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写文,武能退敌的“全才”韩愈为何穷困半生?

文能写文,武能退敌的“全才”韩愈为何穷困半生?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这样一个人,哪怕屡经寒霜傲雪,也要如枝头梅花般,以一身铮铮傲骨,绽放最美的姿态。纵观他的一生,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从未向世界妥协过,反而致力于改变世界。

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苏轼曾经这样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文能写文,武能退敌的“全才”韩愈为何穷困半生?

不平则鸣的“写信狂魔”


童年的韩愈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三岁丧父,十二岁如父般的兄长病逝,于是,他只好跟着寡嫂避居江南。

幼年的经历让韩愈养成了坚强、大胆、勤勉的个性。他读书十分刻苦,七岁时便言出为论、下笔成文。

然而,唐朝科举难度大,录取之人极少。韩愈从19岁开始考试,屡次落第,直到公元792年才登进士第。这是韩愈第四次参加科考。

在唐代,并非中了进士第就可以做官,只有考中博学宏词科他才会有中央任职的机会。

韩愈在中进士第后,连续三次博学宏词科考试都落地,而学问不如他的却早就考中了,心中不平的韩愈给当时的考官崔元翰写信:“浮嚣之徒,已相与称曰,某得矣,某得矣。”来揭发考试中的不公平现象。

同时,他还在信中用“岂为晚哉?”表明自已即便屡次失败,但他仍然对自已的才华充满了信心。

考试的路走不通,他便直接向当时的宰相写起了自荐信,在信中,他写道:“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

文能写文,武能退敌的“全才”韩愈为何穷困半生?

他期待在生活穷困之时会有一位类似“周公”那样的伯乐出现。然而先后写了三封自荐信,却都是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走投无路的韩愈为了养家,无奈之下去藩镇做了幕僚,然而他却对藩镇缺乏人性化的琐碎工作十分不满,怎么办呢?写信啊!

于是他再一次给当时的上司写了一封信《上张仆射书》,信中对死板的“坐班制”提出了质疑并附上了自己的建议。

韩愈这种刚直的性格在官场上格格不入,因此他屡次碰壁,得不到重用。

即便此时的韩愈穷困潦倒,然而他在信中却慷慨激昂,始终带着一股傲气与贵气,不得不让看信的人怀疑,他真的是生活穷苦吗?也许正是这样的风格,才有资格“文起八代之衰”。


文能写文,武能退敌的“全才”韩愈为何穷困半生?

男子穷身不穷志


在韩愈二十五岁时,将他抚养成人的嫂子郑夫人因病去世,抚养侄子的重任便落在了韩愈身上。

多年的郁郁不得志,加上负责全家三十多口人的生活压力,让韩愈不到三十岁便牙齿脱落、视力模糊、头发发白。

公元802年,34岁的韩愈终于被调回中央做了四门学博士,负责教授贵族子弟。在这其间,他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师说》。公元803年,35岁的韩愈又晋升为监察御史。官场上的不易和现在职位的难得,韩愈深有体会。

当年冬天,关中大旱灾情严重,人民流离失所,皇帝本想减免赋税,可是当时的大臣李实为了巴结皇上谎报灾情。韩愈知道后,再次愤而耿直地向德宗上疏《论天旱人饥状》,为民请命,建议免除租税。这一举动得罪了李实,于是韩愈被贬广东阳山。

好不容易得来的官职就这样失去了,韩愈并非不惋惜,然而,他无法放弃自己的责任。

阳山人烟稀少,韩愈语言不通,沟通不便,只能纸笔交流。艰苦的条件并没有让他自暴自弃,相反他将阳山治理得井井有条,当地的百姓为了表示感恩,家中降生的孩子的姓名中都带一个“韩”字。当时的学子们也纷纷投奔他的门下,一起论说诗文。

一个人,如果不放弃自已,上天就永远不会放弃他。所有的苦难到最后都会变成垫脚石,让他更上一层楼。

文能写文,武能退敌的“全才”韩愈为何穷困半生?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文能写文,武能退敌的“全才”韩愈为何穷困半生?

在他38岁那年,他终于等到了重回京城的机会,此时,安史之乱之后最英明的皇帝唐宪宗登基了,正是他,创造出了唐朝“元和中兴”的短暂兴盛局面。

在这位皇帝的领导之下,韩愈不但可以发挥自已的文学才能,而且多次出战,平定藩镇之乱,战绩卓越。

直到著名的“反对迎佛骨”的事件发生,韩愈又一次表现出了刚正不阿,不肯攀附权贵的性格。

唐宪宗为了祈求长生不老,国泰民安,打算从法门寺里把佛骨迎进皇宫供奉三天,并在长安各大寺庙轮流供奉佛骨。

一时之间,长安掀起了疯狂的佛骨狂潮。长安城人人争先恐后迎拜佛骨,向寺庙捐献财物,甚至不惜倾家荡产,民生潦倒。

韩愈知道此事后直言上疏,声称信佛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相反,历朝历代那些信奉佛教的皇帝往往最后国家动荡,格外短命。

正在兴头上的皇帝听到此话后,大为震怒,执意处死韩愈,朝中大臣多方相劝,才将他贬到潮州。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不管在何境遇中,韩愈从未忘记做官的初心,为了这信念,这初心,他宁愿放弃名利,甚至生命。

直到宪宗驾崩,唐穆宗即位,韩愈才被赦免回京。然而,青年时的艰苦生活,中年的仕途坎坷,早已拖垮了他的身体,韩愈在虚岁57岁那年就去世了。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韩愈曾经对精卫填海发表了这样的看法,历代文人皆认为精卫虽然坚持不懈,然而填海之举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颇为愚蠢。

唯独韩愈发表了相反的看法,在他看来,最终的成功或者失败并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有没有这种坚强、永不放弃的精神。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韩愈,纵观他的一生,起起落落,他经历过最艰苦的生活,经受过最无情的诽谤,但是即便跌入了深渊,他也从不放弃,在深渊之中,他也依然自我成长,直到有一天,阳光普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