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村委會了解徵地補償信息?

對被徵收人來說,對徵地拆遷信息的掌握程度將從各方各面各方各面影響到維權的收效。

以集體土地徵收為例,對於被徵地農民朋友們來說,只知道自己拿到的補償明顯過低是不夠的,僅知道自己在徵地補償款分配中遭到了不公待遇也無法真正為被徵收人提供實際幫助。

被徵收人如果想要改變所得補償過低的現狀,依法爭取到公平合理的高補償,要邁出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並掌握以下三方面的信息和證據:第一,現有的補償分配方案(內容);第二,現有的分配方案是由誰制定、如何做出的;第三,現有的分配方案的內容和制定程序等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京尚拆遷律師今天要為大家解析的,就是如何獲取以上徵地補償相關信息,以及如果獲取過程中遇到阻礙,農民朋友們該如何進一步開展權利救濟。

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四條第七項規定,徵地補償費的使用、分配方案應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


如何從村委會了解徵地補償信息?

獨家:6平米“蝸居”30年 八旬孤老盼來動遷


又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三十條第一項規定內容可知,村民委員會實行村務公開制度,對本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的由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及其實施情況,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公佈,並接受村民的監督。同時,村民委員會應當保證所公佈事項的真實性,並接受村民的查詢。

也就是說,關於集體土地徵收補償費的使用和分配方案,依法應當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並予實施,對於這份補償分配方案,村委會應當主動依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要求及時向村民公佈。如果有被徵收人未見到該份分配方案的,可以主動向村委會申請查詢。

實踐中很多被徵收人反映,自己根本沒有參加過相關村民會議,也沒有見到過村委會公開的分配方案,甚至有被徵收人在知曉自己的相關權利後向村委會提出查詢申請,村委會都以種種理由推脫拒絕。

對於村委會拒不公開相關依法應予公開的村務信息的情況,被拆遷人可以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相關規定進行權利救濟。

首先,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村民委員會不及時公佈應當公佈的事項或者公佈的事項不真實的,村民有權向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反映,有關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門應當負責調查核實,責令依法公佈;經查證確有違法行為的,有關人員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如何從村委會了解徵地補償信息?

上海:動遷配圖


也就是說,農民朋友們可以就村委會不公開或公佈不實村務信息的情況向人民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反映舉報,申請查處。在進展順利的情況下,通過啟動該程序,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可以責令案涉村委會依法公開相關村務信息,並追究有違法行為的相關人員的責任,被徵收人可以獲取到相關村務信息,並圍繞方案的合法性問題等進一步展開維權。

對於政府拒不履行查處職責的,被徵收人還可以根據《行政複議法》的相關規定,就政府相關行政部門行政不作為的情況,向上一級政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行政複議,甚至進一步通過訴訟途徑進行權利救濟。

其次,對於徵地補償分配方案確實存在侵害被徵收人合法權益的情況的,被徵收人可以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起訴申請法院依法撤銷相關侵權村務決定。

最後,如果村委會在徵地拆遷中,受權履行徵地相關行政管理職責行為,侵犯了被徵收人合法權益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徵收人可以直接以村委會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進行維權。


如何從村委會了解徵地補償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