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藝瀾社系列講座 包暘:藝術?參與?社會?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 美術學院

預告|藝瀾社系列講座 包暘:藝術?參與?社會?


預告|藝瀾社系列講座 包暘:藝術?參與?社會?


藝瀾社系列講座

包暘:藝術?參與?社會?

主一一講 | 包 暘

學術主持 | 李 牧

講座時間 | 2018年12月12日 18:30-20:30

講座地點 |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 瑞耕堂

主辦單位 |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 美術學院

講座內容

社會參與式藝術在近幾年成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流行話語。單從名詞上看,它不難理解,似乎可以簡單擴展為藝術家參與社會實踐的項目。通過藝術介入社會的形式在中國並不陌生,既可以追溯到二、三十年代的左翼美術運動,又可以在今天的美術學院裡找到各種下鄉實踐的項目。但是如今所流行的社會參與式藝術的說法和我們熟悉的社會實踐有什麼不同?如果社會參與式藝術的根本在於參與甚至介入社會,那麼如何藉助藝術創作實現這一點?而社會參與式藝術中的創作顯然不同於傳統的藝術創作,當藝術家參與社會,所面對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物或者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實的人和社會關係。因此在社會參與的過程中,需要仔細思考藝術家在其中的角色,以及作品的角色。


預告|藝瀾社系列講座 包暘:藝術?參與?社會?


Aerial view of “Project Row Houses”during

Round 41_Photo by Peter Molick

《排屋計劃》的鳥瞰圖|Peter Molick拍攝

在這次講座中,我會從社會參與式藝術這個名詞著手,通過發生在不同地方的藝術實踐,談談我對它的理解。同時結合社會參與式藝術在美國的起源和發展,對比著看它生根在中國後發生的變化。並且試著從批判的角度,反思社會參與式藝術中存在的問題。

藝術:

- 作品的形式重要嗎?

- 實踐型的藝術是否犧牲了其藝術性?

- 為何要以藝術創作為載體參與社會?

- 作品本身具有什麼價值?

- 被剝離實踐語境後的作品該如何展示?


預告|藝瀾社系列講座 包暘:藝術?參與?社會?


Suzanne Lacy, Annice Jacoby, Chris Johnson

《屋頂上的熱血》1993-1994,加州奧克蘭

參與:

- 藝術家是參與的主體嗎?

- 介入應當考慮倫理性嗎?

- 如何反思人和社會關係在實踐中的意義?

- 參與是否需要一個長期而持續的過程?

- 眾人的參與是否消解了藝術家的自主性?


預告|藝瀾社系列講座 包暘:藝術?參與?社會?


Suzanne Lacy, Annice Jacoby, Chris Johnson

《屋頂上的熱血》1993-1994,加州奧克蘭

社會:

- 藝術的介入是否應當考慮地方的獨特性?

- 藝術的介入對於社會的作用是象徵性的嗎?

- 應該有判斷藝術介入是否有效的標準嗎?

- 政治性是社會參與式藝術無法迴避的一環嗎?

- 社會參與式藝術能幫助建立新的社會關係嗎?


預告|藝瀾社系列講座 包暘:藝術?參與?社會?


馬永峰《新“大字報”》2012|版權: 馬永峰

包暘


預告|藝瀾社系列講座 包暘:藝術?參與?社會?


藝術簡歷

包暘,生於江蘇無錫,現在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攻讀博物館研究與展覽專業碩士。2015年,於紐約聖約翰大學取得兒童教育碩士之後,開始在當地學校工作,同時也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擔任志願者。在此期間,大量參觀了各類美術館和畫廊,也因此萌生了對博物館研究的興趣。2017年搬到舊金山,在舊金山藝術學院的Walter and McBean畫廊工作,負責協助展覽事宜。在舊金山讀書期間,策劃的藝術展在當地畫廊Real Old Paper Gallery, Swell Gallery, 和Diego Rivera Gallery展出。目前的研究興趣是美國與中國的社會實踐性藝術(社會參與式藝術)。


預告|藝瀾社系列講座 包暘:藝術?參與?社會?


媒體支持 | 雅昌藝術網 新浪網 騰訊新聞 簡書 中國教育熱線 搜狐網 卓克藝術 百度百科 今日頭條 一點資訊 愛奇藝 每日江蘇 環球財經 中國書畫網 封面新聞 城市新聞網 中國蘇州網等

藝術並不提供真理,但她,是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是心靈的探索顯現。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 美術學院,希冀傳承吳門先傑之人文精神,引導學子,一同孜孜以求,“充實光輝”而“殊堪嘉善”!

編 輯: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 美術學院

排 版:鄧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