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將深入推進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

我市煤炭開採歷史悠久,煤炭開採業為全市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和能源保障作出了積極貢獻,但由於多種原因,致使我市目前≥10mm採煤塌陷地面積達8.82萬畝(不包括濟陽縣境內新礦集團新陽煤礦)。日前,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了《關於深入推進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下簡稱《通知》),要求按照“政府主導,規劃引領”、“分類施策,高效利用”、“統籌兼顧,一體推進”原則,堅持誰破壞、誰治理,對採煤塌陷地進行分類質量,力爭到2020年,煤炭企業治理已穩沉採煤塌陷地達到100%,無新增塌陷地;地方政府治理歷史遺留採煤塌陷地達到100%。

《通知》要求根據採煤塌陷地現狀、類型、分佈及環境條件狀況,採取農業復墾、生態復墾、產業復墾三類模式進行分類治理。對輕度塌陷區採取“劃方整平法”,通過削高填窪、配套水利設施等措施恢復農業耕種;對中度塌陷區採取“挖深墊淺法”,通過挖魚池築臺田,形成上糧下漁生產格局;對面積較大且包含輕度、中度各種類型的複合型塌陷區採取“產業治理法”,綜合運用上述治理方法,發展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旅遊觀光等適宜產業,打造多元化高效生態產業園區。

其中,根據“誰破壞、誰治理”的基本原則,治理責任主體為煤炭企業的,引導煤炭企業建立完善“應治盡治、不拖不欠”的治理工作機制。治理責任主體為地方政府的,地方政府可自行組織復墾,也可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實行市場化運作,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治理和後續經營。《通知》提出了多方籌措治理資金、實施煤炭資源限採措施、促進煤炭企業轉型升級、切實保障塌陷區農民合法權益、完善制度規劃體系等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並明確了相關負責部門。

《通知》還提出成立由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發改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市城鄉建設委、市環保局、市農業局、市地稅局等相關負責人組成的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工作協調小組(部門間工作協調機制),負責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工作的統籌協調、監督檢查和指導推進。同時,落實工作責任,強化監督考核,從而切實保障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