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出《五件》

青銅鴞尊

尊為古代盛酒器。銅尊,最早見於商代。鴞,俗稱貓頭鷹。在古代,鴞是人們最喜愛和崇拜的神鳥。鴞的形象是古代藝術品經常採用的原形。商代的王器、石器、陶器、青銅器中,都有精美的鴞形。此鴞尊即是商代鳥獸形青銅器中的精品。

中國的先民在青銅器時代創造了獨步世界的青銅文化。青銅器在中國人的生活和精神體系裡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歷來被視為宗族和國家立族、立國之象徵。

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出《五件》

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出《五件》

藏品名稱:青銅鴞尊

款式/風格:西周時期

規格; 高:27.7cm 總重:4.28kg

【藏品現狀】現展於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覽銷售有限公司

中國西周晚期的銅尊最早見於商代,主要形制有圓尊、方尊、鳥獸尊等,鳥獸尊種類繁多有羊尊、牛尊、鴞尊、象尊等。婦好墓同出兩件,整體做站立鴞形,頭微昂,面朝天,小耳高冠,圓眼寬喙,雙翅併攏,雙足與尾構成3個支撐點,使鴞形尊體穩穩地站住。整體鴞首處為器口。此尊整體以捲雲雷紋襯地,器物前面胸前處飾有獸面紋。此鴞尊,造型雄奇,花紋絢麗,既是實用器,又具有極佳觀賞價值,是西周時期青銅器中難得一見的精品。

規矩紋青銅鳳鳥樽

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銅錫合制的青銅器物,簡稱"銅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現並流行於4000年前直到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

青銅器的顏色真正做出來的時候是很漂亮的,是黃金般的土黃色,因為埋在土裡生鏽才一點一點變成綠色的。由於青銅器完全是由手工製造所以沒有任何兩件是一模一樣的,每一件都是、舉世無雙的。

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出《五件》

鳳鳥紋,古代青銅器紋飾之一。鳳,在神話傳說中,為群鳥之長,是羽蟲中最美者,飛時百鳥隨之,尊為百鳥之王。在古人的心中,鳳是吉祥之鳥。

鳳鳥紋飾是一直備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圖紋。在古代傳說中,鳳鳥是一種威力無比而又神奇的鳥,同龍一樣,是原始氏族的神靈之物,在歷史上具有一定神秘色彩。而且鳳鳥 也是一種吉祥的瑞鳥,是天下安寧的象徵。因此,鳳鳥一直是古器物中常見的紋飾。非常流行。後來鳳鳥又被比喻象徵美人和富貴。

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出《五件》

藏品名稱:規矩紋青銅鳳鳥樽

款式/風格: 戰漢時期

規格; 口徑:16.5cm 高:22cm 底徑:16.5cm 重:2.345kg

【藏品現狀】現展於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覽銷售有限公司

青銅鳳鳥樽,器身像一個扁矮的圓筒,飾魚鱗形、菱形一類細紋,下面有三條鳥形小短足。樽蓋為博山形,裝飾十分複雜,反映了2000多年前人們心目中海上仙山——連綿起伏的山巒之上,運氣繚繞,山頂佇立一隻展翅欲飛的鳳鳥在山間出沒,各具神韻,這種造型用於銅樽裝飾則極為少見。以鳳鳥紋為主題紋樣,所飾鳳鳥形象突出,通體裝飾複雜,豪華精美,而且頗具特色,相當難得。器表以雲雷紋為地,上飾獸面紋主紋,造型特殊,工藝精美絕倫,且富有特色,故被專家們稱譽為青銅精品。

規矩蟬紋青銅壺

中國古代青銅鑄造業的產生,開創了青銅時代的文明。青銅器是中國古代燦爛文明的載體之一,它以品類繁多,造型精緻奇特,紋飾嚴謹逼真,鑄造技術先進完美而聞名於世。青銅器製作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各個時期的風格特徵,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以奇麗厚重古樸典雅著稱於世,春秋戰國時代的青銅器則具有製作靈巧、紋飾活潑多變的新特點。

史學上所稱的“青銅時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的時期。保守的估計,這一時期主要從夏商周直至秦漢,時間跨度約為兩千年左右,這也是青銅器從發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輝煌期。由於青銅器以其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向人們揭示了先秦時期的鑄造工藝,文化水平和歷史源流,因此被史學家們稱為“一部活生生的史書”

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出《五件》

收藏青銅器不在於器物的大小,而在於器物上有沒有銘文。即便是一件很小的雜器,有銘文也會讓它身價陡增。舉個例子,在保利博物館展出的一個青銅器盤子,器形非常小,只有一個成年男子手掌那麼大,而且蓋兒也遺失了,但這個小小的盤子卻意義重大!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盤子的盤心部位有銘文,銘文由大禹的後人而寫,明確記載了大禹為民治水的歷史。這個盤子最初是從香港市場上購買的,那時價格並不高,但現在這個盤子只能用無與倫比、舉世無雙來形容了。

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出《五件》


藏品名稱:規矩蟬紋青銅壺

款式/風格:四周時期

規格; 口徑:10.5cm 高:36cm 底徑:15.2cm 重:3.795kg

【藏品現狀】現展於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覽銷售有限公司

青銅壺敞口,直緣,束頸,鼓腹微垂,足外撇。觚尖唇、侈口、直筒腹、圈足外撇,足底直緣。腰部飾弦紋兩匝,前後有十字形穿孔,為鑄造時所留。腹、足皆有四條楞脊,部位與範線一致。腹部處飾蟬紋一週;全器紋飾以雷紋為地,蟬紋上以陰線刻紋樣。觚口徑略短於腹深,足徑比足高略短,這種比例當為定例,以達到全器穩定之感。

此青銅壺造型鑄造精密,鏨刻密集的雲雷紋地上起浮雕般的紋樣,腹部的蟬紋,為帶狀、對稱排列的輔助裝飾,細緻入微,腹部飾直楞紋,表面綠鏽層次豐富,包漿古穆。

粉彩寶相蓮花紋四象耳蓋罐

在瓷器世界中,粉彩是唯一能撼動青花霸主地位的瓷器,由於粉彩的色彩豐富、色調淡雅柔和,做工精美,自問世後,立即成為清朝皇室的新寵。而且直到現在,粉彩依舊備受人們的青睞。翻開近年來中國陶瓷拍賣成交表,粉彩瓷器從2000年開始,價位連年飆升,一直以來其價格就佔據清瓷中的金字塔尖。特別是那些系出名門、流傳有序或被藏家多年秘藏、鮮有露面的曠世稀珍現身市場,便會掀起一波競購狂瀾。

粉彩又被稱為“軟彩”,是釉上彩瓷器的一個品種。一般的彩繪方法為先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勾畫出圖案的輪廓,然後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將顏料施於這層玻璃白之上,用乾淨筆輕輕地將顏色依深淺濃淡的不同需要洗開,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濃淡明暗之感。

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出《五件》

光緒瓷器多以仿效前朝的器而聞名。但在陶瓷工藝製作上已經逐漸有所發展,手工繪製水平上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藝術特色,華麗生動的紋飾更趨於完美莊重。尤其是光緒時期仿製了很多雍正、乾隆官窯的粉彩瓷器,比如仿乾隆粉彩九桃大瓶、仿乾隆粉彩百鹿尊等等。這些仿製瓷器大都胎釉細緻縝密,工藝精湛。光緒時期還製造過許多特殊的器型,例如粉彩秋操紀念杯,雲蝠賞瓶等等。光緒時期署“大雅齋”款的粉彩瓷水平較高,較常見的是在淺松石綠、佛頭青、藕荷等底色上繪花鳥紋飾,色澤濃豔,彩略厚,胎釉緻密精細。與前朝相比,清末光緒時期的制瓷工藝出現了一個“迴光返照”式的發展,製作了一批精良之作,值得藏家關注。

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出《五件》

藏品名稱:粉彩寶相蓮花紋四象耳蓋罐

款式/風格:大清光緒年制

規格; 口徑:14.5cm 高:35.5cm 底徑:14.5cm 重:3.49kg

【藏品現狀】現展於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覽銷售有限公司

此粉彩蓮花四象耳蓋罐,蓋頂置寶珠形鈕,描金花卉紋,肩部以象首輔首為飾,器型古雅,端莊俊美,十分周正。整器口沿外飾花卉紋、色彩鮮豔而豐富,佈局合理,開窗內是以花卉為主的紋飾,富貴豪華而別具一格。花卉紋飾紋理清晰,筆畫流暢,線條優美,栩栩如生。秀麗雅緻的粉彩紋飾與潔白精美的瓷質相結合,相互襯托,相映成趣,遠處一看猶如一幅富麗堂皇的畫一般,生動活潑,十分精緻。是一件罕見的珍品、值得珍藏。

精銅鑄嵌金如意紋螭耳爐

銅香爐是銅做的焚香器具,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品。銅香爐雖然質地相同但是不同時代的能工巧匠們卻把他們做成了作成種種形式。銅香爐用途亦有多種﹐有薰衣銅香爐﹑或陳設銅香爐﹑或敬神供佛銅香爐。

中國銅爐文化歷史悠久,在用香習俗的推動下漢代既已誕生中國銅爐的鼻祖博山爐,至明朝宣德皇帝御製“宣德爐”推動了中國銅爐文化的二次復興,併成為“明代文房珍玩之首”,600餘年來受到歷代藏家的極大追捧。

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出《五件》

深圳雍乾盛世藝術品展出《五件》

藏品名稱:精銅鑄嵌金如意紋螭耳爐

類別:雜項

規格:重 2.005kg 口徑 13cm 底徑 8.7cm

精銅鑄嵌金如意紋螭耳爐, 此香爐用十二煉風磨銅鑄造, 比同體積同厚度香爐重很多。 此爐平沿、短頸、弧腹、腹部兩側對稱飾雙螭耳各執一邊,對望而伏,形態自然,腹部以如意紋飾。此爐包槳老熟, 工藝超凡, 代表嵩禎時期鑄爐頂尖水平, 銅爐鑲嵌金片者更是鳳毛麟角 ,爐的底款為“大明嵩禎庚辰孟冬誠意齋制”為皇家御用款識 ,刀刻底款字體立體稜角分明 清秀 ,此爐底款 無一差遲 ,實屬難得珍品 孤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