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龍:不被定義的狀態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總是能跳脫之前的既定印象,往著一個又一個未知的領域探索,說不安於現狀也好,說勇於改變也好,我想這樣的人生註定是精彩。而今天我們採訪到的張曉龍就是這類人,從他被大眾熟知的這些年,各種各樣的身份前綴在他的名字前面出現,不被定義是他追尋的狀態。

張曉龍:不被定義的狀態

多重角色間的自在切換

從講臺上傳道授業的老師,到銀幕中溫潤如玉的“溫太醫”,再到《琅琊榜》、《延禧攻略》、《如懿傳》等當下多部熱門電視劇的禮儀指導,多重身份在張曉龍身上自由的轉換著,而如今他又成了網劇《唐磚》的製片人,在張曉龍身上似乎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在我的印象裡的張曉龍一直是低調和保守,為人處世一直溫潤如玉,不躍進不張揚,一旦去做又都是胸有成竹,給人很踏實靠譜的感覺。“做網劇也好,電視劇、電影也罷,製作不會有區分,我有一顆熱愛藝術的心,所以做任何事都有了最基本的要求。”

老師到演員,從禮儀指導到製片人,以後會有更多的前綴出現在張曉龍這個名字後面。一切看似水到渠成,而在這水到渠成之前,他必須是做過很多工種,摸清了很多這一行裡職業的門路,經驗也在不斷增加,直到量變的積累,促成如今質變的改變。

張曉龍:不被定義的狀態

與古代禮儀間的彼此成就

張曉龍是推廣中華禮儀文化的禮學行者,從國家大劇院到海外大學、大使館、孔子學院,他立志於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之中分享傳遞禮儀。“現在很多古裝劇都開始追求有厚重的歷史感了,慢慢發現很多影視劇能夠經得起觀眾的眼神挑剔,這些都是有歷史厚度的,從劇本到創作都有厚度,這些就是藝術總監需要把握的基調,或者需要禮儀團隊去設計一些儀式感。”“去年我去了美國的萊斯大學、德克薩斯州南方大學的孔子學院、今年去了中國駐休斯頓的領館和北大,做了關於《古禮今說》的講學。很多年輕人也很喜歡聽,聽了之後也跟我一樣希望能夠做一個有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人,並影響周邊的人,而不是一味地責罵社會中令人心寒的現象。”

張曉龍:不被定義的狀態


在張曉龍的眼裡,無論是影視作品裡的禮儀指導,還是校園裡的禮儀老師,只要是和禮儀沾邊兒的工作,都是自己的本分了。於老師和演員的兩種不同角色的互通性,張曉龍也有自己獨到的認知,“教師就是教學相長,一件原本自己沒有100%理解的事情,有了教師這個身份,就必須研習得非常透徹,才能教學生,這也就間接幫助了自己。而演員這個身份讓我吸收了很多在創作及實踐方面的知識,當我再回到“教師”的角色,就能把應用性交給學生。這樣對學生來說,也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實用性。 ”

張曉龍:不被定義的狀態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從16歲開始學民族舞,因一次來北京的演出,做出了“北漂”的決定,之後從零基礎到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戲,然後做了學校古代禮儀課程的導師,成了古裝劇的金牌禮儀指導,再到現在的出品人,看似步步為營,而張曉龍的人生理念卻一直信奉一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他認為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已經擁有很多,但一旦有一件事情不成功,人們就會去轉牛角尖,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為什麼這件事情沒有成功,這樣的人其實很難有幸福感。“我基本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沒有成功的情況下,也會去抓到那個幸福感——在這個過程中,我成長了、進步了,努力沒有白費,幸福感自然就會有。”

雖然這些話聽起來有些佛系,但不得承認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強求不來的,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如你我所願。其實幸福不幸福、快樂不快樂,就在於有沒有一雙發現快樂和幸福的眼睛。“人應該與自己比較,而不是一味與別人比較。人生短暫,生活是最重要的,而不僅僅是活著。現在很多人忙忙碌碌的,到臨終的時候才醒悟好像這一生就只是活著而已,浪費了生活。”

EQS:在我們的印象裡你一直是溫文爾雅,博學多才的人,私下的你是什麼樣?

張:溫文爾雅,可能是因為我的年齡到了,性格磨的稍稍內斂點。但實際上我也很OPEN的,跟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也會比較幽默。

張曉龍:不被定義的狀態


EQS :網上都說你是“不老男神”,你是怎麼保持很好的心態和整個人的狀態?

張 :我覺得首先人要愛美,熱愛時尚,這樣自然會對自己身體有一個管理,如果完全的放開了自然會有肚子會變胖,胖完之後人就會顯年齡。我們的職業不允許我們這樣,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身材和狀態也是對觀眾,對喜歡你的粉絲一個最起碼的尊重。

EQS :你信奉的人生理念是什麼?

張:我的人生理念就是----人生沒有計劃所以處處都是驚喜,因為很多時候你安排的計劃沒實現,人往往會遺憾,但順其自然往往會讓自己覺得有驚喜,有幸福的理由。

EQS :工作之餘,你最愛做的事情是什麼?

張:工作之餘還是工作,如果條件允許,我工作的時候會帶上家人,比如拍戲的時候會帶著他們一起,我會安排幾個房間給家人。很多人說好好工作努力之後賺很多錢然後再去陪家人,我覺得這是有一定道理,但更好的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家人是生活的第一位,所以我就不會丟掉任何的陪家人的時間

EQS:你說全家人在一起才是節,家人對你意味著什麼,平時和他們的相處之道是什麼?

張: 家人意味著幸福,會讓你更有動力去努力,跟家人過節才有儀式感,我覺得在家過才是過節。不同年齡跟家人相處也會變,當你有一點點的成就之後,家裡人會因為你過得更好的時候,會自然的多一些尊重,但是這個時候要把自己放得很低,在家你不是拿來被人尊重的,你是他們的兒子和弟弟,所以當意識到這點的時候你一定學著去調整自己的位置。

EQS :作為傳統禮儀的專家,你覺得傳統禮儀對當下年輕人是否算是缺失?

張:首先不敢說自己是專家,我是一個傳統禮儀的發燒友,也是一個傳統禮儀的從業者,然後一直希望把傳統文化、傳統禮儀用各種不同大家喜歡的方式傳承下去。現在有些傳統禮儀的東西做的不好,但大家已經在改變了,你會發現慢慢隨地吐痰越來越少了,電梯對你微笑的越來越多,不像倒退十年你回來對每個人打招呼,別人冰冷的臉覺得你有病,現在你微笑他們也會回饋你微笑

EQS: 《 延禧攻略》和《 如懿 傳》都是請的你來做禮儀指導,你是如何看待這兩部時下熱門的清宮劇?

張:這兩個劇更嚴格意義來講是我的團隊在做,我的工作室同仁們一起努力的做這兩部戲。《如懿傳》第一堂課是我去上的,不管我在不在現場我們每天都在交流,然後把我們所知道的知識怎麼樣去影視化,怎麼樣執行下去。

EQS:最近看你又多了一個職業,網劇《唐磚》的製片人,那在演員,大學教師,禮儀指導,出品人,總策劃,你是如何在這多職業中轉化,又是怎麼保持對新領域的熱情和投入?

張: 關鍵是取捨,當你不能同時平行的做這幾件事情的時候,就應該明白這個時候自己該做什麼,比如說我這一年多做的取捨就是,在做製片人和藝術總監,我就可能不拍戲。他們說你在這部戲裡面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我說不行我好像沒有這樣的能力,當然演角色可能賺得更多,你也可以同時幹這幾件事,但是肯定會有消減做製片人工作的體力和精力

EQS:其實大多數人還是透過《甄嬛傳》認識你,“ 溫太醫“ 對你意味著什麼,介意別人見到你叫你溫太醫嗎?

張:“溫太醫”是一個我人生的轉折點,“溫太醫”的標籤可能會跟我一輩子。前兩年採訪的時候有很多人說到現在還說你是“溫太醫”,希不希望把這個標籤去掉,我說不希望,希望到我八九十歲沒牙的時候你們還在說“溫太醫”,那說明這個角色深入人心,我希望做一輩子演員,只是說他是一個演員很出名,他演過什麼來著,就記不住了。

EQS:人生就像把脈,好不好對不對一把便知,你認同這句話嗎?

張: 我覺得人生就像把脈好不好當下是一把便知,未來還是可以通過好的方面調理的。就像我的人生沒有計劃一樣,因為計劃也沒有變化快,希望每一個下步都走得好。如果每個下步走的好,未來一定是好的。人生像把脈一樣,當你說我現在耗盡了一生,馬上瀕臨死亡你再說這一輩子要好好的調整,已經傷了你的元氣,所以我希望什麼時候都不傷元氣。人生最重要的是把握當下,最最重要的是知道什麼時候你應該放棄一些東西。

張曉龍:不被定義的狀態


快問快答

ESQ:最喜歡的一部影視作品?

張:《唐磚》

ESQ:最近常聽的一首歌?

張:《觥籌》

ESQ:對自己五官最滿意的一個地方?

張:眼睛

ESQ:自己最大優點是什麼?

張:愛笑

ESQ:做演員和做老師二選一?

張:老師

ESQ:自己做的拿手菜?

張:太多了

ESQ:如果休假最想去的一個地方?

張:墨西哥

ESQ:理性和感性,自己更傾向於?

張:感性

ESQ:一個詞評價自己的2018年?

張:收穫頗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