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学名“盲蜘蛛”

盲蜘蛛(Harvestman),也叫作长脚蛛(Daddy Longlegs),是一种小的、长有8条腿、与蜘蛛是近亲的动物。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黑寡妇”蜘蛛身体为黑色,雄蜘蛛腹部有红色斑点,身长在2—8厘米之间。

黑寡妇也许是世界上声名最盛的毒蜘蛛了,但一般来说,被黑寡妇咬伤并不会致命。黑寡妇的腹部有红色的沙漏状图案,这是它的标志性特征。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学名“铁线虫”

铁线虫(Gordiacea Von Stebold, 1843)又名发形蛇(hair snake),隶属于Nematomorpha门,为铁线虫纲蠕虫的总称。国内分布于南北方各省;国外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它不是蜻蜓,学名“蜻蛉”

俗称“豆娘”豆娘(Caenagrion)属于昆虫纲,蜻蜓目,束翅亚目科。体形娇小,休息时翅束于背上方。我国常见的有大和小。细长且软弱的飞行昆虫,类似小型的蜻蜓。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多么令人熟悉而又怀念的场景啊!!!

豆虫虽然是大豆的天敌,但是它的肉浆却无毒无害,是一种特佳的高蛋白食物,做成菜肴,十分鲜美,并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抗癌能力,有治疗胃寒疾病和营养不良的特殊疗效。豆虫入菜,形式多样,清焖 、制汤、烧炒,无不令人一饱口福。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鹤顶粉蝶的幼虫,在亚洲和大洋洲都能找到它的身影。蓝黑色的眼睛和抬起的头部让它怎么看都像一条袖珍版的蛇!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民间经常说到叫“吊死鬼”的虫子,它的学名是什么,在这里说明一下

吊死鬼——“蓑蛾”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近距离照片,学名“蚁狮”

蚁狮属脉翅目,蛟蛉科,成虫与幼虫皆为肉食性,以其它昆虫为食,幼虫生活于干燥的地表下,在沙质土中造成漏斗状陷阱。

脉翅目昆虫的幼虫,俗称“土牛”“沙猴”“沙牛”“金沙牛”“沙鸡”“沙王八”“地牯牛”“缩缩”或“老倒”等等。头部大,方形,有镰刀状大腭;前胸形成一可动的颈;腹部卵形,沙灰色,有鬃毛。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学名“蚁蛉”(注意和草蛉区分)

蚁蛉昆虫的通称,这类昆虫触角短,等于头部与胸部长度之和,末端膨大。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它是“扁刺蛾”的幼虫

扁刺蛾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发生严重时,可将寄主叶片吃光,造成严重减产。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1--26毫米,宽16毫米,体扁、椭圆形,背部稍隆起,形似龟背。全体绿色或黄绿色,背线白色。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学名“蜣螂”,俗称“屎壳郎”

世界上有2万多种蜣螂,分布在南极洲以外的任何一块大陆。最著名的蜣螂生活在埃及,有1-2.5厘米长。世界上最大的蜣螂是10厘米长的巨蜣螂。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学名“瓢虫”(背上的果蝇无视吧)

有人会没见过么?!形似半个圆球,一般5~10毫米(0.3~0.4寸)长。足短,色鲜艳,具黑、黄或红色斑点。鞘翅颜色和斑点数因种类而异

很少有人知道,瓢虫还是个会游泳和潜水的能手。把一只瓢虫投放于洗脸盘中,这只瓢虫不仅能在水面上游泳,还能潜入水中自由行走。

第三弹: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

​学名“丽蝇”

丽蝇是属于丽蝇科的苍蝇。丽蝇外表一般都呈金属色,长约10-12毫米。

成虫除在肉、鱼、腐肉上产卵外,也可在人、畜的伤口内产卵,引起蝇蛆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