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教授百篇論文被撤,為人師道而不為人師表?

南大教授百篇論文被撤,為人師道而不為人師表?

10月24日,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青年長江學者,39歲的梁瑩把120篇自己的中文論文在網上刪了個乾淨,只在自我介紹中留下英文文獻。

據報道,梁瑩曾對某論文網站編輯陳述,撤稿一是因為發表論文時研究水平很低,二是現在自己只發英文論文了。但真相如何呢?媒體調查發現,在其過去發表的論文中,至少有15篇疑似抄襲或是一稿多投,涉嫌學術不端幾乎是板上釘釘。對此,南京大學正式宣佈開始對梁瑩進行調查。

南大教授百篇論文被撤,為人師道而不為人師表?

奇怪的是,對於這件事,在採訪時梁瑩卻顯得很從容且理直氣壯,還多次表達對教學的不屑“我已經混到頭了,沒什麼好怕的了”、“我已經評上教授了,學校說必須每年上三門課我才來給你們上課的”。在記者的瞭解中,她在課堂上的行為也是讓人無法置信,她的課堂簡直就是“水課”課堂。

這邊懲罰機制有缺失,那邊評價機制也存在問題。一方面,相當一部分科研機構,一味把一些量化指標當做科研本身,“唯論文”“唯數量”的功利指向,引得個別青年學者想方設法“高產”,哪怕一稿多投、論文灌水乃至“複製粘貼”亦在所不惜。另一方面,“教授”“長江學者”之類的帽子戴上後,後續科研成果的追蹤卻幾乎空白。“難上亦難下”,“上了便不會下”,無外乎像梁瑩這樣的教授“混日子”了。

南大教授百篇論文被撤,為人師道而不為人師表?

清華大學作為國內頂級學府,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卻並沒有對外公開發聲,這顯然沒有表現出學校對學術自由的尊重、對科學誠信的尊重。反觀哈佛大學的處理方式,就能感受到清華大學與世界頂級大學的差距。皮耶羅是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在心血管領域是國際頂級專家。慢慢有人開始質疑皮耶羅的研究。哈佛大學於2014年聯合布萊根婦女醫院發起對皮耶羅的學術不端行為的調查,並且主動公佈調查結果。一個被動被曝,一個主動公佈,區別可見還是蠻大的。

南大教授百篇論文被撤,為人師道而不為人師表?

上個月,東南大學的王珂老師也在網上“火了”一把。他在山竹颱風到來前夜,風雨兼程花4600元鉅額打車,從廣州跑到武漢去坐高鐵,狂奔737公里,只為了一個承諾:準時給本科生上開學第一課。王教授的信念是:“上課是教師的節日,我要過我的節日。”

同樣是高校教師,對於教師這個神聖的職業,這兩位的教學態度差異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其實在我的大學生涯中,也遇到過類似於像梁瑩這種大學教授上“水課”的現象。一間教室只有40多人左右,上課的老師也是年長的教授,老師來上課也不怎麼點名,甚至根本不點名,同學們都在下面做自己的事,老師課也越上越慢,到後來乾脆就只說個大概然後就佈置作業,讓學生自己做作業,他自己也玩手機,一堂課45分鐘,老師講課只花了15分鐘,剩下的時間老師和學生們一起玩手機。更搞笑得是,給我們上大學語文的老師根本不怎麼講課,而是經常跟我們說他多有錢!?跟我們說他有幾棟別墅,有多少存款,還說他來上課只是無聊,根本就不在乎課堂的工資。後來好像是因為他與某個班的女同學傳出了一些醜聞,之後就再也沒見過他了。

其實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很多老師給學生上課也只是為了度過那45分鐘取得相應的報酬而已。

南大教授百篇論文被撤,為人師道而不為人師表?

對於嚴查學術不正,梁瑩甚至說:“你這樣查,全中國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導都有問題。”、“如果你這樣追究下去,所有中國的學者,那麼多,人人都有問題了。”

學術造假是一個始終阻撓學術研究進步的毒瘤,如果不能除掉,會大大影響其他人的學術熱情、學術成果的保護。如果大家都是抄襲、重複、造假,那還有誰會去主動創新,帶來科技、學術研究的發展?信息的及時公開,將這種醜陋的行為公之於眾,收到社會的監督,對於學術造假以及教學不嚴謹甚至懈怠,必須堅持零容忍態度,一經證實絕不姑息、嚴肅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