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艺术进校园”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的重要板块,今年根据各年龄层学生们的需求,精心策划组织了各类演出、艺术教育活动走进校园。针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艺术教育邀请了5支舞台形式活泼生动、互动性较强的境外表演团体:亚洲文化中心诗歌家庭剧《小乐师》、韩国刷子剧团魔法银幕家庭剧《瑶瑶》、丹麦音乐组合希莱与帕勒《我是音乐家》、澳大利亚互动音乐秀《神奇的打鼓小猴子》以及爱沙尼亚塔林男生合唱团音乐会,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在艺术节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分别进入全市23所中学、小学、幼儿园,总共演出30场,为孩子们带来了国际一流的艺术享受。

具有环保意识的小猴子

澳大利亚互动音乐秀《神奇的打鼓小猴子》

已在世界巡演7000多场的《神奇的打鼓小猴子》为小朋友们带来了欢快活泼的视听盛宴。跟着小猴子“康果”和“邦果”一起“砰砰”“啪啪”,孩子们不仅认识了神奇的非洲鼓,还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小剧场里,每个小朋友都伸长脖子向舞台后面张望,满怀着期待。当“康果”的朋友“恩佐”为了回收废旧纸板倒吊在绳子上时,小朋友紧张得捏紧了小拳头;当海鸥先生从海中捡起了三样垃圾,把海水重新变清澈时,大家站起身和演员们一起欢呼;演出临近结束,小猴子们表示要睡觉了,小观众们又依依不舍地喊起:“Wake up(起床)!”

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一位在小学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老师说在音乐剧中让小动物传递环保主题的形式是十分新颖的,表演后她立刻问孩子们:“去海边玩的时候要做什么?”孩子们立刻齐声答道:“捡走三样垃圾!” 老师欣慰地比了个大拇指,既冲着聪明的小朋友们,也冲着优秀的演员们。

针对音乐的部分,老师评价道:“节奏在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既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又能增加他们对音乐律动的感受力。这场以非洲鼓为主的音乐秀非常适合他们。”

小朋友是如何自己玩耍的?

韩国刷子剧团魔法银幕家庭剧《瑶瑶》

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节目还没开始,演员就走下台为到场的观众们暖心地送上手链,等待小观众的是一场无比温情的亲子儿童剧《瑶瑶》,下面让我们随着镜头看一看什么是“多媒体”亲子剧

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淘气少女瑶瑶总是想和爸爸一起玩,但爸爸每天早上都提着文件包,急匆匆地出去工作。今天,瑶瑶紧紧地抓住爸爸的外套边缘,从爸爸的外套上扯下了一根线。

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瑶瑶一个人,感到十分无聊,于是拿起爸爸外套上露出的线团玩,随着温暖柔软的毛线团,不断地解开,瑶瑶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充满历险和新奇发现的神秘世界。

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舞台的布景很简单,只有一个带补丁的幕作为背景。故事以爸爸衣服上的线头展开并推进。

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虽然剧目中人物对白比较少,但是演员生动精巧的演绎却让观众十分明了故事的脉络和剧情。可爱的投影画面,精巧的舞台设计,让整个演出简单却不失趣味,还充满了科技感。

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从小接受艺术熏陶和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小朋友对于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孩子心智的启发以及气质的养成。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艺术教育和经典国际的艺术作品中,走进艺术、喜欢艺术,是艺术节艺术教育的初心和坚持。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

“小猴子”的一堂“音乐教育课” / 作者:吴旭颖

爸爸不在家,毛象来当家 / 作者:堂叔

摄影 陈禹州

艺术进校园|当“小不点”遇上国际艺术家(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