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 臨清和西門大官人

山東聊城,聞名天下的京杭大運河從這裡穿過,自隋煬帝開鑿完成貫穿南北的運河始,到清末火車出現前,這條河一直都是帝國最重要的大動脈。

此去向北200裡,則是京杭運河山東段上重要的站點,臨清。在宋代屬河北東路大名府管轄。也就是西門慶的家鄉。

記得當時讀金瓶梅時,就覺得奇怪,西門慶不過是在小縣裡開了一個生藥鋪子,又如何有什麼了不得的潑天富貴了?還能巴結上蔡京這種當朝宰輔。

其實當時位於京杭大運河上的臨清已是天下聞名的貿易重地,明朝末年又恰逢“隆慶開關”,貿易成為當時的主旋律。南方月港的各式貨物,通過轉運到達杭州港,再由杭州港通過運河一路向北方運輸。

因為運河,帝國建立了一套及其複雜的官方+民間的運輸和貿易體系當時的運河上貿易空前發達,河上白帆不絕,貨船滿載漕米,海鹽,以及來自南洋,西洋等地的各種貨物往返於南北之間,當時的臨清是重要的貨物集散地,極為富庶,有“南有蘇杭,北有臨張”之稱。當往來的客商在河邊鱗次櫛比的酒樓妓館裡談著一筆筆的生意。客商既有晉商,徽商,還有說話聽不懂的嶺南商人,而往來結算大筆貨物的銀兩產自墨西哥,人民吃喝玩樂隨意花掉的銅錢產自日本的四國和九州

大運河 臨清和西門大官人

而我們西門大官人也順著潮流把自己自己的生意這場明末的全球物資大交換中了。西門家的生藥鋪子裡出售的既有內地陸路遠到而來的各種藥材,也想必還有來自爪哇的丁香,蘇門答臘的犀角。來自中亞的乳香,安息香等真貴藥材,所以西門慶能在這麼短積累如此豐厚的財貨,和這場最早的一路一帶運動分不開。

大運河 臨清和西門大官人

關於運河我們後面還有很多故事可以說

另外這邊的羊肉湯真好喝。

大運河 臨清和西門大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