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能長高有科學依據嗎?想要長高還需這些方法來幫忙!

“高富帥白富美”這個網絡詞彙一度高頻出現。這麼一看排在首要位置的高度還是十分重要,身高直接影響了人的審美。孩子的身高是家長們特別關心的問題。但是,人們經常說的發燒之後會長高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有沒有科學依據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如何才能長高。

發燒能長高有科學依據嗎?想要長高還需這些方法來幫忙!

對於發燒能長高這個問題,專家表示,發燒只是病原體刺激機體導致的症狀,跟人長不長高並沒有任何聯繫。當然,人體在發熱的情況下,是會促進和調動全身的機體免疫力來抵抗病原體,從而增強抗病能力,這倒是真的。

臨床上會引起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體而言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發燒能長高有科學依據嗎?想要長高還需這些方法來幫忙!

1、外在因素。當人體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而變熱。常見的情況時天氣炎熱卻穿衣很多,喝水太少等,容易引起發燒。

2、內在因素。人體在出現某些疾病如感冒、發炎等容易伴隨發燒的症狀,這也是常見的發燒原因。

3、其他因素,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反應為發燒。

但無論是哪種原因的發燒,都與長高沒有聯繫。目前沒有科學依據可證明發燒與長高有關。

發燒能長高有科學依據嗎?想要長高還需這些方法來幫忙!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長高,但你們知道孩子是如何長高的嗎?真正有利於長高的又有哪些呢?

人體是由206塊骨頭支撐起來的。人的身高,實際上就是骨頭的身高,頭骨、脊柱、下肢骨加起來的長度。

頭骨:人的頭骨在1歲左右就發育完全了,而且相信除了大頭兒子和他家隔壁老王,應該沒人願意指望靠頭的長度來彌補身高了。

脊柱:雖然脊柱長度對於身高至關重要,但脊柱的生長週期較長,增長緩慢,也不能指望。

下肢:下肢發育快,增長時間較為集中,是身高變化的最主要決定因素。

所以說,想要長高,就要看下肢給不給面子了!

發燒能長高有科學依據嗎?想要長高還需這些方法來幫忙!

畫個圖方便大家記憶,我們繼續:

發燒能長高有科學依據嗎?想要長高還需這些方法來幫忙!

下肢的長度則有大腿和小腿的【長骨】決定。長骨由軟骨【骨化】變成堅硬的骨質而成。長骨的兩端叫【骨骺(hou,第二聲)】,中間長長的一段叫【骨幹】。人出生以後,具有增值能力的軟骨只剩下薄薄的一層,位於骨骺與骨幹之間,稱為【骨骺】或【生長板】,也叫【骨骺線】這個東西就是長高的關鍵。

發燒能長高有科學依據嗎?想要長高還需這些方法來幫忙!

在長骨成熟以前,骺板不斷地向著骨幹生長和骨化,使長骨不斷增加;長骨成熟後,骺板活動停止,自身完全骨化,稱為【幹骺癒合】,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骨骺閉合】。骨骺閉合後,長骨便不再生長,人也就沒辦法長高了。

任何想促進長高的方法,都只能在骨骺未閉合時才可能有效果。骨骺一旦閉合,那長高的大門就基本上向你關閉了。無論怎麼折騰,都沒什麼希望了。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骨骺有沒有閉合呢?

發燒能長高有科學依據嗎?想要長高還需這些方法來幫忙!

閉合前的骺板是一條透亮的區帶,而閉合後透亮區消失,與旁邊的骨骺融為一體,如果看到透亮,那恭喜你,還有長高的可能。

發燒能長高有科學依據嗎?想要長高還需這些方法來幫忙!

一般來說股骨上端閉合最早,約在16歲;股骨下端和脛骨上端閉合晚,約在18歲左右。

所以能否長高和骨齡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很多孩子長高時間就這麼幾年,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趕緊干預。

對處在生長髮育期間的孩子,要好好利用人體骨骼發育的特徵和階段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建議孩子從下面幾個方面做起:

1、吃好:保證營養均衡、提高動物蛋白質和乳製品在飲食中的比例。

2、睡好:保證睡眠,生長激素在夜間分泌最旺盛,平躺有利於骨骼的生長。

3、運動:適量的鍛鍊可以增強骨代謝,刺激骺板生長,拉長韌帶,有利於為骨生長提供更多的空間。

4、心情:據研究發現,精神神經系統異常也可影響兒童身高的生長。家長為孩子營造和諧健康的成長環境更利於孩子長高。

5、照顧好脊柱:重視脊柱對身高的影響,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還要避免長時間負重對脊柱的壓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