类意见建议827条次,办结率95.5%。

——城乡防控一体化的“嘉兴模式”——

智慧警务、合成作战

9月13日,记者来到嘉善县魏塘街道嘉辰花苑,这是嘉善县公安局打造的“标准化智安小区”。

小区门口有两条通道,一条供汽车通过,一条供电动车及行人通过。当记者试图进入小区时,门口的报警器发出了“滴滴滴”的警报。“不管谁进出小区,都会被门口的监控自动抓拍。”民警告诉记者。“车脸”抓拍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电动车防盗系统……自从利用多种科技手段织起一道道高科技“防盗网”后,有2000余户4000余名居民的嘉辰花苑再也没发生过一起电动车被盗案件。

如何在警力有限的条件下,打造出立体化且更有效的治安防控体系?嘉兴公安正在探索“智慧安防”之路。嘉兴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沈楚赓说:“智慧不止于将社会面视频接入公安机关,而是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的理念,把海量的视频等数据整合在智能化的应用上,使其在侦查破案、治安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倍增。”

借鉴互联网淘宝理念,嘉兴公安自主研发了以“视频淘宝库”为主干,将治安监控、交警智能卡口、闯红灯系统抓拍、道路电子警察等监控资源整合于一体的“视频一体化作战平台”,实现对人、像、案、物、图等信息的一站查询、综合研判、智能分析、深度应用。

大数据时代,嘉兴公安侦查破案的利器不仅有“视频淘宝库”,还有借鉴QQ互动技术独创的合成作战新平台。

“有了合成作战新平台,我们的侦查工作达到了案案好合成、时时可合成的目标。”嘉兴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沈洪林说,“破案的流程从传统的现场勘查、现场访问、案情会商、基础排查等线性方式,转变为网上网下一体的非线性破案方式,破案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嘉兴警方利用视频侦查直接破获的刑事案件数占刑事案件总数的35%以上,破获的交通逃逸案件数占逃逸案件总数的90%以上。

以有限的警力发挥最大的打击效能是目前公安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除了借助科技的力量,在警务运行机制的改革中,一种新型警力配置模式的创立也在悄然改变着警务格局。嘉兴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公安改革大局,将合成作战作为建立打击犯罪新机制、推动警务实战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完善“实体+网络”合成作战体系,提升工作质效。

嘉兴市公安局和9个县级公安机关均建立了合成作战中心,整合刑侦、网警等专业侦查警种,实行24小时工作制,牵头负责信息研判、多侦同步上案、讯问突破以及深挖追赃打击犯罪等工作。今年以来,嘉兴公安通过合成作战破案457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812名,特别是打处侵财嫌疑人数量同比上升14.9%,命案和五类严重刑事案件连续7年全破。

——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嘉兴实践”——

人、财、物管理信息化

9月12日,在秀洲分局新城派出所,记者一走进办案区,门禁系统立即发出“您已进入执法办案区,请配合民警工作”的语音提示。进入第二道门之后,记者看到的依次是人员等候区、人身检查区、信息采集区、人员看管区和审讯区。

被带入办案区的涉案人员均需佩戴一个电子手环,其活动情况能在定位系统中清晰显示,若其擅自离开办案区,系统即被触发自动报警。

记者注意到,在办案区值班的看管人员都佩戴了一张电子卡。看管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电子巡更卡,30分钟内如果看管人员没有“动静”,看管区内的值班报警灯会不停闪烁,若60秒内看管人员还不进行巡查,不前往刷卡,系统则会发出刺耳的报警声。

明亮的办事区、整洁的办公区、规范的办案区、温馨的生活区被隔离开,地面的标志为人们“引路”;办案、物证、案管三大中心内置身份识别门禁系统,每一个案件、物证装袋后采用“二维码”标注“上户”,“户口信息”与公安主干业务系统全面对接,只要插入办案IC卡,整个办案流程、案件办理进度等信息都在电脑屏幕上一览无余;违法犯罪嫌疑人人身安全检查、接受讯问、财物保管等分别在专门场所进行,讯问时高清摄像头同步录音录像、自动备份、集中存储。

在南湖分局建设派出所、桐乡市公安局振东派出所等基层派出所采访,记者都可以看到以上的情景。近年来,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上,嘉兴公安坚持“硬件开道、硬件倒逼软件”的思路,强力推进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升级改造,优化升级设置功能,将基层所队办案区、县级公安机关物证室升级为办案中心、物证管理中心,在基层科所队办公区创新设置案件管理中心。

9月12日,记者走进海宁市公安局物证(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架子上整齐摆放着各类涉案物证,每起案件的物证装袋后采用二维码标注“上户”。记者扫了下其中一件物证的二维码,手机上立刻显示出案件名称、发生时间、嫌疑人姓名及物证名称。

2014年年初,海宁市公安局建成了物证(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和两个分中心,同时下辖的15个派出所建立起了物证保管室,全面构建物证(涉案财物)管理体系,通过民警自主研发的物证(涉案财物)信息管理系统,将管理体系实时连在一起,能快速导入办案平台中的案、人、物信息,并实现了对市公安局的1.1万余件物证(涉案财物)的全程监控、动态管理。

改造的是硬件,升级的是内涵。嘉兴市各级公安机关还建立起对各类执法行为最严格的管控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