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朱鎔基和錢其琛,還有這麼多高官成院長

撰文 | 傅凝

從川大外語系俄語專業畢業52年後,戴秉國又成為母校的一員。

國慶節前,75歲的前國務委員戴秉國回到四川。此行他還有一個新身份: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首任名譽院長。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 在戴秉國之前,已有朱鎔基、錢其琛等國家領導人在高校兼任院長職務,至於退休部級官員到高校,名單則可以列出很長。

中南海同事,兩大名校院長

朱鎔基與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故事最是耳熟能詳。

多年後,他回憶起當院長的初始,“1984年我受劉達同志(清華大學原校長)邀請來做院長。我本來沒有學過經濟,但對管理特別感興趣,所以不知高低,一口應承。”

出任首任院長時,朱鎔基還是國家經委副主任。此後17年裡,他歷任上海市市長、市委書記,國務院副總理、總理,始終兼任院長一職。

朱鎔基自述,由於政務繁忙經常顧不上學院工作,感覺愧於母校,“所以我就把世界上最優秀的管理者邀請來,成立了顧問委員會,希望能對經濟管理研究院的成長有幫助。”

成立顧問委員會是在2000年10月,沒過多久,朱鎔基即卸任院長一職務,只留任顧問委員會榮譽主席。不過自此,他保持著每年會見一次顧問委員的習慣。

除了朱鎔基和錢其琛,還有這麼多高官成院長

朱鎔基會見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

朱鎔基曾表示,自己在清華經管學院幹了30年,其中顧問委員會成立後幹了15年,始終沒有減少一點熱情,“因為我愛清華,這始終是支持我前進的動力。”

在朱鎔基忙於成立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之際,2000年1月5日,他在國務院的同事錢其琛首次以院長身份來北大國際關係學院。

1996年,北大國際關係學院成立之時,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錢其琛送來題詞:“培養國際問題人才,開拓中國對外關係新局面。”

沒想到,僅隔四年,他即以實際行動參與到“培養國際問題”的行列中來。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從2000年第一期《國際政治研究》刊發的文章發現,1999年國際關係學院新的領導班子成立以來,院長一職虛位以待,直到錢其琛正式出任。

這份雜誌透露,首次以院長身份到訪的錢其琛不僅視察了辦公室和教學設施,還佩戴北京大學教員的紅色校徽在辦公樓禮堂與師生見面,並就國際關係和外交問題作報告。

開課、改作業和改革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像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會聚了許多退休高官到這裡發揮餘熱。

比如,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首任院長,便是人民日報社原社長邵華澤。媒體披露,邵華澤擔任院長後,由於事務繁忙併沒帶課,每學期給學生們開幾次講座,講座緊扣時事與新聞知識因而極受學生歡迎。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首任院長,是《人民日報》原總編輯範敬宜。

範敬宜在其任內除處理院務外,專門給本科生開了“傳媒與文化”與“評論與專欄寫作”兩門課。他的“評論與專欄寫作”課,在學校教務處組織的本科教學評估中,曾獲得新聞與傳播學院最高分。

當時的學生回憶範院長“講義都是自己用鋼筆寫的,一大摞。”

據媒體披露,範敬宜上課常給學生留作業,每兩星期一篇的。一個班四五十人的作業,他對每篇都要認真批改點評。等到發下作業一看,不少同學驚呼:“一片紅,都快成報紙校對樣了。”

當時一位學生寒假回老家做了調查,寫出了3.5萬字的《鄉村八記》,範敬宜認為很有參考價值,將它呈給時任總理溫家寶。

2010年,範敬宜因病去世。

此後,院長一職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原黨組書記、署長柳斌杰接任。對於這一職務,他曾正面回應,“我並非只是掛個職務名分,而是會利用休息日參與授課,想開新媒體條件下新聞傳播等方面的課程,我會去上課,我以後還會帶博士生。”

有記者問柳,“您的到來會給新聞教育事業帶來什麼?”

“改革!”柳斌杰回答時沒有絲毫猶豫。

搶手的院長

其實,提到退休高官到新聞學院任職,除了北大清華,人們往往會提到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國新辦原主任趙啟正。

人大新聞學院教授曾經告訴媒體:“宣佈任命決定時,學院的老師都感到驚訝,之前一點風聲都沒聽到。”而學校領導解釋說,之所以非常注意保密,是怕大家(其他學校)都去搶。

像趙啟正這樣的知名人士,許多地方都會伸出橄欖枝。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除了在人大擔任學院院長,趙啟正還兼任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院長一職。

根據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不完全統計,還有不少退休高官到高校擔任院長(名譽院長)職務。

姓名原職務高校任職
龍永圖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
宋海廣東省原副省長華南理工大學現代服務業研究院院長
林麗韞原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
李肇星外交部原部長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後為名譽院長)
盧瑞華廣東省原省長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李榮融國務院國資委原主任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劉明康銀監會原主席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名譽院長

其實,上述表格裡的退休高官往往有諸多兼職。如龍永圖,除了擔任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還兼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或兼職教授。

時任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的龍永圖面對復旦大學的邀約,也是思慮良久。他坦言,主要是相中復旦豐厚的研究資源,可以成為博鰲強有力的智力支撐機構。而作為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他也能夠把當今國際上最熱點的課題提供給復旦研究,並將後者的研究成果傳至博鰲、引向全球。

為此,他到復旦“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是宣佈博鰲亞洲論壇與復旦大學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據媒體披露,出任院長後,龍永圖每年都要到學校待一小段時間,和副院長商討學院發展思路,同時給學生們做講座。

跟龍永圖一樣,李肇星退下來以後,各大學都發來邀請。他已是多所大學的名譽教授,清華、北大、復旦、中國政法大學、國防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甚至還有中醫藥大學等等。

2007年,他先後擔任了兩個院長,一個是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後擔任名譽院長),一個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名譽院長。

除了朱鎔基和錢其琛,還有這麼多高官成院長

李肇星給MPA導師發聘書

李肇星曾經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三年,他這麼表達對母校的情感,“部長的職務是暫時的,但作為一個學校學生的身份是不會變化的。我願意和大家一起永遠做北外的學生。”

這位“永遠的北外學生”2008年回南開出席活動時,接受了記者採訪。

記者問他,當外長和當院長的感受有何不同?

李肇星迴答,當院長我更高興一些,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和年輕人接觸,希望看到他們成才。

事實上,自從他擔任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就開始招收博士生,真正加入到培養人才的隊伍中來。

最牛的中大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梳理公開報道發現,在眾多高校裡,中山大學應該是最“牛”的一所,它招攬了多名高官到學校來當教授,比如南水北調辦原副主任於幼軍、貴州省原省長林樹森等。

不僅如此,該校至少邀請了三位退休正部級官員出任學院名譽院長:國務院國資委原主任李榮融、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廣東省原省長盧瑞華。

目前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主頁上,有兩位名譽院長,第一位是盧瑞華,第二位是李榮融。

盧瑞華是2003年被聘為管理學院名譽院長的;9年後,李榮融也成為該院名譽院長。

在接受聘書時,李榮融說,“既然承諾了就應該做事。水平有高有低,但是人要盡力。所以,今天很高興受到這樣的榮譽,我會努力去做。”

除了朱鎔基和錢其琛,還有這麼多高官成院長

李榮融開講座

事實上,李榮融之後走上中大“黃埔大講堂”,給學生開講座。還兼任國內多個知名大學EMBA客座教授,“班上同學的作業我都要親自批閱。”李榮融說,“在教書時我感覺到有一批很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從他們寫的作業中就能看出他們很有想法。我希望把我對公司治理的認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

與李榮融當年同為“京官”的劉明康,在中山大學更有“政績”,他牽頭打造了廣州歷史上首屈一指的高端經濟峰會——嶺南論壇。

除了朱鎔基和錢其琛,還有這麼多高官成院長

劉明康帶學員到企業參觀,向企業贈送禮品

自從2011年劉明康受聘為嶺南學院名譽院長,他便實際投入到學院的工作中去。不久後正式在中山大學授課,講授國際金融監管、銀行監管、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內容,還為EMBA學員特別安排了實踐學習——LGD參觀。

2014年,劉明康還成為中山大學首屆顧問董事會成員。

除了朱鎔基和錢其琛,還有這麼多高官成院長

資料 | 新快報 南方週末 中國經營報 解放日報 新華網 人民日報海外版 城市快報 國際政治研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