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充滿文人藝術氣息,一去讓人難以忘懷

園林藝術是藝術家的創作成果,因而蘇州園林體現出蘇州文化特有的藝術氣質,即文人品性、士大夫情調和無奈憂傷的情感。遊園者之所以為蘇州園林藝術吸引並深受感染,就是因為我們倘佯於園林時,為散發出的這種特殊藝術氣質所包圍,特別是反映穿透人生意義思考發出無奈嘆息的那些象徵佈置,攫取了每個人的心靈,這是皇家園林根本無法比擬的,也是蘇州園林最令人值得品味和難以忘懷的。

蘇州園林,充滿文人藝術氣息,一去讓人難以忘懷

文人品性

私家園林文人化肇始於唐朝王維的輞川別業,所以說到蘇州園林便不能不說王維,否則就難以深刻理解園林。王維精通詩畫兼樂律,使得輞川別業充滿詩情畫意,空間佈置開合有度,遊線高低蜿蜒,景色山水相間,又極富音樂節奏感。最值得一提的是,王維把對佛教教理的認識融到景點佈置中,使園林禪意氤氳,意味無窮。

蘇州園林,充滿文人藝術氣息,一去讓人難以忘懷

王維,字摩詰,少時深受母親禮佛影響。入仕後有一段不光彩經歷,安祿山叛亂,攻陷長安,王維出任偽職,平叛後,他受嚴厲處分。降職不久雖官復尚書右丞,但經此政治波折,打擊不小,逐漸看空人事,轉奉佛道,晚年在陝西藍田境內修建輞川別業。據《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采,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他是一名實實在在的居士,晚年過著僧侶般的生活,人稱“詩佛”。王維把詩畫、音樂、禪理糅合一起,造就了偉大的中國園林藝術。蘇軾評價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只是對他的詩畫評價,如果對輞川別業評價,恐怕僅僅“詩情畫意”四字難以概括,因為詩情畫意之外還有東方哲人式的“生命沉思”。王維把竹林、清泉、青苔、芙蓉花、琴聲和明月一系列具象的物質,變作關於生命意義沉思的思想載體,這是輞川別業對中國園林藝術最偉大的貢獻,王維開啟了中國文人園林的先河,把園林變成最能體現中國文人氣質的標識。

蘇州園林,充滿文人藝術氣息,一去讓人難以忘懷

輞川別業在陝西藍田縣西南約20公里處,那裡山嶺環抱,溪谷輻輳,王維依自然地勢規劃整治成園,按《輞川集》中記錄的二十個景區和景點,可大致看出園林的內容,《中國古典園林史》作者周維權先生按王維和裴迪在《輞川集》中四十首詩的排列順序關係,再現了一條主要的遊覽路線,不仿一起走進去體味一下濃烈的文人氣息。

孟城坳 谷地上的一座古城堡遺址,也就是園林的主要入口。裴迪詩:“結廬古城下,時登古城上;古城非疇昔,令人自來往。”

華子岡 以松樹為主的叢林植被披覆的山崗。裴迪詩:“落日松風起,還家草露唏;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文杏館 以文杏木為梁,香茅草作屋頂的廳堂,這是園內的主體建築物,它的南面是環抱的山嶺,北面臨大湖。裴迪詩:“迢迢文杏館,躋攀日已屢;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回顧。”王維詩:“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裡雲,去作人間雨。”

蘇州園林,充滿文人藝術氣息,一去讓人難以忘懷

斤竹嶺 山嶺上遍種竹子,一彎溪水繞過,一條山道相通,滿眼青翠掩映著溪水漣漪。裴迪詩:“明流紆且直,綠條密復深;一徑通山路,行歌望舊岑。”王維詩:“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鹿柴 用木柵欄圍起來的一大片森林地段,其中放養麋鹿。裴迪詩:“日夕見寒山,便為獨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麋鹿跡。”王維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木蘭柴 用木柵欄圍起來的一片木蘭樹林,溪水穿流其間,環境十分幽邃。裴迪詩:“蒼蒼落日時,鳥聲亂溪水;綠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