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一個勞模創新工作室被授予“遼寧省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

近日,根據遼寧省總工會年度工作計劃,在各級工會自查和省總抽查考核的基礎上,經研究決定授予30個市級勞模工作室為“遼寧省勞模創新工作室”,授予50個市級職工工作室為“遼寧省職工創新工作室”。

大連市共計四個勞模創新工作室被授予“遼寧省勞模創新工作室”榮譽稱號,我區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張華民勞模創新工作室名列其中。這也是高新區首家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

希望受到命名的省勞模創新工作室和省職工創新工作室珍惜榮譽、再接再厲,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充分發揮創新工作室在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示範引領作用,為遼寧全面振興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高新區一個勞模創新工作室被授予“遼寧省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


張華民勞模創新工作室簡介

張華民,國際著名燃料電池與液流電池專家。1955年4月生於山東省煙臺市。1982年2月畢業於山東大學化學系。1985年、1988年先後獲日本九州大學工學碩士、工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儲能技術研究部部長,博士生導師。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科學家,國家能源局“國家能源液流儲能電池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能源行業液流電池標準化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電工委員會IEC/TC21JWG7國際標準項目負責人。被聘為科技部973項目“大規模液流電池儲能技術的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中組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

張華民研究員多年來一直從事能源大規模存儲與轉換技術的研發及工程應用,作為首席科學或項目負責人,主持了包括973、863項目在內的多項國家、科學院、省市和企業的科研項目。開發出我國首臺燃料電池仲巴車和大巴車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在全釩液流電池關鍵材料設計製備,電堆和電池系統設計與集成方面取得了多項原創性成果和技術突破,而且實現了科研成果的產業化轉化。在國內外率先建成年產300兆瓦儲能裝備基地,開創了我國液流電池儲能新興產業。

先後發表SCI論文300餘篇,其中影響因子大於30的8篇、SCI他引10,000餘次,出版專著2部。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0餘件,向企業轉讓65件。建立了液流電池全產業鏈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實現了從基礎研究到工程應用示範和產業化轉化。在重要國際學術會議做邀請報告30餘次。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1項、遼寧省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週刊“中國原創技術獎”。個人獲2017年獲由四部委聯合頒發的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中國電化學貢獻獎、中組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工標準-正泰創新“突出貢獻獎”等多項榮譽和獎勵。

依託在國內外學術影響力和技術實力,擔任國家能源行業液流電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在國內外率先開展標準研究,負責編制了液流電池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5項及燃料電池國家標準5項。率先倡導制定國際標準,入選由三名專家組成的標準戰略專家組,擔任IEC TC21/JWG7“液流電池通用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國際標準IEC 62932-2-1負責人,參加制定國際標準2項,引領產業的發展。

成功建設了包括當時全球最大規模的5兆瓦/10兆瓦時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電站在內的30餘項儲能電站、正在建設200兆瓦/800兆瓦時國家級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將帶動工業產值增加約52億元。產品銷往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儲能裝備與集成電路被大連市列為十二五重點支持發展的兩大產業。

高新區一個勞模創新工作室被授予“遼寧省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