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暴徒》反英雄反套路,這次的阿米爾·汗真叫“我們不一樣”

納蘭驚夢/文

即便是再不瞭解印度電影的觀眾,如今對於阿米爾·汗這個名字的知曉程度也已經是相當之高。“印度劉德華”這個名號,本身就已經足以說明中國觀眾對米叔的喜愛。可以說,憑藉著《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等神作,阿米爾·汗在國內已經能夠算上的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印度演員。

《印度暴徒》反英雄反套路,這次的阿米爾·汗真叫“我們不一樣”

此番引進中國院線的《印度暴徒》,不僅有著阿米爾·汗這樣的品質保障,與其搭戲的還有被其稱之為“一生偶像”的印度傳奇影星阿米特巴·巴強。這位參演過180部電影的寶萊塢傳奇地位在印度地位究竟有多高呢?簡單來說,他在印度電影界的地位比成龍在華語電影界的地位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曾居福布斯全球演員富豪榜排名並列第七位,過生日就連印度的總統、總理等各界名人都在推特送上祝福。

《印度暴徒》反英雄反套路,這次的阿米爾·汗真叫“我們不一樣”

所以《印度暴徒》大概能夠算的上是“迷弟”阿米爾·汗和偶像巴強合作的“圓夢”之作吧。

《印度暴徒》反英雄反套路,這次的阿米爾·汗真叫“我們不一樣”

過往引進國內的印度片,多數以反映時下印度社會現狀的現實題材、和以神話為素材的史詩題材,而《印度暴徒》卻是相當罕見的將故事設定在了1795年英屬東印度公司掌權的時代。這一年,正是清乾隆六十年,也正值清王朝最後的鼎盛時期,也是這一年的12月,英國由商船寄粵遞進表貢,開啟了兩國的結束。這一年,正是清乾隆六十年,也正值清王朝最後的鼎盛時期,也是這一年的12月,英國由商船寄粵遞進表貢。四十五年後,被英國堅船利炮打開國門的清王朝,也開始陷入了與印度相似的命運。

《印度暴徒》反英雄反套路,這次的阿米爾·汗真叫“我們不一樣”

所以從題材上來說,《印度暴徒》有著能夠喚起國人情感共鳴的故事背景:昔日富庶輝煌的帝國被外來侵略者的槍炮所征服與踐踏,百姓流離失所備受欺壓,像阿扎德這樣由覺醒義士組成的反抗組織奮起鬥爭——這也是過去很長時間裡,中國人民曾經經歷過的痛楚。正因為這種相似的故事背景,觀眾也不難被劇情帶入其中。

《印度暴徒》反英雄反套路,這次的阿米爾·汗真叫“我們不一樣”

殖民者東印度公司和反抗者阿扎德當然是天然的對立面,兩者之間相互的搏殺和戰鬥場景自然佔據了重要的篇幅:驚心動魄的海上船戰,利刃拼殺的近身搏擊比比皆是。由於《印度暴徒》高達3億的製作成本相當大的部分便是花在特效與戰鬥場景之上,所以整部影片的視覺效果還是相當搶眼的。

《印度暴徒》反英雄反套路,這次的阿米爾·汗真叫“我們不一樣”

至於阿米爾·汗所飾演的“無賴”Mallah,則是決定英國人和阿扎德之間勝利天平的關鍵。這個角色據稱一定程度上是阿米爾·汗受他最喜歡的金庸小說《鹿鼎記》所啟發,見風使舵油嘴滑舌的本身較韋小寶有過之而無不及。更為過分的是,韋小寶尚且還有義氣可講,而把“欺騙是我天性”掛在嘴邊的Mallah,完全是個沒有道德可言的真小人:前腳剛把土財主賣給綠林好漢,後腳就能把綠林好漢賣給英國人。層層賺足賞金,一個子兒都不放過,可謂是唯利是圖到了極致。

《印度暴徒》反英雄反套路,這次的阿米爾·汗真叫“我們不一樣”

而他在良善與慾念之間的掙扎,在英國人和阿扎德之間的反覆無常,一次次的把控著劇情的走向,一次次的反轉,也始終將觀眾的胃口吊足,讓人慾罷不能。這個完全不能夠以正常邏輯看待的怪咖,其實是個敢於直面自己弱點與缺陷的人物角色,儘管有所爭議,但無論對阿米爾·汗還是印度電影來說都是個巨大的突破。

《印度暴徒》反英雄反套路,這次的阿米爾·汗真叫“我們不一樣”

其實一直以來,印度本土其實並不喜歡漢奸式的人物角色,所以阿米爾·汗在此之前的電影中出演的角色,也都是以高大全偉光正的類型。而這次他在《印度暴徒》裡的人設,毋庸置疑是個突破性的嘗試,甚至最後結局裡角色的抉擇,也都有點無拘無束行走江湖俠客精神的味道。從這一點而言,《印度暴徒》確實是部國際化製作,卻又相當符合中國人審美習慣於口味的的印度電影,在賀歲檔這個特殊的檔期裡,像《印度暴徒》帶點歡樂色彩,又不乏視覺特效等“乾貨”的爆米花電影,當真是部屬於全年齡段人群的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