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巨星,劉德華


1961年的香港,人們依舊沉靜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社會的風雲鉅變似乎還沒有到來,相對於位於新界境內,東臨大埔灣,香港北面的大埔鎮泰亨村的劉家,一個嬰兒的呱呱墜地就不足為奇了,但是這個白白胖胖的男嬰兒對於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劉家來說卻無異於遇到了一樁天大的喜事。 大埔是一個以漁民為主的城鎮。上世紀60年代,香港發展的腳步雖然有了突飛猛進的勢頭,但變化的範圍還僅僅主要集中在香港島以及九龍一帶,經濟發展的春風,連沙田都不曾波及到,更不用說靠北的大埔了。劉家在大埔算是個大戶人家,祖輩經營生意也曾賺了不少錢,在這個不大不小的天地裡,他們應該算是殷實而富裕的人家了。 當這個男嬰兒降臨時,一家人的喜悅自是無法用言語所能表達的,當老太爺想了很久終於為這個家族裡新添的一個男嬰兒起了一個叫劉福榮的名字時,老太爺和所有的家人都是激動的,他立刻讓家人通知這個孩子的父親,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將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告訴他在香港啟德機場當消防員,在老太爺的兒子一輩裡排行老二的劉禮。 對於劉禮一家人來說,這個孩子的出生意味著一種新的希望和寄託,而對於以後的整個香港以及中國娛樂界來說,誰也沒有料到這個當時默默無聞、調皮好動,與所有同齡人一樣的孩子會在娛樂界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和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力。 童年時代的劉福榮過著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幸福生活,鄉村裡長大的孩子自然具有一種原始純樸的野性,劉福榮自然也不例外,他和鄉村裡的所有同齡的小夥伴常常會搞出許多奇思妙想的惡作劇,調皮的性格在此時已經顯露無遺。 5歲那年,爺爺的去世讓他在幼小的心靈裡突然有了一點點的迷茫,他當時還不明白一個

人的死亡對他的家人意味著多大的巨痛和傷心,他只是看到爸爸、媽媽以及所有的親人都圍著靜靜躺在靈堂裡的爺爺不停地傷心的地哭著,於是他也就跟著一起哭。當靈車載著爺爺的屍體遠走後,從此以後,他就再也見不到疼愛他的親愛的爺爺了。

不一樣的巨星,劉德華


爺爺去世沒多久,劉福榮的爸爸劉禮一直在心中思考了很久的準備搬家的想法也更一步堅定了,現在沒有了爺爺的固執的反對,他準備將家搬到市裡面的想法越來越強烈了。可是,正如他所預料的一樣,他們的搬家計劃遭到了同祖人甚至是同村人的幾乎所有的反對和不予支持,他們認為劉禮這樣的做法有違祖訓,甚至是一種背叛,而同齡人對劉福榮情感的由熱到冷的迅速變化也讓他漸漸地明白,他們一家人的搬家計劃似乎觸怒了村裡的所有人,他當時還不明白為何他們準備搬家到市裡去住,怎麼會遭到這麼多人的反對甚至辱罵。 後來,劉禮在幾乎所有同村人的反對聲中,頂著巨大的壓力帶著劉福榮的三個姐姐,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以及母親搬到了離他上班的啟德機場不遠的城市邊緣住了下來,雖然這個叫鑽石山的小地方離城市中心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畢竟已經不是他們以前居住的那個小鄉村了,可以說他們已經成為了半個城市人。 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他們的生活重又面臨著一個新的開始,一大家子8個人的幾乎所有開銷都依靠爸爸微薄的工資維持,最初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可是他們既然已經毅然決然地從那個富足而悠閒的鄉村搬到了城市裡,他們就要學會在新的城市環境中生活。 到了城市裡,劉禮就決定讓劉福榮轉到新的學校上學,這時候,英明而具有某種超前思想的父親顯然不太重視中國那種傳統的取名法,也不太喜歡劉福榮這個名字,因此,當劉福榮轉到新的學校報名時,劉禮便給他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劉德華。 凡是劉德華的“粉絲”,都知道劉天王本名叫做劉福榮。劉德華說,大概五六歲時,他父親決定離開鄉下有房有地的生活,進入城市,一家人進城後,開了家雜貨店。早上賣豆漿、油條,中午賣咖啡什麼的。而他就負責用粉筆在黑板上寫菜名,他的毛筆字寫得好也是這樣練出來的。他還表示每天還要負責洗三四百隻碗,“所以我現在最恨洗碗!”劉德華家裡6個小孩,他排行老四,也曾因為不聽話捱揍。“我跑出去賭錢啊!我居住的地方人蛇混雜,有很多賭博的玩意。”劉德華說他本來沒興趣,是他姐姐喜歡玩,每次在旁邊都能猜中,但一掏錢實戰就猜不中了,結果姐弟們輸掉了晚餐錢。原本打算回家對父親撒謊已吃過飯,結果他家小弟弟忍不住,把實情告訴了爸爸,“結果我捱了生平第一次打啊,還是被吊著打,房間頂上有個掛鉤,平時是掛電扇的,打我時就把電扇卸下來,改吊我!”看著大家驚訝的表情,他開玩笑道:“爸爸也真是,打就打嘛,還這麼麻煩。”上了中學的劉德華還曾經和另外六位志同道合的同學組成“可力七俠”,除了上課不認真,其他方面都很活躍。還有一次英語考8分的記錄。“我小學成績很好,就考進一家英語學校,但發現我真的什麼都不會,考試時填選擇題,我全用猜的,結果100道題只猜對8道。”劉德華笑稱雖然英語只有8分,但各科總成績加上依然是12名,不過因為在英語學校英語是主科,8分的成績也讓他被迫留級。

不一樣的巨星,劉德華


不一樣的巨星,劉德華


劉德華的父親早年在機場裡面做消防工作,負責開車。以前他們住的地方很差,後來全家從大埔搬出,住在堅城片場邊。家裡開小店,經營雜貨和冷飲,那時候沒有廣告牌,小店都流行用一個牌子,每天賣什麼東西寫在上邊,孝順的華仔每天幫家裡的小店寫牌子,朋友笑稱:他的書法大概就是那個時候練出來的。常常有一些二三線的演員跑來劉家的冷飲店喝茶聊天,但紅的如馮寶寶、曹達華、石堅等卻少有親身前來,他們都是叫外賣的多,因此每當冰室的電話一響起,華仔即飛撲搶來聽,為的是爭取送外賣到片場,一睹明星風采。每次到片場,就像進大觀園,好奇加新奇,老想貪婪地流連此地,好好逛一逛。那時候在他眼中的馮寶寶、石堅、曹達華,很多時候就是回家扭開電視機裡頭的他們,沒有戲劇和人生的界限。中學畢業時,華仔和一個同學找了一份暑期工——替廠家送手襪皮套去,從紅磡送去灣仔,除工資外,每天還有二十塊錢的計程車費用。為了把計程車錢省下來,他們就改坐渡海輪,從紅磡碼頭去灣仔碼頭,下船後再走一段路就到了。就這樣,他們肩上扛著兩大包又厚又重的手襪皮套,頂著惡毒的太陽,汗流浹背地走在路上,又擔心熟人看到這個狼狽相,看到灣仔的三角紅磚教堂,才算舒一口氣。儘管辛苦,但是華仔過得無憂無慮,長大後才發覺:男人的肩膀,卸下手襪皮套的日子仍然要負起沉重的責任,走一條好長的路。劉德華曾經和黃日華、梁朝偉、苗僑偉、湯鎮業並稱“無線五虎”,可見當時他在電視圈的名氣。不過,他唱歌的道路就沒那麼順利。他的合作伙伴之一、現任天中娛樂集團總裁的李小麟先生告訴記者:“他在無線訓練班的時候我們就認識了。我跟周潤發成立了一個公司,周潤發介紹他跟我認識,那時他還是無線的簽約藝人,我們幫他處理其他的一些事務。談第一次唱片公司也是我幫他去談的。在華星的時候,第一次公司因為換人,結果沒有人管他的事情了,第二次是錄好了歌又不出了,又把歌給了別人唱,比如張國榮的《為你鍾情》,原本是要讓華仔唱的。後來又解約,等等。所以說他唱歌方面也經歷了很多波折。”華仔從華星去了EMI,出了幾張唱片,沒有很大的成功,他的心情也不大好,李小麟對他說:“華仔,我們老是覺得做得不夠好,要不然我們自己做一個唱片公司,自己做。如果做得好,你就成功了,做得不好,那也就不用怨別人了,那可能就是你真的不行。你就好好去拍戲吧。”1988年,他們自己成立了唱片公司,第二年做出了《可不可以》,那年他就拿到了最受歡迎男歌手。李小麟說:“華仔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跳離自己是一個藝人的這個角度去看待問題。這可能也是缺點,因為藝人都會比較自我。但他可以很冷靜,知道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別人也會覺得他太理性了,藝人其實應該比較感性。”大概在1985年的時候,無線讓劉德華籤一個長達5年的合約,他不願意,無線冷凍了他很長時間,那時候他心裡面壓力比較大。後來好容易恢復了自由身,劉德華開始瘋狂接戲。李小麟說,當時香港電影的結構就是這樣,他會拍很多戲,而且每個戲的戲份也不是很多,那個時候拍電影都很匆忙的,這是上世紀80年代整個大環境的運作的方式。“比如我簽了一個藝人給我拍戲,還沒有拍,播映權就已經賣到各地了,我當然央求著他給我拍,一個月不行,給我20天、15天都行,只要能來演。這樣品質當然會下降。電影業在那段時間就是這樣的環境。華仔到現在拍了100多部戲,那段時間可能就有幾十部。那時候他剛剛從無線的全約藝人變成部分約。”外人都覺得這種拍戲方式對華仔的演戲質量和聲譽是一個損傷,但是李小麟認為,那個行業在那個時間是一個瘋狂的膨脹期,所以不會有多少負面影響。而且對華仔也有好處——很短時間積累了很多拍戲的經驗,雖然不會全部都是好的經驗,而且體能上很辛苦,演戲的類型可能會很接近;當然,也賺了一些錢。談到那時的電影素質,他說:“素質也都不差。因為那個時候市場太好了。有了劉德華,票房可以賣到多少錢,那就可以拿出一定的錢來做這個戲,保證這個戲的質量。那個時候香港拍的戲,不比現在的質量差。你現在看他拿影帝,那只是一個爆發點,演技是他從小一點點積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