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綸·舌尖上的鄉愁(四)

民以食為天。

想必城鄉是一樣的。當每家每戶的糧食都倉廩俱實倉滿囤流的時候,天下蒼生誰不感謝著那個時候的分田到戶的決策呢!

自己的責任田自己作主!想吃什麼自己種什麼。故鄉人臉上的自信早已把幾十年來因為飢餓的愁容一掃而光了!

經綸·舌尖上的鄉愁(四)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記得那個時候的小麥有兩種,一種叫玉蘭,加工後的麵筋道,吃餃子麵條一類最好!一種叫歐如,出產高。它的面吃饅頭花捲味感最好!父親就種兩種麥子兩塊地!吃啥都有!玉蘭麥子做的麵條讓我已經吃成了一種固定的口味了,所以感覺後來的所有的面都不怎麼入口。什麼蘭州的拉麵陝西的燴麵山西的刀削麵美國的加州面……都沒有家鄉的麥面純香味!筋道就更差了!要麼太硬,要麼太軟,發粘!有的飯店為了讓麵筋道,有的人在面裡摻和一一些佐料!其實如此一來,就像本來一個自然很美的人給反而塗脂抹粉打扮的不倫不類了!豈不知繁華落盡後什麼都要的是本色!種子,土地這些都是本色原始的,五穀雜糧,祖先替我們早已品嚐過了!什麼該種,什麼能吃,不需要加什麼花樣了!

過去一年吃二三斤油,只有在各種飯菜熟了以後用勺頭底的大概有啤酒瓶蓋那麼多一點的油來加熱後放入蔥花嗆一下鍋裡的飯菜,算作“油水和美味”了!過去過年過節“省油吃素糕”的人家太多了!就算是過年,有的人家也捨不得用多少油來炸油餅糕,會過日子的女主人就把糕過一下油撈出,稱為“拖油糕”!剩下的油還沒消耗多少來年還能用!讓精打細算的日子如水長流。所以過去踢倒了油瓶可是個大事情!有句俗語

叫作:踢倒了油瓶也不扶!說的是那麼珍貴的東西你居然不管不顧!賴的出奇讓人可恨啊!

那時,父親種二畝胡麻就榨出一大甕油!當父親從油坊裡晃晃悠悠擔著幾擔油回來倒在家裡的大甕裡的時候,在大甕油麵上就能照見一家人心花怒放的樣子!

經綸·舌尖上的鄉愁(四)

家鄉的胡麻

胡麻油在我的心中的位置是什麼油也代替不了的!那純正的天然香味是植物本身與生俱來的,我心中認為胡麻本生就是產油的作物,其出生正宗!你把玉米也榨出了油,這算什麼呀!要榨油的話什麼糧食也能榨出油來!就差榨乾蛤蟆了!你沒事兒幹搞什麼嫁接轉化基因幹什麼呀?花拳繡腿吸引人的眼球譁眾取寵罷了!高科技乾點正經事兒好不?別破壞民以食為天的幾千年的飲食傳統好嗎?你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貴東西保存好了就不錯了!你全世界的人吃穿離開過五穀了嗎?饒你會做幾千種飯的花樣,你還不過就是五穀的基礎作主讓調味品副食品變化種類而已嗎?人間百味逃脫不過五穀而已!竊以為,飲食,越原始,越傳統,越是綠色的,樸素的!吃著才越放心!越健康!吃過家鄉的味道的糧食本色香,其他的也就是為了充飢而已了!所以我吃飯的時候,總要拿起來這個饅頭在鼻子下略聞一下,聞一下是否有其糧食的本來的天然香味?然後再決定吃不吃!米飯烙餅肉菜都是如此!有人說我吃的肚皮白了(土話:厭食)其實人們那裡知道這是一種對故鄉的綠色糧食舍尖上的懷念?也是對當下飲食的一種挑剔!雖然理解這做飯師傅人多沒好飯的做功之難,但是這食品的本色香與多少沒關係!

經綸·舌尖上的鄉愁(四)

這種發青色的饅頭就是帶有面香味的饅頭!

在城裡的賣的炸糕再也吃不到當年村裡的炸糕了!有一家縣府街的湯糕讓我吃一次後悔一次!再也不去了!他們把糕做成東北的粘豆包了!很多人沒吃過正宗的炸糕,還以為那就是有名的“四十里的糕”呢!

能吃到武川后山的真實的原始的莜麵已經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好莜麵沒有四五元是買不到一斤的!莜麵的好歹一入鹹湯就知道了!我是一吃便知的!內中滋味只有經歷過的舌尖知道!這也正是“歷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啊!

從分田到戶的那時起這吃飽算是不用再愁了!餓的滋味再也一去不復返了!“大快朵頤”在飯桌上體現出來了!

父親和爺爺奶奶他們也高興,但我常常被奶奶的話說的煩的不行!她老人家讓我:沒事兒幹多拾糞去!不管什麼牛馬羊豬糞,都拾回來!那個時候家家門口都有一個糞堆。積攢一年,等來年春都送到了地裡!可惜我少不更事,又在上學,不懂的其中利害,所以就偷懶了,誰幹那活兒呢?又髒又臭!躲還來不及呢!況且我的心思哪兒在糞堆上啊!

當若干年後我懂的奶奶的心的時候,農村的土地已經不再用農家肥了,都是化肥,化肥對土地的作用和影響有多大,後來在今年的一則日本人來中國租種地的報道中才明白了。人家來了先在租種的山中的土地上放了五年牛,當時人們不解其意還認為人家傻!後來人家才種植果樹,長出來的果子居然是全國一流的產品!價格高於別的地方的幾倍都供不應求!原來密秘都在這牛糞上啊!忽然有所悟:所有的食物都不如當年那麼有其本色之香的原因是否也是如此呢?

工業帶來的汙染,市場的忽悠,人心的急功近利,這舌尖上的味道還會一如故鄉那麼淳樸綠色嗎?

……

斗轉星移,八五年兄妹考入城裡工作,不久,父親也因右派平反後回到鎮裡工作,全家人離開故鄉也三十多年了。城裡的生活可謂是燈紅酒綠,可是,我獨立特行的性格中不會被“暖風燻得遊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倒是心中常常敬佩范仲淹那“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文人的情懷!所以也不會市儈,更不會勢利!一個飲食簡單喜歡古樸原始綠色的人,一般來說做人做事也喜歡古道熱腸,厚重樸實真誠,不喜歡華而不實!文也如其人!

當悠悠歲月到了今天的時候,我深知這幾千年來的農耕文明將會被工業文明蠶食鯨吞!這是社會和世界發展的總趨勢!農民,農村,農業何去何從?一個故鄉農民出來的人,不知道為什麼,感覺故鄉就是人生如落葉一樣漂流四海後回的“根”!城裡人不會有這種感覺!因為他們是沒有故鄉沒有根的人!哪裡來的鄉愁?

自己的心就像余光中一樣,常常有著這淡淡的鄉愁:故鄉現在怎麼樣了?牛馬不耕田了,取而代之的是機械化了!土地是否被化肥給板結化了?黍子還種嗎?玉蘭麥子還有嗎?炸糕還會那麼香嗎?莜麵還是那麼讓人走三十里嗎?

也不知道枸枸這麼多年過的怎麼樣?還回故鄉她姥姥家去玩嗎?這個美少女曾讓我的靈魂遊走於城市和鄉村之間幾十年了!常常夢見去呼市換大米的情景,她美麗的大眼還望著我,也曾夢見在故鄉的土地上扶她上馬的情景!故鄉是一山遙遠的綠色!

經綸·舌尖上的鄉愁(四)

經綸·舌尖上的鄉愁(四)

醒來時的一簾幽夢!常常化作的卻是一種淡淡的遠望的鄉愁!

經綸·舌尖上的鄉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