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碗從30元到1.41個億的傳奇經歷

近年來,有中國元素的拍品,尤其是頂尖藝術品,屢屢創下拍賣“天價”,可以說不斷的刺激著國人神經。這也再次印證一句話 —— “盛世收藏”。

收藏界就是一個締造傳奇的地方。一個從你眼前溜過的不起眼物件,也許轉身就會成為各大拍行的寵兒,成為身價千萬、甚至上億的“天價”藏品。能不能發現藏品的價值,那考驗的可就是收藏者的眼光和眼力了。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隻碗就有著傳奇經歷。

一個碗從30元到1.41個億的傳奇經歷

明 成化窯 青花秋葵紋宮碗

單聽名字——“明 成化窯 青花秋葵紋宮碗”,這就已經足夠刺激到現在玩收藏的一眾藏家了。目前它的身價也是非比尋常。

2013年10月香港蘇富拍賣會,這件青花秋葵紋小碗,最終以1.41億港幣成交,成為此屆拍賣會上最耀眼的明珠。

成化官窯瓷器可以說是明代瓷器中傳世最稀少的珍品,歷來皆被中外收藏家們奉為至寶。成化鬥彩雞缸杯雖然非常出名,但論及工藝技術與藝術成就,成化青花宮碗則不相伯仲,甚至更為出色。


一個碗從30元到1.41個億的傳奇經歷


但值得一說的是,也是這樣一個完好的成化青花碗,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北京琉璃廠,它僅值30元,而且還無人問津!

這事在陳重遠《古玩談舊聞》中有詳盡的記述 ——


一個碗從30元到1.41個億的傳奇經歷


琉璃廠有一家古玩鋪叫“賞奇齋”,這家店鋪是醇王府出錢辦的買賣,好東西多,成化的青花碗在他們店裡不算什麼好的玩意兒,有一摞成化的碗在貨架上放了二三十年,也沒人挪一挪。這一摞有四對碗,八個,其中三個壞了,掌櫃的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壞的、怎麼壞的。

1931年夏,有一天,雅文齋古玩鋪副經理陳中孚到“賞奇齋”串門,見這摞成化青花碗放了這麼多年還沒有賣出去,就問老闆楊潤齋:“你這摞碗,我給你代賣一對,作價多少錢?”楊潤齋告訴他:“一對兒你給我60塊現洋,你賣多賣少我不管,賺多賺少都是你的。”

於是,陳中孚就從貨架上把這摞碗拿了下來。挑了一會兒,最後選了一對好的拿回了雅文齋。


當時就有行內人說,“成化青花,雍正仿的很多。”陳中孚說:“這對碗,就是成化的,你好好看看,如果真是雍正仿的,我就吃了它!”

買家捧著碗左看右看,後來說:“你不要吃它,多少錢,賣給我吧。”

陳中孚開價160塊大洋,後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作價100元。

陳中孚心裡挺高興,一對碗,眼睛一眨,就賺了40塊大洋,這錢,在當時可以置一畝多地了。


一個碗從30元到1.41個億的傳奇經歷


第二天,陳中孚又來到了“賞奇齋”,把剩下的這摞碗連好帶壞一起買走。

歷史滄桑,多年後雅文齋存下的成化青花碗,有三隻被海外藏家入手,還有三隻無從考證、不知所終……

歲月荏苒,時至1990年3月,佳士得在香港拍賣了一隻成化青花碗,以1045萬港元的價格成交。

據兩位見過“賞奇齋”那摞碗的兩位古玩行老人說,佳士得拍賣的碗,和當年“賞奇齋”的那摞碗是相同的。

所謂“相同”,是指:同是成化的“宮碗”,即景德鎮御窯專為皇家燒造的瓷器,款識為“大明成化年制”。


一個碗從30元到1.41個億的傳奇經歷


有趣的是,這樣的碗 ——

陳中孚從“賞奇齋”買進時是一對60塊現大洋,買出100塊,賺了40塊,樂得偷著笑;

1990年春拍,佳士得香港的成交價是一隻1045萬港元;

2009年秋拍,香港蘇富比的成交價是一隻3650萬港元;

2013年,香港蘇富比的成交價達到1.41億港元!




一個碗從30元到1.41個億的傳奇經歷


傳播陶瓷文化、分享藝術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