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非院線電影十佳

​​​2018年已經到了最後一天,中國電影的票房在今年也突破了600億大關,然而我們對於電影的視野不能只侷限在院線片中,每年數量龐大的非院線電影同樣也是一座富礦。之前獨舌已經發過了《2018電影,8部擔當之作》,是針對2018國產院線電影的一份總結。而這篇關於非院線電影的盤點,試圖在2018年眾多的國內外非院線電影裡梳理出一些屬於個人的觀影脈絡。

既然是非院線片的盤點,那麼在剝離了票房加成之後,這份榜單自然會更偏迷影氣質。任何榜單都是評選者自身審美趣味的反映,對於那類綜合打分按數據算出來的榜單,我總是保持著本能的懷疑。

2018年非院線電影十佳

榜單的篩選,難免掛一漏萬。但有些絕非刻意遺漏,而是主觀上就不喜歡。像《黑鏡:潘達斯耐基》這樣形式大於內容的電影,看個新鮮就好;《攝影機不要停!》這類的神作,在上個世紀就有《開麥拉狂想曲》這樣類似的題材,近年來也不乏同類型的作品,導致觀影過程並沒有太大驚喜,也就難以列入榜單。至於《冷戰》這樣的片子,難逃PPT電影的譏諷,也沒有列入榜單。

以下為我的2018年非院線電影十佳榜單,排名分先後。

NO.10《孤狼之血》

導演:白石和彌

編劇:池上純哉 / 柚月裕子

主演:役所廣司 / 松坂桃李 / 真木陽子 / 瀧藤賢一 / 田口智朗

類型: 劇情 / 犯罪

上映日期:2018-05-12(日本)


2018年非院線電影十佳

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合胃口的黑幫犯罪片,役所廣司出神入化的演技把一個遊走在黑白兩道之間的警察形象塑造得入木三分,而松坂桃李飾演的年輕警探同樣頗具特色,一老一少的搭檔極有看點。

整部電影濃烈的暴力氣質,把1988年實行《黑社會對策法》之前的廣島直接推到了觀眾眼前。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曾獲得第69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有著原著的紮實功底,劇本自然也不會差。

NO.9《羅馬》

導演:阿方索·卡隆

編劇:阿方索·卡隆

主演:雅利扎·阿巴里西奧 / 瑪麗娜·德·塔維拉 / 迭戈·科蒂娜·奧特里

類型:劇情 / 家庭

上映日期:2018-08-30(威尼斯電影節) / 2018-12-14(美國)

2018年非院線電影十佳

好萊塢“墨西哥三傑”之一的阿方索·卡隆作品,全片圍繞著兩個女人的不幸遭遇展開,背後呈現的卻是一個動盪年代裡墨西哥中產階級和底層面對的同樣命運的不同選擇。以女性為故事主體的選擇讓整部電影溫柔而不失力量,黑白攝影、平移為主的長鏡頭是這部電影的特色,當黑白攝影褪去色彩的喧囂,留下的就是生活的平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羅馬》的聲音效果驚人。影片利用全景聲音效呈現了影史上最複雜的街區聲效,可以說是纖毫畢現。有條件的話一定要在大銀幕上看一遍,即使自己在家欣賞,也最好戴上耳機細細品味這部電影獨特的聲音魅力。

NO.8《升級》

導演:雷·沃納爾

編劇:雷·沃納爾

主演:羅根·馬歇爾-格林 / 梅拉里·沃列何 / 哈里森·吉爾伯特森

類型: 動作 / 科幻 / 驚悚

2018年非院線電影十佳

這大概是2018年最被低估的科幻驚悚片了。作為導演的雷·沃納爾有著一個響亮的外號:《電鋸驚魂》之父。作為和溫子仁一道開啟了《電鋸驚魂》系列的天才,雷·沃納爾對於驚悚有著本能的偏愛,所以在《升級》這樣一部科幻題材的電影裡,驚悚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高度發達的未來世界,人工智能和人類的關係已經十分密切,主角在被移植了智能芯片之後,逐漸被芯片掌握了身體的控制權。當人類成為一種命運悲慘的宿主之後,人工智能或許將取而代之,這樣關於機械生命和人工智能反噬人類的思考讓人脊背發涼。

NO.7《幸福的拉扎羅》

導演:阿莉切·羅爾瓦赫爾

編劇:阿莉切·羅爾瓦赫爾

主演: 阿德里亞諾·塔爾迪奧洛 / 阿涅塞·格拉齊亞尼 / 盧卡·奇科瓦尼 / 阿爾巴·羅爾瓦赫爾 / 塞爾希·洛佩斯

類型: 劇情 / 奇幻

上映日期:2018-05-13(戛納電影節) / 2018-05-31(意大利)

2018年非院線電影十佳

在今年的戛納,《幸福的拉扎羅》奪得了最佳編劇獎。這部電影有著極為震撼的劇本,教堂、禱告、聖象……影片中出現的各種意像,都和基督教有著或明或暗的聯繫。基於《聖經》的變種故事,將時空攪亂,無論階級、貧富、善惡都融為一爐,讓人沉迷其中。

拉扎羅這一銀幕形象,儼然現代耶穌,探討著道德這一古老的命題,訴說著人類的救贖之路,其濃厚的宗教氛圍打造出了一則和善良有關的神秘寓言。

NO.6《野梨樹》

導演:努裡·比格·錫蘭

編劇:阿克·阿克蘇 / 埃布魯·錫蘭 / 努裡·比格·錫蘭

主演:多古·德米爾科爾 / 穆拉特·塞米爾 / 本努伊·伊爾迪姆拉爾

類型:劇情

上映日期:2018-05-18(戛納電影節) / 2018-06-01(土耳其)

2018年非院線電影十佳

作為錫蘭的新作,《野梨樹》可謂今年的戛納遺珠,豐富的畫面,精雕細刻的語言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它勾勒出年輕人對於世界的想象和遠方的憧憬,在這一點上,並不是土耳其小鎮青年的專利,這份情緒屬於全世界背井離鄉的年輕人共有的鄉愁。

NO.5《冒牌上尉》

導演:羅伯特·斯文克

編劇:羅伯特·斯文克

主演:麥克斯·庫巴徹 / 米蘭·佩舍爾 / 弗雷德裡克·勞

類型:劇情 / 歷史 / 戰爭

上映日期:2017-09-07(多倫多電影節) / 2018-03-15(德國)


2018年非院線電影十佳

這是今年德國電影給世人最大的驚喜,作為一部二戰題材的作品,《冒牌上尉》在對於戰爭的反思上做到了極大的突破。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二戰結束前一個普通的德國小兵威利·赫羅德做了逃兵,可笑的是因為他撿到了一套上尉制服,在收集了一批散兵遊勇之後,他搖身一變成為了“埃姆斯蘭德劊子手”,在混亂的德國土地上大開殺戒。

血腥和暴力並不是電影所要展現的重點,一個普通人何以在權力中迅速扭曲,變成無惡不作的魔鬼才是《冒牌上尉》要探討的真意。在影片的結尾,這群無惡不作的傢伙被導演扔回了現代,可現代德國依舊抵擋不住納粹的暴行。這樣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有力叩問,使得觀眾不由自主地思考:戰爭究竟給人類帶來了什麼?

NO.4《此房是我造》

導演:拉斯·馮·提爾

編劇:

拉斯·馮·提爾 / 傑勒·哈倫德

主演:馬特·狄龍 / 布魯諾·甘茨 / 烏瑪·瑟曼 / 希芳·法隆

類型:劇情 / 驚悚 / 犯罪

上映日期:2018-05-14(戛納電影節) / 2018-10-17(法國) / 2018-11-29(丹麥)

2018年非院線電影十佳

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拉斯·馮·提爾的電影,從《狗鎮》到《女性癮者》,他一再刷新觀眾的觀影體驗。拉斯·馮·提爾的魅力,很難用簡單的語言去定義,對於有著基督教信仰的西方觀眾,拉斯·馮·提爾是不折不扣的破壞者。

晦澀的隱喻,對於極端惡的描繪,最終都導向了天堂即地獄的結論,那麼反過來,地獄也是天堂,依靠殺戮來堆砌一個神壇,用生命去獻祭一切, 這樣的邪惡之美和極端論調,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NO.3《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導演:伊桑·科恩 / 喬爾·科恩

編劇: 伊桑·科恩 / 喬爾·科恩

主演:哈利·米爾林 / 佐伊·卡贊 / 連姆·尼森 / 詹姆斯·弗蘭科

類型: 喜劇 / 歌舞 / 西部

上映日期:2018-08-31(威尼斯電影節) / 2018-11-16(美國)

2018年非院線電影十佳

科恩兄弟回來了,帶著這部《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六個故事像拼盤一樣碼在一起,頗有短片小說集似的風味,而整體氛圍和基調,都延續了科恩兄弟以往作品的調調。

對於喜歡科恩兄弟的影迷來說,鍾情這部作品無需太多的闡釋。

NO.2《大象席地而坐》

導演:胡波

編劇:胡波

主演:彭昱暢 / 章宇 / 王玉雯 / 李從喜 / 董向榮

類型:劇情

上映日期:2018-02-16(柏林電影節)

2018年非院線電影十佳

這部時長近四個小時的電影,因為導演的離世而引發廣泛討論。見多了扯東扯西吃人血饅頭的評論,卻少見有靜下心來看完這部作品的觀眾,熱點都是過眼雲煙,唯有作品才能不朽。很遺憾以這種方式瞭解這位導演,也很遺憾再也看不到他更多的作品。

在胡波的小說《牛蛙》裡,我讀到了這麼一段話:“阻止自殺的也許是虛無本身。虛無是站在路口,此路口有很多條通向各個方向的道路,每條都看不到盡頭,周圍也什麼都沒有,並非是走向那些無盡頭的過程,而是此時所在的這個位置,看起來還有諸多可能,甚至每一個區別都很大,但都不如站在這兒好。”生活真的很殘忍,尤其是對有才華的創作者,他們越是敏感,活得也就越痛苦。

NO.1《他們已不再變老》

導演:彼得·傑克遜

類型:紀錄片 / 歷史 / 戰爭

上映日期:2018-10-16(倫敦電影節)

2018年非院線電影十佳

這是今年最好的紀錄片。彼得·傑克遜在《霍比特人3》之後的四年裡,一頭扎進黑白默片裡,和BBC一起,利用帝國博物館的真實歷史影像,把大量黑白默片轉製成彩色有聲作品,且不提影片2D轉3D、黑白變彩色的技術難度,單是從數百小時的影像和語音資料裡整理出來這99分鐘,工作量也不是一般的大。

作為一戰結束100週年的特別紀念,《他們已不再變老》真實展現戰爭的醜惡和骯髒,真實影像的巨大沖擊力勝過所有的宣傳說教,所有鼓吹戰爭的人,都是不負責任的,看著那一張張年輕的臉龐倒在一戰的壕塹裡,被毒氣或坦克奪去生命,真心希望人類永保和平,畢竟“從來沒有好的戰爭,也不存在壞的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