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源“中原廟會文化”


“進香群眾絡繹不絕、各地信眾紛至沓來、商貿雲集比肩接踵……”每年農曆二月二日和三月初十,河南淮陽太昊陵和登封中嶽廟就變得熱鬧起來,中原祭祖和祈福的盛會在這裡拉開帷幕。

在中原廟會中,數太昊陵人祖廟會和中嶽廟會的聲勢之大、會期之長、信眾之多、香火之旺,為中原地區廟會所獨有,稱得上是獨一無二。

廟會作為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深深地紮根在中華大地。它的產生、存在和演變註定都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2016年3月10日和4月16日,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分別來到淮陽太昊陵人祖廟會和登封中嶽廟會。在這裡,他們親眼目睹了中原廟會的盛況,並置身其中,體會中原始祖文化與運河的傳承。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源“中原廟會文化”


01兩大特色引領太昊陵人祖廟會

 考察組驅車前往太昊陵,還未真正到達陵園正門,就已經被喧天的鑼鼓和嘈雜的叫賣聲所吸引了。進香的老老少少向潮水一樣湧來。下車沒走多遠,一群身著紅色服裝,胸前揹著花鼓,肩挑花籃和手持快板的民間文藝工作者在這裡載歌載舞,好不熱鬧。

經過採訪,考察組瞭解到,原來這是淮陽縣民間藝術協會大連鄉平糧臺分會的成員們,為迎接和慶祝太昊陵伏羲廟會的成功舉辦而進行的表演,均為公益演出。演出成員來自大連鄉平糧臺的四面八方。

“平時我們都忙活自己的事,有活動大家聚在一塊蹦蹦跳跳,既鍛鍊身體又娛樂身心,大夥都挺樂意的,也是傳承華夏文明嘛!”一名錶演者邊走邊快活地說。

這就是太昊陵人祖廟會特色之一的“擔經挑”,是比較原始的祭祖悅神的舞蹈。廟會期間,每天都可以看到來太吳陵進香祭祖悅神求福的“經挑班子”。這些“經挑班子”在太吳陵前載歌載舞,吸引許多前來進香的善男信女駐足觀看。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源“中原廟會文化”


經挑舞每班四人,三人擔花籃,一人打竹板,以數唱形式伴舞,三副經挑,六種花籃,邊舞邊唱。舞者現一改過去的黑衣黑褲,現著裝大紅大綠,綵帶飄飄,大多是老年婦女。

經歌的內容把人祖崇拜和勸人向善巧妙聯繫起來,每一段唱完之後都有一個拖的唱腔“哼呀哪哼嗨呀嗨”,反覆幾遍,待走了一個“八字’之後再唱下一段。情感熱烈奔放,帶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考察組瞭解到,傳說“伏羲為大龍,女媧為小龍”這個花會可能與人祖有關。花籃舞傳女不傳男,主要是娛悅人祖奶女媧(太昊陵現仍有有女媧祠)。

擔花籃”舞到興處,舞者走到中間背靠背而過,兩身相碰,象徵伏羲女蝸相交之狀。其唱詞也多與伏羲女媧有關。“這個舞蹈的一些動作,與漢代畫像石中人首龍身的伏羲女媧下部交尾的圖像基本吻合,是原始的生殖崇拜的一種習俗。”一名舞者介紹說。

在考察組成員看來,廟會上第二個獨特的地方就隨處可見的“泥泥狗”。泥泥狗也稱“太吳陵狗”“陵狗”,是廟會上出售的一種泥玩具,吹之有聲。每年的太吳陵廟會上,都佈滿了琳琅滿目的泥泥狗攤點。

這些泥捏的玩具造型多樣,有斑鳩、蛇、蛙、獨角獸、雙頭狗、人面猴、抱桃猴、草帽老虎、龜、燕等幾十種之多。其形象誇張,神態各異,於古拙中見寓意。據考,這些泥玩具是流傳至今的原始社會後期的活文物。也有人認為這些泥玩具是伏羲女媧婚配以後“捏泥人”留下來的習俗。

02香火旺盛香客絡繹不絕

“人祖廟會信眾之廣、香火之旺、聲勢浩大,不愧為中原廟會的鼻祖。”站在廟會主會場,張秉政教授感嘆道。

人祖伏羲陵墓是香火最為旺盛的地方,人們拿著紙錢元寶和祈福香,圍在伏羲陵墓前的空地上燃燒祈福,跪拜行李。在紙錢香火充分燃燒過後,兩輛大剷車開過來將燒完的香火殘渣鏟進卡車內。

遠處的幾顆樹木歪斜著依靠在一棵主木上,已經沒有任何枝杈,被煙熏火燎的變成了黑色。“每天都會運走幾個卡車的香火殘渣,院子裡的兩顆柏樹都讓香火烤焦了。”廟會管理員說。

在一處香火旁,人們爭先恐後的往火堆裡扔雞蛋、燒餅。還有善男信女們將陵墓上的土挖一小塊,小心的包在袋子中,帶回自己的家鄉。“吃了雞蛋,病就能減輕,這靈得很。”一名老人邊祈禱著,對考察組成員講。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源“中原廟會文化”


 在太昊陵顯仁殿東北角的青石臺基上,有一個圓空,遊人香客稱之為“窯”。凡是來太昊陵的遊人,尤其是女性,都要用手摸一摸這個“窯”,以祈求子孫興旺、健康。所以稱為“子孫窯”。

“伏羲崇拜體現出民間信仰在老百姓的心中的位置,它的確證明了,也體現了濃厚的鄉土資源,民俗傳統。”考察組領隊張秉政教授靠在已經發燙的墓室前,看著向潮水般湧來湧去的人流激動地說。

離開大廟前張秉政與考察組人員交流起來,他說,“伏羲廟會不僅體現出中原地區的民間信仰的文化內涵和特色,也告訴了我們,民間文化研究者必須深入民間,認真地進行田野考察。那種躲在書齋裡,僅靠典籍文獻的研究是非常侷限的,蒼白的,植根於社會底層的草根文化才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

03民間文藝助力登封中嶽廟會

“糖葫蘆、古玩字畫,糖人兒……”,考察組剛剛走進中嶽廟前,叫賣聲、吆喝聲亂成一團,當地的小販將自己製作的各種小飾品,土特產都拿到廟會現場販賣,在這裡還可以淘到長命鎖、玉如意、寶葫蘆、香袋、避邪劍、生肖石等傳統紀念品,在美食方面品嚐到鐵板炒涼粉、水煎包、羊肉湯、燴麵、登封燒餅、道口燒雞、牛肉湯、胡辣湯等河南各地的風味小吃。

“這才是真正的千年廟會,各地相親父老把看家本領都拿了出來,真是讓我們開了眼界。”各地香客邊用相機拍照,邊發出感嘆。在廟會的四周草地上,幾位評書藝人在說唱河南評書,周圍圍滿了前來觀看的老百姓們。

“我是登封本地人,是河洛大鼓的第六代傳承人,也是河南省文化廳批准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源“中原廟會文化”


 在廟會現場的西北角,一名大鼓說唱者在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身世,原來,這位非物質文化遺產河洛大鼓傳承人叫郝總善,從14歲開始學習河洛大鼓,並在全省各地進行表演,現在已經70歲的他已經培養了眾多的弟子。

“河洛大鼓很難唱,特別是在農村唱的難度更大,很多青年不願意聽我們說唱,他們心裡太浮躁,所以我編寫了《尊老愛幼十大勸》,希望能夠唱給那些不喜歡傳統文化的青年們。”說起自己學習河洛大鼓的心路歷程,郝老先生一臉的惆悵,一開始學習時由於資金有限,只能自己攢錢買樂器,在心裡難受的時候一直能往肚子裡咽。

 在大家的簇擁下,老先生為現場觀眾表演了自己創作的《尊老愛幼十大勸》,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04拜乾爹,摸鐵人 廟會習俗多種多樣

“一爐真香爐中焚,我跟財神把話雲,奉請財神來附位,你給眾人添金銀,一添榮華和富貴,二添子孫長命人……。”在中嶽廟崇聖門,只見財神殿前香火鼎盛,善男信女們正在排隊上香,幾名女士手持經文在大聲朗誦,時不時的抬頭瞻仰財神殿。

“我來自河南鄭州,做一些小生意,今天來廟會主要是拜一拜財神,給家裡的生意添一點財氣”,鄭女士告訴考察組,誦讀請財神經文能夠平靜內心,也是祭拜財神前必須經過的一個程序,現在很多人嫌麻煩不在誦讀,而她卻依然保持這個習俗,因為她覺得,這樣能使內心虔誠,心裡會踏實一點。

在中嶽廟的崇聖門東有座古神庫,創建於北宋。在古神庫周圍有四個高大的鐵人,據史料記載,四大鐵人鑄造於北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高3米許,重約3噸,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威嚴,栩栩如生,是我國現存形體最大,保存最好的四個“守庫鐵人”,同時也是北宋鑄造的藝術珍品。在這裡,考察組看到了中嶽廟會的傳統習俗“拜乾爹”。

只見祭拜者帶著自己的孩子,在鐵人面前拜了拜,用紅繩栓著銅鎖在鐵人手臂上掛上之後迅速拿下來掛在自己孩子們的脖子上,口中還默唸著祈福。

“來這裡拴娃娃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也是找個彩頭希望能有個好的運氣。”一名母親抱著孩子告訴我們,她們來自山東,不遠千里來到這裡就是來祈福的,希望中嶽廟之行可以給她們帶來好運氣。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源“中原廟會文化”


而在另外一個鐵人旁邊,一群老年人正往鐵人腿上摸了幾下,然後在自己的腿上再摸幾下。一經打聽才知道,這也是中嶽廟會傳統的習俗“摸鐵人”,傳說身體的哪個部位疼痛不適,只要摸摸鐵人與自己相同的部位,這樣,病痛就會減輕甚至痊癒。

“廟會豐富的習俗滿足了廣大老百姓的祈福要求,這樣的精彩的習俗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張秉政教授觀看完“摸鐵人”後感慨地說。在東側鐵人旁,男男女女們開始在福壽殿前用紅繩捆“姻緣鎖”,鎖上刻有男女生的名字,表示恩愛甜蜜到天長地久。

“我們此次之行觀賞到了中原地區最大的兩場廟會,也看到了古老人祖陵和中嶽廟古建築保存的完整及其雄壯和魅力,香客及眾多遊人在尋神訪道,祈福許願,遊覽勝景,彷彿在翻閱著一部形象的道教文化教科書。”

走出中嶽廟,張秉政教授感慨地說道,下一站,他還要帶著考察組繼續沿著大運河的足跡行走下去。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