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上的“非洲東大門”——肯尼亞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礦企不斷加快“走出去”步伐,與沿線國家相繼展開合作。那麼我國礦企在“一帶一路”上都火了哪些地方呢?今天,小編帶大家首先走進“肯尼亞”這個東非國家。

肯尼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肯尼亞全稱肯尼亞共和國,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其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鄰索馬里,南接坦桑尼亞,西連烏干達,北與埃塞俄比亞、南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海岸線長536公里。

“一帶一路”上的“非洲東大門”——肯尼亞

肯尼亞沿海為平原地帶,其餘大部分為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東非大裂谷東支縱切高原南北,將高地分成東、西兩部分。北部為沙漠和半沙漠地帶,約佔全國總面積的56%。中部高地的肯尼亞山海拔5199米,最高峰、非洲第二高峰,峰頂終年積雪。肯尼亞全境位於熱帶季風區,但受其地勢較高的影響,為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季節差異大。全年最高氣溫為22-26℃,最低為10-14℃。

“一帶一路”上的“非洲東大門”——肯尼亞

肯尼亞分為7個省和1個省級特區(內羅畢省)。省以下設區、鄉、村。首都內羅畢,面積648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人口300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工業和交通中心,1907年起定為首都,是非洲的國際化都市之一。

“一帶一路”上的“非洲東大門”——肯尼亞

肯尼亞是人類發源地之一,境內曾出土約250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公元7世紀,非洲東南沿海地帶形成一些商業城市,阿拉伯人開始到此經商和定居。肯尼亞是一個有潛力的市場,肯尼亞政府在2030年遠景規劃中,將能源、基礎設施和建築業、農業、製造業、採礦業、旅遊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服務業和信息產業等列為重點發展領域。

“一帶一路”上的“非洲東大門”——肯尼亞

肯尼亞的礦產資源狀況如何?

肯尼亞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純鹼、鹽、螢石、石灰石、重晶石、金、銀、銅、鋁、鋅及鈮、釷等,近年來陸續發現足以用於商業開發的多種礦產資源,這其中除了煤礦、鐵礦、石油和天然氣外,還包括黃金、鈦、鈮和稀土等稀有金屬礦產。

“一帶一路”上的“非洲東大門”——肯尼亞

《2016肯尼亞礦業投資報告》中稱,肯尼亞煤礦儲量超過4億噸,總價值超過4萬億肯先令。稀土儲量價值超過6.2萬億肯先令,居全球前五;鈮礦儲量居全球第六。肯尼亞石油儲量預計超過鄰國烏干達,沿海地區據測也極可能藏有油氣資源。礦產新資源的大發現使這個原本依靠農業、旅遊業為經濟發展支柱的國家,在短短几年間便邁進了“礦產資源豐富國家”的行列。目前,除了純鹼和螢石外,多數礦藏尚未開發,較大的礦業企業主要是煉油、水泥、軋鋼等。

“一帶一路”上的“非洲東大門”——肯尼亞

肯尼亞與我國關係如何?

中肯友好交往源遠流長。明代鄭和下西洋時就曾到過肯尼亞的濱海城市蒙巴薩和馬林迪。中肯於1963年12月14日建交。自建交以來,中國為肯援建的主要項目有莫伊國際體育中心、埃爾多雷特醫院擴建工程、甘波基-塞勒姆公路等。長期以來中國與肯尼亞雙方領導人彼此都關注著兩國貿易的發展,兩國高層也進行了多次的國事訪問,在互訪中形成了親密貿易戰略伙伴關係,中肯之間的貿易進出口貨量也在不斷增加。21世紀以來,肯尼亞提出以加強與中國合作為重點的“向東看”戰略,兩國關係發展迅速。

“一帶一路”上的“非洲東大門”——肯尼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