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紅軍高級將領,敢怒罵張聞天,槍指毛主席,最終生死成謎

在紅軍的將領裡,從來都不乏個性鮮明的人物。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脾氣暴戾,個性古怪,動不動就敢拔槍。打起仗來,也是異常勇猛。但就是這樣一個能打能拼的人物,最後卻脫離中共的革命陣營,離開了延安。他就是紅軍高級將領——何畏。

他是紅軍高級將領,敢怒罵張聞天,槍指毛主席,最終生死成謎何畏

何畏,廣東省海南樂會縣玉堂村人。他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家庭成分比較複雜。祖母是越南人,因此他身上還帶有一半的越南血統。曾隨父親去馬來西亞讀書,較早就在學校裡接觸了馬克思主義思想。

為了實現自己的報國夢,1926年,何畏成為了黃埔軍校第五期的學生。在學校裡,他與共產黨人保持了密切接觸。畢業後,參加了著名的廣州起義。此後他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的簡歷中也被烙上了共產主義的印記。

1929年5月,在蔣桂戰爭中重新取得領導權的蔣介石為了穩住廣西的局勢,特派俞作柏和李明瑞去處理廣西事務。但是他們兩個人卻並非蔣介石的嫡系將領。他們兩個上任後不就就向中共表達了願意合作的意願。為了驗明意圖的真假,中共特派鄧小平為代表去談判合作事宜,隨行的人有張雲逸、陳豪人、龔楚等人。何畏也隨著隊伍一起,被派到了廣西,成為廣西警備大隊的成員。

同年12月,何畏參加了鄧小平在廣西領導的百色起義。在與國民黨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作戰勇敢。同時,何畏非常善於根據作戰狀況判斷敵情,經常向上級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這一戰,也讓何畏脫穎而出,受到了中共的重視。在紅軍的將領中,參加過廣州起義和百里起義兩次戰鬥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不得不說,何畏是何其幸運能同時參加這兩次兩次戰役。

1932年,何畏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十二師副師長,奉命隨著張國燾等人入川,參加鄂豫皖蘇區反圍剿鬥爭。在這裡,他遇到了日後對他影響極大的人——張國燾。何畏善於用兵,頭腦靈活,打了不少硬仗,為根據地的發展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何畏的英勇深得張國燾喜愛。

他是紅軍高級將領,敢怒罵張聞天,槍指毛主席,最終生死成謎

後排右一為何畏

紅四軍在入川后力量迅速壯大,不久就遂成立了紅四軍、紅九軍、紅三十軍和三十一軍。何畏任第九軍軍長,值得一提的是,第九軍的副軍長是日後響噹噹的上將許世友。可見,上級對何畏能力的認可程度。蔣介石還曾在報紙上公然公佈懸賞捉拿的紅軍將領中,何畏光榮上榜,賞金三萬元。

讓何畏聲名大振的,還是他參與指揮了紅四方面軍在長征途中有著決定性的戰役,史稱“懋功會師”。當時,紅一方面軍強渡金沙江入川,想要與紅四方面軍實現會師。但是在會師的道路上,卻盤踞著大量的國民黨敵人。為了給中央紅軍開路,紅四方面軍經研究決定,派何畏和李先念作為先遣部隊,消滅橫亙在中間的敵人。接到命令之後,何畏日夜兼程,率領部下佔據有利地形,在懋功給了敵人迎頭痛擊,自己身上多處受傷,輕傷不下火線,成功拿下懋功,實現了與中央紅軍的勝利會師。

在這場戰役中,何畏充分發揮了一個優秀將領的天賦,指揮作戰沉著冷靜,戰場上身先士卒,英勇無畏。國際友人斯諾也在自己的著作中描述過何畏:何畏作戰勇猛,智謀過人,號稱紅四方面軍“小諸葛”。

戰場上冷靜的何畏,在生活中的個性可謂是特立獨行,尤其喜歡動武,而且認死理。有一次,紅九軍戰鬥失敗,何畏將火氣都發洩在了作戰科長周希漢的身上。周希漢感到很委屈,頂撞了幾句。何畏大為震怒,嚷嚷著:“老子斃了你。”說完他拔出腰間的手槍,對著周希漢就是五槍。不知道是槍法太差還是沒瞄準,周希漢竟然毫髮無損。事後,周希漢逢人就說:“老子命大,何畏槍法不行”。何畏卻說:“不捨得打你,不然早沒命了”。

他是紅軍高級將領,敢怒罵張聞天,槍指毛主席,最終生死成謎

何畏

還有一次,何畏想要勸說張聞天讓他接受張國燾的主張,命令毛澤東和周恩來揮師南下,張聞天費盡口舌跟他解釋把何畏惹怒了。何畏大聲地拍了拍桌子一躍而起,指著張聞天的鼻子破口大罵:“你像個什麼總書記,我看你簡直像個漢獻帝,曹操手中的傀儡!”當時黨內的最高領導人可以說是毛澤東,何畏敢如此膽大,與張國燾在背後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最為驚險的還要數“毛兒蓋兵諫”中何畏的表現。當時,紅軍內部就北上和南下的意見出現了分歧,中央多次召開會議,希望張國燾能接受紅軍北上的方針,張國燾因此與毛澤和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發生了爭執。在爭吵中,何畏拿出手槍對準毛澤東和周恩來,徐向前一看大事不好,一把握住了何畏的手臂,子彈全部被打在了天花板上。整個屋子都瀰漫著濃重的火藥味兒。一向以理服人的毛主席並未生氣,只是淡淡的笑了一聲,留下了擲地有聲的話語:“君子動口不動手,這是一次例外,有意見可以爭論,但中央的決定要堅決執行。”在當時的條件下,為了團結群眾,黨中央也是出於人才不易的考量,何畏並未受到處分。

何畏是張國燾的愛將,張國燾有什麼難辦的事情,第一個人想到的就是何畏。在長征途中,張國燾就讓他代理過徐向前的軍事指揮權,可見對他的信任。在紅軍改組建立紅軍學校後,張國燾還推薦何畏任抗日大學政委。何畏為了報答張國燾的培養,總是堅定地站在張國燾的一邊。長征的時候,何畏曾經就用槍威逼過朱德總司令,逼他讓位給張國燾。

何畏對張國燾到了幾近崇拜的地步,他的命運自然也就註定。從他決定站在張國燾的身後的時候,他的命運就變得毫無懸念。在黨內反張國燾路線趨於高漲,中央政治局開始了討論張國燾的錯誤問題,何畏為張國燾鳴不平,口無遮攔,公開攻擊毛主席批鬥張國燾是剷除異己的行為,稱毛澤東在黨內大搞獨裁。並聲明中央如果不改正錯誤,停止批鬥張國燾,自己就公開退出中國共產黨。黨中央最終忍無可忍,撤消了何畏抗大政委的職務。

他是紅軍高級將領,敢怒罵張聞天,槍指毛主席,最終生死成謎

張國燾

被撤銷職務的何畏,還是執迷不悟,想不通為什麼要對張國燾進行批判。最終,在1937年4月19日深夜,何畏悄悄離開了延安,脫離了革命隊伍。從此以後,他就從我黨的歷史中消失了。就像他多變詭異的性格一樣,他的生死結局也成為了謎團。在《中共中央歷屆中央委員大辭典》一書中稱,何畏於1937年到西安治病時叛逃,投靠國民黨特務機關,任中統專員,又於1949年解放前夕被抓獲處決。

但是近年來又有版本說他進入國民黨中統,但不得志。據軍統大管家沈醉回憶:張國燾、何畏出力不小,效果卻不佳,由於種種原因受到戴笠冷落。1949年渡江戰役前夕,投江自盡。民間還有一個版本說他逃回廣東老家,最終餓死在家鄉。

何畏的死因成謎,也改變不了他對革命不忠的事實。他的革命生涯中,立過戰功,但是也終究難以彌補他犯下的錯誤。他的性格,陰晴多變,行事乖張,這或許是他命運的根源所在。變節之後的他,革命信心不足的他,留給我們的,除了無盡的嘲諷,還有凝重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