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不是藥神的火爆看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前景

從我不是藥神的火爆看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前景

“前半生用命換錢,後半生拿錢買命”,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代外出打工的70後最真實的生活寫照。作為改革開放的生力軍,70後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帶著夢想和家人的希望,從四面八來匯聚到了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地區,為了給家人一個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奮鬥。轉眼半生,人到中年,身為家庭支柱的70後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80後已然崛起,90後群狼環伺,00後已經啟程。病不起正是廣大70年後的真實寫照,一部《我不是藥神》切中了廣大70後最深的痛點,上映兩天貢獻了6億的票房。

從我不是藥神的火爆看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前景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職場更新了4代。70年後是工作狂,改革開放之初,70年一天上16個小時的班是很正常的事。4代人找工作時問到有沒有加班時,70年後沒班加不幹,80後加班太多不幹,90後拒絕加班,00後不上工廠的班。員工工作態度的轉變也體現在了企業的生產工藝上面,2000年前的中國製造業基本上是手工組裝,少數的自動化系統全靠引進,在2000年前後國內的自動化企業開始湧現,比較成功的有做注塑機械手的思為客自動化,做控制器的藍海華騰等。

從我不是藥神的火爆看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前景

注塑機械手的使用從2006年前後開始進入中國市場,那時間80後開始大量進入勞動力市場。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80後的經濟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對用工作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注塑行業,夏天車間裡的溫度可以高達40度以上。在這種情況下,用工成本不斷提高,因此,機械手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隨著三軸伺服機械手的推向市場及相應的自動化解決方案不斷成熟,機器代人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

從我不是藥神的火爆看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前景

如果說《我不是藥神》切中的是看不起病的社會痛點,機器代人則更多的體現了社會的進步。70年後為了多賺點錢可以一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業務人員喝死在酒桌上也不是什麼新聞;80年為了更好的充實自己可以拒絕加班;90後找工作更多的是看中職業的發展前景;00後隨著資訊的進一步發展他們有著更多的選擇,用工難成為了生產型企業普遍的現象。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可以很好的生產和用工之前的矛盾,以注塑工藝中常見的生產自動化為例,思為客利用三軸伺服機械手開發的埋鑲件自動化生產系統,可以實現埋件-取出-剪水口-產品/水口分離等生產全過程的自動化作業。在引進自動化之前,一個工人要完成埋件,剪水口,修毛邊等作業,每個人最多可以照看一臺注塑機;而採用思為客三軸伺服機械手埋鑲件自動化系統,這些工作都將由自動化系統自動完成,工人只需定時收集成品及水口料,每個員工可以照看最少五臺注塑機,勞動強度極大降低的同時生產效率可以提高20%。據思為埋鑲件自動化系統總設計師孫工介紹,以一個擁有80臺注塑機的注塑企業為例,如果全部引入管件自動化生產系統,可以減少約1/3的用工量,很好的幫助管件生產企業解決用工難題,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從我不是藥神的火爆看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前景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已經是世界第二。中國製造2025的全面推行必將為促進我國製造業自動化水平的進一步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員工素質的提高,新一代的勞動者必然對工作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國的自動化行業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為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發展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