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電池回收亂象、模式……一文了解有關廢舊電池回收的所有問題

SMM12月14日訊: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型電子產品的生產數量持續增長,既帶來了規模龐大的電池市場需求,也為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創造了難題。

據相關統計,目前我國的電池生產企業約有350 家,各類電池年生產能力約150 億至160 億隻,每年就越有3. 2 億塊手機電池變成電子垃圾。僅以鉛蓄電池為例,每年我國廢舊鉛蓄電池產生量超過2. 6×106 噸,而正規的回收比率不到30%。


廢舊電池回收亂象、模式……一文了解有關廢舊電池回收的所有問題


今年年初,北京環保警察聯合天津、河北、內蒙古警方聯合行動,破獲了一起特大汙染環境案。位於北京通州的“電池王”王某專門收購廢舊汽車電瓶,北京幾乎一半的廢舊汽車電瓶都經由他的手回收。而回收後的廢舊電瓶不經任何環保處理直接發往外地的地下煉鉛廠,電瓶內濃酸直接傾倒造成上千平方米的土地環境嚴重汙染。警方查處了兩個黑工廠,抓獲包括“電池王”在內的犯罪嫌疑人19 名,查獲危險物137 噸。


廢舊電池回收亂象、模式……一文了解有關廢舊電池回收的所有問題


廢舊電瓶處理造成嚴重環境汙染,涉嫌觸犯汙染環境罪,依法處理的確大快人心。然而,汙染物防治不僅是法律命題,也是經濟命題。廢舊電瓶回收處理,如果嚴格按照《廢電池汙染防治技術政策》規定進行管理、收集、運輸、拆解,再到再生鉛提煉,全過程的環保處理所需的成本恐怕要遠高於廢物利用的價值。顯然,問題的癥結就在這裡,誰為廢舊汽車電池回收與處理支付成本?缺少必要的資金投入,廢舊汽車電池很難搭建起正規而封閉的處理渠道。因此,出現北京“電池王”是廢舊汽車電池回收管理長期缺位的必然結果。

問題1:什麼是廢舊電池回收?

廢舊電池回收利用是指把使用過的電池通過回收再次利用,國內使用最多的工業電池為鉛蓄電池,鉛佔蓄電池總成本50%以上,主要採取火法、溼法冶金工藝以及固相電解還原技術。外殼為塑料,可以再生,基本實現無二次汙染。

問題2:為什麼要進行廢舊電池回收?

廢電池大量丟棄於環境中,其中的酸、鹼電解質溶液會影響土壤和水系的pH,使土壤和水系酸性化或鹼性化,而Hg、鎘等重金屬被生物吸收後, 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類的食物鏈,在人體內聚集,使人體致畸或致變,甚至導致死亡。一粒紐扣電池可汙染60萬升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電池爛在地裡,能夠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5種物質中,電池裡就包含了3種。

問題3:廢舊電池的危害有哪些?

(1)鋅錳電池

鋅錳乾電池的危害,主要是其中所含的Hg和酸、鹼等電解質溶液在廢棄後可能進入環境中所造成的危害。重金屬Hg能夠引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是日本“水俁病”的罪魁禍首。

(2)鈕釦電池

鈕釦式鋅銀電池廣泛地用於電子鐘錶、計算器、助聽器等,是人們比較熟悉的電池品種。這類電池的危害也主要是由Hg、鎘和銀造成的危害。據有關資料顯示,一顆鈕釦電池產生的有害物質能汙染60萬升水。

(3)鋰電池

鋰電池(Lithium battery)是指電化學體系中含有鋰(包括金屬鋰、鋰合金和鋰離子、鋰聚合物)的電池。包括一次電池和金屬鋰、鋰離子二次電池。因其具有性價比高、儲存壽命長、工作溫度範圍寬等優點,被應用於手錶、照相機、計算器、後備電源、心臟起搏器、安全報警器等。這類電池危害相對較小,對其回收利用,主要是回收有用成分金屬鋰。

(4)鹼性蓄電池

鹼性蓄電池有鋅銀、鎘鎳、鐵鎳、鎳氫等系列電池。鎘鎳蓄電池是目前使用範圍最廣的電池系列,也是環境汙染問題所重點關注的一種電池,鎘是毒性很大的物質,具有致癌性,而鎳也同樣具有致癌性,對水生物有明顯的危害性。據美國EPA調查,廢棄鎘鎳電池的鎘占城市固體垃圾中鎘總量的75%。

(5)鉛酸蓄電池

鉛酸蓄電池是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大、用途最廣的一種電池。銷售額佔全球電池銷售額的30%以上。我國鉛酸蓄電池年產量近3000萬kWh。這類電池的汙染主要是重金屬鉛和電解質溶液的汙染。鉛能夠引起神經系統的神經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統的消化不良,血液中毒和shen損傷等症狀。

問題四:當前廢舊電池的回收模式有哪些?

在當前的“生產責任延伸制”下,廢舊電池的回收模式分為以下的三種: 生產者直接負責回收模式、生產者聯合體負責回收模式、第三方代表負責回收模式

生產者直接負責回收模式

該模式是由電池生產商直接回收自己品牌的產品,通過自建逆向物流回收網絡來完成逆向物流管理過程如圖1 所示


廢舊電池回收亂象、模式……一文了解有關廢舊電池回收的所有問題


對於該模式,企業瞭解自身的產品,對於回收之後的廢舊電池可以最大限度的循環利用。熟悉自己的銷售模式和各地區的銷售量,可以利用自己的銷售網絡快速建立回收站點。同時生產者可以通過回收處理的反饋信息改進產品的性能和設計,生產出更加環保有效的電池,但該模式有一定的弊端,生產商建立自己的回收網絡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影響企業資金的有效使用,限制中小型企業發展規模經濟。中小型企業生產的電池產量相對較少,且類型單一,回收所帶來成本會讓讓中小型企業入不敷出。因此生產商直接負責回收模式不經濟。

生產者聯合體負責回收模式

此模式是由電池的生產商組成一個聯合體組織,聯合體中的各廠商共同出資該組織代表生產商回收廢舊電池如圖2 所示。由於一些中小企業無法獨立的去建立自己的回收網絡,該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各方企業資金更加專業化的建立回收和處理站點。節省了大量的回收與物流成本,讓各方生產商有著更多的利潤空間。


廢舊電池回收亂象、模式……一文了解有關廢舊電池回收的所有問題


第三方負責回收模式

此模式是電池生產商根據自己向社會提供的電池的類型和數量向第三方交納一定的費用,把廢舊電池回收的責任和風險交給第三方,如圖3 所示。當電池報廢后,通過回收系統進入第三方的回收商處,然後第三方的回收商把回收的電池運送到自己的處理中心進行處理或者通過支付給當地的處理商一定的費用,使其在滿足環境和立法標準的前提下對廢舊電池進行規模化處理。


廢舊電池回收亂象、模式……一文了解有關廢舊電池回收的所有問題


該模式讓企業有著更多的精力發展自己的主業,簡化了機構。作為第三方機構的可以利用各方的資金專注於研究廢舊電池的回收與處理,根據不同需求發展不同的技術和方法,進而訓練員工,節省了成本。但是這種模式與自營相比也有很多問題,首先隨著行業發展,電池生產商會對第三方企業產生一定的依賴關係,受到它的制約和限制。一些不平等契約隨之產生,無益於生產的交易費用更加無可避免。其次,由於第三方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的約束和監督,只有市場的自我調節,廢舊電池是否可以按照環保標準處理值得討論。

問題五:廢舊電池回收利用方式有哪些?

(1)熱處理

瑞士有兩家專門加工利用舊電池的工廠,巴特列克公司採取的方法是將舊電池磨碎後送往爐內加熱,這時可提取揮發出的Hg,溫度更高時鋅也蒸發,它同樣是貴重金屬。鐵和錳熔合後成為鍊鋼所需的錳鐵合金。該工廠一年可加工2000噸廢電池,可獲得780噸錳鐵合金,400噸鋅合金及3噸Hg。另一家工廠則是直接從電池中提取鐵元素,並將氧化錳、氧化鋅、氧化銅和氧化鎳等金屬混合物作為金屬廢料直接出售。不過,熱處理的方法花費較高,瑞士還向每位電池購買者收取少量廢電池加工專用費。

(2)“溼處理”

馬格德堡近郊區正在興建一個“溼處理”裝置,在這裡除鉛蓄電池外,各類電池均溶解於硫酸,然後藉助離子樹脂從溶液中提取各種金屬,用這種方式獲得的原料比熱處理方法純淨,因此在市場上售價更高,而且電池中包含的各種物質有95%都能提取出來。溼處理可省去分揀環節(因為分揀是手工操作,會增加成本)。馬格德堡這套裝置年加工能力可達7500噸,其成本雖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貴重原料不致丟棄,也不會汙染環境。

(3)真空熱處理法

德國阿爾特公司研製的真空熱處理法還要便宜,不過這首先需要在廢電池中分揀出鎳鎘電池,廢電池在真空中加熱,其中Hg迅速蒸發,即可將其回收,然後將剩餘原料磨碎,用磁體提取金屬鐵,再從餘下粉末中提取鎳和錳。這種加工一噸廢電池的成本不到1500馬克(現約合6345.18元人民幣)!

問題六:廢舊電池處理技術有哪些?

鉛蓄電池行業由於“血鉛汙染事件”引發的國家加緊採取重金屬汙染治理、淘汰落後產能的相關措施,導致用鉛行業震盪,鉛價下跌,作為電池行業主體的鉛蓄電池行業受此影響增長放緩,從而影響到整個行業進入發展滯緩期。

“血鉛汙染事件”的起因一方面是部分用鉛行業企業長期忽視汙染治理、淘汰落後產能,導致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鉛汙染物未經處理流入大氣、水、土壤,造成嚴重的鉛汙染;另一方面,大量的廢舊鉛蓄電池缺乏較完備環保無公害的處理方法,在處理過程中極容易造成鉛酸外洩,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

現如今,一項無公害處理車用鉛酸蓄電池新技術的問世,將極有可能改變這種現狀。這種由波蘭科學家新近開發出的無公害處理車用鉛酸蓄電池技術,採用溼法冶金和火法冶金相結合,可以把鉛酸蓄電池中的硫酸加工成洗衣粉原料。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將鉛金屬和電池中的塗膏在旋轉的熔爐中熔化後轉化為粉末,鉛蓄電池外殼的聚乙烯的板柵和聚丙 烯的外殼則被加工成顆粒,可以二次使用,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不會造成二次汙染。該技術不僅極大地減輕了環境汙染,還變廢為寶,其產品為其他行業提供了重要原料,真正做到了“一箭雙鵰”。該項技術已經在布魯塞爾2011創新研究和新技術展覽上獲得金獎。此項技術正在波蘭推廣使用。

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汙染問題正逐漸為世人所重視,廢電池的回收、處理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人們一直在尋求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可取的科學處理方法。廢舊電池的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對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意義重大,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壯舉。

問題七: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過程大致有哪些?

1、分類:可以將回收的廢舊電池砸爛,剝去鋅殼和電池底鐵,取出銅帽和石墨棒,對於餘下的黑色物則是作為電池芯的二氧化錳和氯化銨的混合物,將上面物質分別集中收集後加工進行處理後,我們就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物質。當中的墨棒經過水洗、烘乾可再用作電極。

2、制鋅粒:將剝去的鋅殼洗淨後置於鑄鐵鍋當中,加熱過後並保溫2個小時,除去了上面的一層浮渣,倒出進行冷卻,然後滴在鐵板之上,等等到凝固之後很可以得到鋅粒。

3、回收銅片:我們可以將銅帽展平後再用熱水洗淨的,再加入一定量的10%的硫酸煮沸30分鐘,以除去表面的氧化層,撈出洗淨,烘乾使可以得到銅片。

4、回收氯化銨:我們把黑色物質放到缸當中,再加入60oC的溫水進行攪拌一個小時,這樣就會使得氯化銨全部的溶解於水中,靜止、過濾、水洗濾渣2次,收集母液。

5、回收二氧化錳:我們將過濾後的濾渣水洗3次,過濾,濾餅置入鍋中蒸乾除去少許的碳和其它的有機物,再放入到水中充分的進行攪拌30分鐘,過濾,再將過濾的餅於100-110oC烘乾,這樣我們便可以得到二氧化錳。

在多位行業專家看來,廢舊電池回收須精細化治理,不能止步於技術約束和許可管理,更應創造合法環保企業參與回收、處理、利用能夠獲利的產業環境,運用更多經濟政策的槓桿來破除治理之堵,否則現有的制度並不能真正落到實處。一方面,應強化汽車電池應有與使用的環保成本,建立“買單”機制,如提取環保處理費用和回收保證金,用支付機制來編織正規的回收和處理渠道,並對處理環節進行補血;另一方面,對廢舊電池處理企業給予適當的補貼及稅收優惠,引導企業發展環保技術和實行環保處理,限制鉛酸電池的使用,逐步完成環保替代。

為助力解決鉛蓄電池回收問題,基於國務院對鉛蓄電池綜合治理所開展的“銷一收一”回收項目管理,上海有色金屬網已開發了“有色找鉛”SaaS系統。該系統實現平臺式管理,打通了電池流通生態鏈的全環節,從新電池的銷售配送,到廢舊電池的回收存放,實現了電池在庫、在途的全程管控,做到對電池來源、流轉路徑的可追溯。目前該平臺已被業內多個企業成功應用,歡迎大家前來了解諮詢。

參考內容:

中國商報 2018 年1 月30 日 《廢舊電池回收須精細化治理》 木須蟲

《廢舊電池的回收現狀及新形勢下的回收模式探討》.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8年第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