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2018即將畫上尾聲,大家開始忙著寫年終總結和立新年flag,豆瓣也已向我們發送一年的書影音報告,indiewire也邀請了包括阿莫多瓦、陀螺等52位導演列出了各自的十佳電影,不知道今年大家的十佳又是哪些呢?又是否會選擇用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來作為跨年電影呢?

資源方面,金基德的《人間,空間,時間和人》已經可以看啦!這是一部佳作還是金基德已經瘋了,還需要看後再討論。而作為大熱劇集《黑鏡》的特別影片《黑鏡:潘達斯奈基》也可以有機會在網盤上看到,而它的質量又是否能讓你滿意呢?以及戛納主競賽單元,史蒂芬•布塞的新作《開戰》資源也已經煮熟,各位也可以一探究竟了。院線方面,還在熱映的《蜘蛛俠:平行宇宙》讓許多漫威粉絲再度獲得了高潮,各地點映的《四個春天》相信也能讓你收穫感動,或是年末上映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可以讓你有動力走進影院。

本週上榜的新片是科恩兄弟的《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這是一部典型的科恩黑色寓言,充滿了他們的奇思妙想。每一個故事都相當有趣,有荒誕也有抒情。另一部上榜新片則是拉斯·馮·提爾的《此房是我造》。本片的故事以一個連環殺手的視角展開,通過12年的時間跨度,展示了其心路的演變。它關於藝術和瘋狂,是自戀過度還是藝術的表達?大家對本片選擇哪一種態度,可以用最直接的投票來表達哦。

本週瀕臨下榜的影片是《網絡謎蹤》和《小偷家族》,而其中《小偷家族》已經上榜19周,這樣的成績已經相當出色。《幸福的拉扎羅》依然穩居榜首,《野小子們》超過《扎馬》佔據了第二,上週的三部新片也都進入了前十。

本期口碑榜就介紹到這裡,大家記得為喜歡的電影投票。提前祝陪伴了我們一年的讀者們新年快樂!在2019年,深焦繼續在全世界陪著大家看電影。

上期口碑榜鏈接:金棕櫚、金獅獎都不如這部漫威動畫片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本期新片

此房是我造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導演: 拉斯·馮·提爾

編劇: 拉斯·馮·提爾 / 傑勒·哈倫德

主演: 馬特·狄龍 / 布魯諾·甘茨 / 烏瑪·瑟曼 / 希芳·法隆 / 蘇菲·格拉寶

類型: 劇情 / 驚悚 / 犯罪

上映日期: 2018-05-14(戛納電影節) / 2018-10-17(法國) / 2018-11-29(丹麥)

片長: 152分鐘 / 155分鐘(未分級導演剪輯版)

觀看狀態:已有資源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42/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3.1/5

IMDb: 7.1/10

豆瓣:7.5/10

深焦評分79/100

圓首的秘書,首屆深焦影評大賽冠軍,小津電影愛好者

96/100

整個片子讓人看得渾身發毛,且不說如何探討藝術理念問題,光從驚悚犯罪角度講,這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傑作。與此同時,這又是LvT最正的一部電影(結局),他通過提出一些美學和藝術層面的質疑,讓人的價值和靈魂發生震顫,從而產生真正的哲學意義,而非政治正確。他諷刺納粹病態美,指責美式虛偽,還要打臉戛納;他邪魅地向觀眾發出疑問:你能看穿病態嗎?還是為病態鼓掌叫好呢?以真正藝術家的方式回到了戛納,哪怕是非競賽單元,不僅是LvT個人的一大勝利,更是藝術的一大勝利。

宋遠程,京都大學電影學碩士在讀,電影愛好者

90/100

拉斯·馮·提爾通常去塑造那些“不正常”的人物藉以表達不被理解的痛苦,不過他這次終於沒有再遮遮掩掩或者去奢求共情,而是創造了一個我行我素、擁有強烈權力意志的主角。雖然延續了《女性癮者》裡的論文結構,但獨白替代了問答,之前所有虛張聲勢的闡釋讓位於一個人果決的行動。通過與藝術史與建築學的對話,拉斯用電影去貫徹一場儀式——就像他的偶像塔可夫斯基所做的那樣。在自我致敬成風的當下,他成功示範瞭如何在延續既有作者譜系的同時,又能實現對自己的超越。

Ada的B計劃 ,一個堅決響應“新電影”,反對“老電影”的影迷

84/100

儘管章節體貫穿LVT大半創作序列,但也直到《女性癮者》他才開始利用實體化的講述者將自己過於豐沛的表達欲轉移到電影人物身上,只此一層轉譯過程,就卸下觀眾太多直面於作者強力控訴的包袱,空間被釋放。《此房》延續了這種傾向,但其中LVT其人直接對應的身份由傾聽者變為了敘述者(當然,作者一定是敘述者,這裡僅僅形容最表面的任務對應關係),由此不再讓我有《女性癮者》那種被“傾聽者”強扭炫技的刻意感,而是更自然的情境討論。但依舊對較之前作尤為古板的敘述視覺化呈現是不滿意的,影片角力的重心完全倒向黑暗中的對談,那麼不厭其煩展現殺人過程細節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這是《此房》留給我的一大疑問。

吳澤源,供職於《環球銀幕》,江湖人稱“東直門戈達爾”

75/100

影像與思維發散帶來的審美快感與因自說自話而滲透出的自溺氣息依然相互牴觸,就像這個既自戀又自厭的馮·提爾一樣,永遠讓人搞不清楚是該愛他還是該恨他或鄙夷他。即便如此,影片對罪與美之間關係的討論依然極具力道。

文森特九六 ,手術室裡的影迷,麻醉學在讀碩士,時刻考慮棄醫從影

75/100

拉斯對自己與伯格曼間關係的終極幻想。創作愈加笨拙,卻也愈加坦誠,重複的“技窮”形式和“挑釁”方式已然無法再令人瞠目結舌,在“龐大”的前作序列下,這部“渺小”的作品更多是自身對外在世界認知理念(電影、美學、宗教、哲學、兩性觀、現代媒體等等)的總結,一部“反身”式潛在人物&行為傳記,一部沒必要存在(我們對他的影像早已熟悉)的作品。懶散的幽默實則是精神狀態,觀看他“搭建完成”自己的“房屋”,也許這是最後一塊屍首,我們陪他見證了這場補完儀式。帶著孩子般的疑惑和好奇仰視天堂步入地獄,前往長者(伯格曼)也未曾抵達之處,也許他從未渴望渡過“冥河”,只求“自毀”的“完美”旅途。

何阿嵐,香港人,寫電影的事為業,CinemAround 成員

70/100

後來再殺多少人都不是嘔心的問題,變態的不是殺人畫面的動作,而是拍出無情感的變態殺人犯的意識,他冷靜思考邏輯確實教我眼界大開,當然LvT志不在拍一個人犯罪故事,他要為自己辯護,他要成為自己最佳的背叛者,唯有不斷殺死過去,成就自己的藝術理想。Glenn Gould ,建築,納粹只不過是借用,是解釋的工具,就像教育電視上教學片段示範,近乎病態的掌控,令作品帶有人工造作,所以後來那麼自然地走入地獄,是LvT的導演功力,可以在寫實和想像中游走。藝術是與魔鬼同行的利器,但已經用一部又部電影來證明過後,又要解釋又評論自己的藝術觀,還擺明居馬地反叛,自命天才的晚期中二病尼采主義者Lars Von Trier 看來也不免俗,他的反叛都是小朋友式遊戲,一種不被認同而來姿態和明證,最可怕是原來連他都變得這麼沉悶無趣,明明白白地說我妥協了,我下地獄吧。

南烏,嬰兒作家,年輕導演,老影迷

65/100

應該是Lars von Trier本世紀最無聊的作品。Lars比較有趣的部分是在於他在影片中往往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在頌歌和瀆神中構成復調。這不是他的“虛偽”,這是他的精神分裂。這部片子不同於《女性癮者》,理論家和感受者合一了,感受僅用於印證理論。《女性癮者》是對話體,這部是獨白,基本上接近於齊澤克的論文電影。若如此,殺人段落的體驗感被製造出來是為什麼?實際上,殺人段落本身被隨後的論述給殺死了。Lars真的用這些死去的段落搭了一座房屋嗎?還是他也沒有聽到Material的聲音?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The Ballad of Buster Scruggs

導演: 伊桑·科恩 / 喬爾·科恩

編劇: 伊桑·科恩 / 喬爾·科恩

主演: 哈利·米爾林 / 佐伊·卡贊 / 連姆·尼森 / 詹姆斯·弗蘭科

類型: 喜劇 / 歌舞 / 西部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8-08-31(威尼斯電影節) / 2018-11-16(美國)

片長: 132分鐘

觀看狀態:已有資源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79/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3.6/5

IMDb: 7.4/10

豆瓣:7.1/10

深焦評分62/100

Peter Cat,深焦主編

85/100

或許正是因為NETFLIX的慷慨和自由,我們才得以有機會欣賞大文豪難得一見短篇小說集;無論這六個故事,是來自於他長篇寫作剩餘邊角料,還是偶然的靈光一現;它們都體現著在劇作和調度上最一流運思,甚至我們可以說,正是因為這些短篇如此沒有野心,如此不成規模甚至規格,我們也才能確認科恩兄弟是如此才華橫溢,妙趣橫生。

圓首的秘書,首屆深焦影評大賽冠軍,小津電影愛好者

80/100

幾個故事很有意思,《巴·斯的歌謠》玩兒得最歡脫,用鏡頭捕捉聲音來源的做法讓人眼前一大亮(尤其是吉他裡!)。《阿爾戈多內斯附近》的結尾極妙,《飯票》立意最高,《黃金谷》和《受驚女子》充滿暴力和宿命感,最後一個???。整體看,很多元素的使用都和《大地驚雷》有相似之處,但對印第安人和女性形象的刻畫趨於保守,只能說是一部意料之內的作品。讓人莫名想起小林正樹的怪談。

文森特九六,手術室裡的影迷,麻醉學在讀碩士,時刻考慮棄醫從影

75/100

5>3>6>1>4>2,哥倆兒這次大概也就不到一半的故事是有認真寫作的,如此“懶散”卻仍看得入迷,可見當下大部分的作者與電影是有多無能和無聊啊。

吳澤源,供職於《環球銀幕》,江湖人稱“東直門戈達爾”

70/100

科恩兄弟似乎自己都不敢相信居然有人會給他們寫著玩的西部小品買單,以至於片中幾個段落充滿兒戲感,像是由晚熟小孩製造出的不好笑的惡作劇。但《飯票》與《受驚女子》這兩個氣質沉鬱的故事,依然能顯現出兄弟倆的功力:人類的荒誕處境與無常命運,在兄弟倆時而悲憫、時而滿懷惡意的鏡頭之下表露無遺。

南烏,嬰兒作家,年輕導演,老影迷

45/100

熟稔地調用西部片元素,看不見科恩兄弟的講述熱情。一個故事首先得是一個故事,而不是結構的組成部分。比之《歡愉》,《低俗小說》顯得有點落後。

Ada的B計劃 ,一個堅決響應“新電影”,反對“老電影”的影迷

15/100

導演拍攝的原意是電視短劇,最終得到的即使經過組裝,自然也還是電視短劇,完全不具備電影整體層面的建構。前面幾部分都像是夾在綜藝節目中博人一樂的小段子,最後兩段才試圖靠攏電影,之於“電影”全片來說,太無濟於事了,戲劇性反轉是需要以充分的鋪墊為基礎的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上期新片

蜘蛛俠:平行宇宙

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

導演: 鮑勃·佩爾西凱蒂 / 彼得·拉姆齊 / 羅德尼·羅斯曼

編劇: 菲爾·羅德 / 羅德尼·羅斯曼 / 布萊恩·本迪斯

主演: 沙梅克·摩爾 / 傑克·約翰遜 / 海莉·斯坦菲爾德...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動畫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 2018-12-21(中國大陸) / 2018-12-14(美國)

片長: 116分鐘(中國大陸) / 117分鐘(美國)

觀看狀態:已在院線上映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北美媒體Metacritics:87/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4.2/5

IMDb: 8.8/10

豆瓣:9.0/10

深焦評分84/100

把噗,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在讀

95/100

年度最燃電影。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下,裹藏著純粹的成長主題。如同《遠大前程》是一部成長小說,《蜘蛛俠:平行宇宙》是一部成長電影:一個男孩如何通過承擔責任成長為男人。故事雖然老套,但這種價值觀比起迪士尼動畫裡幼稚的價值觀是多麼可取。漫威那些同樣弱智的真人電影,恐怕也可以去廁所先哭會了。動畫的自由賦予整部電影在電影、漫畫和遊戲三者間自由切換的絕對活力,年度最佳之一!

圓首的秘書,首屆深焦影評大賽冠軍,小津電影愛好者

88/100

《蜘蛛俠:平行宇宙》是一部漫威電影。這是一句廢話,但要從兩方面說:一方面,在視覺創意和空間呈現上,影片在今年所有動畫片裡罕有敵手,幾項視效專利絕對不是蓋的,而根本上說,這又得歸功於影片從各個角度重新歸攏了“次元”這個概念——2D和3D,漫畫和動畫,日漫和美漫,代表“過去”的黑白和“現在”的彩色,以及物理上的次元:水平的和垂直的,此宇宙和彼宇宙。它源於漫威,但也高於漫威,兩個小時看下來,絕對讓人眼花繚亂。另一方面,影片的文本厚度卻始終滯留在漫威次元裡,實在有點尷尬,哪怕一股腦地把男性與女性、白人與黑人、人與動物、兒子與父親等等揉進故事當中,未免還是有些單薄。

Peter Cat,深焦主編

87/100

除卻主流商業電影相對保守劇作和意識形態平衡,《蜘蛛俠:平行宇宙》在影像調度想象力、視聽多元調性雜糅上不僅無所拘束不自設禁區,且完成度高的嚇人。當許多藝術電影還在小心翼翼維持著一種單一美學氛圍“神話”時,好萊塢最傑出電影人已經自如將風格抄之於股掌之間,轉化為雅俗共賞的消費品。再應了那個簡單道理,最好好萊塢電影永遠也就是每個時代最好的“前衛”電影。

Ada的B計劃,一個堅決響應“新電影”,反對“老電影”的影迷

75/100

不同於其他超級英雄電影的是,藉助蜘蛛俠這一形象的公眾認知度,可以省略太多的不必要。人物出場時唯一以展示為核心的橋段,也通過四次反覆形成了獨特的趣味。在此基礎上,動畫天然具有的想象力優勢充分發揮,其中的一些處理與《盛夏》中最驚豔的MV片段亦有所相似。

文森特九六,手術室裡的影迷,麻醉學在讀碩士,時刻考慮棄醫從影

75/100

阿薩亞斯的言論再次被驗證:好萊塢用最頂尖的技術生產最大眾的實驗藝術。劇作的常規、口水和瘦小被邁出通俗半步的視聽調度所託起,漫威&迪士尼慣用的審美定式被丟棄,已消失十餘年的漢納·巴貝特卡通風格在此重振雄風。


羅馬

Roma

導演: 阿方索·卡隆

編劇: 阿方索·卡隆

主演: 雅利扎·阿巴里西奧 / 瑪麗娜·德·塔維拉 / 迭戈·科蒂娜·奧特里

類型: 劇情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墨西哥 / 美國

語言: 西班牙語 / 米斯特克語 / 英語

上映日期: 2019-02(中國大陸) / 2018-08-30(威尼斯電影節) / 2018-12-14(美國)

片長: 135分鐘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96/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4.2/5

IMDb: 8.4/10

豆瓣:8.2/10

深焦評分67/100

圓首的秘書,首屆深焦影評大賽冠軍,小津電影愛好者

90/100

認為《羅馬》是一部以私人記憶編織出來的電影是不公允的,因為首先這裡面就不存在一個純粹私人的視角。我們不會知道卡隆到底是片中的哪個小孩,甚至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其中的一個小孩。因此,這裡面其實充滿了卡隆本人對當時世界的種種想象。他希望我們“觀看”克萊奧的生活,與此同時也觀看她周邊的一切,哪怕永遠無法接近。儘管如此,那些我們永遠無法接近的表象,已經足夠驚心動魄,足夠感人肺腑。

良卓月,電影學碩士,影視策劃、寫作者

80/100

《羅馬》反覆在大與小二者間辯證:橫搖寬銀幕視域是大,角色是小;運動廣場的陣仗是大,肢體動作是小;歷史是大,個體是小;羅馬帝國是大,羅馬街區是小。比起那些時而無法被解釋的大,阿方索似乎更在意把小置於大之中,讚頌小的價值。正如海報上,那一種由微弱的小所聚集起的擁有力量的姿勢。如此想來這部電影的主題便與《人類之子》《地心引力》等導演前作是統一的。

bastard,影迷,樂迷,待業

80/100

卡隆用一種觀看的接近冷酷的視角去講述一段充滿溫情的保姆的故事,而這似乎與溼潤的回憶保持了一種布爾喬亞式的距離,像是兩條沒有交集的漸近線。但這種客觀視角又十分有效地描繪出可莉奧和她周遭環境複雜的關係,無論是性別的、階級的還是家庭的。幾個場景(分娩、海中救人等)塑造十分有力,展現出了大道至簡的調度技巧,也成功引起共情,可惜總體感染力仍然欠奉,下次可以讓盧貝茲基回來了。

何阿嵐,香港人,寫電影的事為業,CinemAround 成員

65/100

為何黑白?鏡頭每處移動的理由都令我質疑影像的“客觀性”在哪?阿方索是要表現時代,但時代與這家庭的關係在那裡?這家庭與時代就像在平行發展一樣,電影的私人性質又在那兒?難道拍自己的社區就可以讓為半自傳體嗎?又例如稱讚為人文電影,電影關注的是什麼?被套上太多名號了,我只是對電影所受到的稱讚處處懷疑。阿方索是學到了一些歐洲藝術電影的語言,但骨子裡荷里活基因發作,它只是形式的模仿犯。更何況,今年看了太多和《羅馬》相近的敘事形式,《羅馬》也只是做到奇觀。《九三年夏天》《多甫拉托夫》《死在青春》《索非亞園區》,每一部形式更大膽,情感濃度更高,對時代感懷和不滿都隱隱在影像中,請問阿方索的觀點在哪?不是指介入,不是說主觀不主觀的問題,何況,疏離狀態不是一種觀點,散文式敘事並不會構成影像變弱的主因,阿方索的做法是片碎化,沒有一步一步增量情感濃度,一大觀眾慢慢放下對情節的追求,全然走入/體驗人物內心,身處在時代和空間之中,觀眾可以有時成為旁觀者,又時成為參與者。如果平庸的《羅馬》只不過因為發行而獲得更大的關注,那稱讚《羅馬》的人,更應該要主動看以上提到的幾部作品。

Luxuan,格勒諾布爾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影迷,攝影迷

60/100

卡隆對多個議題的點到為止促成了整部影片的淺薄。拍攝回憶卻實在缺乏記憶的質感;所涉及的女性主義卻可以用一句女兒當自強就能概述,並且消弭了本該存在的階級差異;對時代背景的指涉擔任著極具欺騙性的單一功效:也就是一種流於表面的史詩感。如若單獨觀察每一個議題:它們缺乏表現力;如若從整體來看;缺乏互相交織的凝聚力。一盤散沙,並且是幹沙子。攝影雖美卻不精準,但也的確是美。

南烏,嬰兒作家,年輕導演,老影迷

50/100

當年卡隆在《你媽媽也一樣》中維持了個人故事和革命敘事之間的微妙距離。現在則是槍和羊水的相會,太剝削了。影片一直在兩股勢力的交鋒中掙扎,一是卡隆的本質上對“運動”的狂熱,包括鏡頭運動和時代變動,在他最得意的鏡頭裡,人物各行其軌道,形成完美的星系。二是影片勉力維持的女僕的靜觀視角。前半小時聚焦女僕的日常工作,卻總用舞蹈式的環繞調度來進行,近乎戈達爾中期作品,非常分裂。影片進入中段後觀感提升,因為不再強行進入日常和微觀,而是以情節去建構。最後的高潮以靜觀向動作的投降告終,Cleo要搏擊海浪才能維持僕人之名。這不是Cleo的勝利,這是海浪的勝利。卡隆對這裡隱藏的反諷性視而不見。他還是適合拍大情節作品,《地心引力》多好。

Ada的B計劃,一個堅決響應“新電影”,反對“老電影”的影迷

45/100

卡隆從來是個大條的人,即使廣受影評人認可的前作《地心引力》,也無法對其劇作細節做太多要求。而這次偏偏要駛入狹窄車庫,既無法完成自然性構建(除女主外,其他人物表現均遠高於現實,因為卡隆本質是好萊塢的,他的電影從未擁有自然場景),卻又面臨戲劇力量的單薄。以往作品貼近個體而萌發出的情緒力量都被觀望的姿態消解。若只是觀望人的生活尚好,《羅馬》倒更像一出意圖外顯的木偶戲,主要人物在他的調控下,正如電影裡的那臺車般四處撞擊一座座蓄意立起的高牆,最後自然滿目瘡痍。定位太狹隘了,想成為“大師”,卻忘記自己本已是另一創作路徑上的大師。

野梨樹

Ahlat A?ac?

導演: 努裡·比格·錫蘭

編劇: 阿克·阿克蘇 / 埃布魯·錫蘭 / 努裡·比格·錫蘭

主演: 多古·德米爾科爾 / 穆拉特·塞米爾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土耳其 / 馬其頓 / 法國 / 德國 / 波黑 / 保加利亞 / 瑞典

語言: 土耳其語

上映日期: 2018-05-18(戛納電影節) / 2018-06-01(土耳其)

片長: 188分鐘

觀看狀態:已有資源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北美媒體Metacritics:88/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4.0/5

IMDb: 8.4/10

豆瓣:8.0/10

深焦評分70/100

Luxuan,格勒諾布爾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影迷,攝影迷

95/100

不滿現狀的小鎮青年、果樹、代際關係、兩性的無效溝通、風吹響樹葉的聲音、自然與人之間的對立和相融。在這部傑作中我們看到了錫蘭以往作品中所有的重要元素,同時也意外地在全片壓抑的基調中看到些許幽默調侃、以及那場最為振奮人心的雪中鑿井和父子和解。在電影作者的經典元素中看到新的變化,在延續中看到突破。當然,這一部時長188分鐘的作品也延續了前作《冬眠》中湧現大段對白這一特色,大段的對白沒有削弱影像的力量,但也突顯了屬於文學和戲劇藝術形式的文字,引起爭議也考驗著觀者的耐心。

Ada的B計劃,一個堅決響應“新電影”,反對“老電影”的影迷

85/100

文本電影,或者說配圖小說,與影片內容達成了形式上呼應,但更重要的是其中知識分子自戀又自省的內心狀態描摹,尤其作者特地沒有塑造一個自我認識過於進階的主角,而是讓他維持在自戀高於自覺的微妙狀態,由此便有太多可展開的講述。

何阿嵐,香港人,寫電影的事為業,CinemAround 成員

75/100

《冬眠》起錫蘭的風格轉變,話嘮升級,完全推翻過去的風格下,更接近十九世紀的俄國文學、或是契訶夫的戲劇,錫蘭的景觀不只是風景。大量對白形成眾聲喧譁,觀點的對質,對話的基礎是觀眾要留心聽,觀眾才可聽得到看明白每一個答詞、理據,以各式各樣的設計做為電影本身敘述架構,明確闡述導演所觀看的土耳其社會,沉長的對話也能視為錫蘭對主流電影,甚至是藝術電影套路的對抗,要復原電影的現實主義功能。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背後都是那麼糟糕,錫蘭是善良而入世,他給予極端近鏡給善感的母親,他要不懂世故的男主角經歷一場自我反省。藝術是徒勞無功的,無用的,只不過讓人發現,更謙卑,更要走入現世的那口井。

把噗,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在讀

75/100

錫蘭繼續用他無與倫比的攝影才華講述安納托利亞的往事,只不過故事較之於《冬眠》變得更加淺白,這不免令人懷疑錫蘭的真正意圖:是否有意無意間以西方觀眾為目標群體,他們顯然比土耳其觀眾更會以一種獵奇心理看待這個破碎的作家夢:文藝青年如何一步步屈服於現實,並將其歸因於問題重重的國家。還是說這正反映出錫蘭創造力的衰退,只能將這個在文學世界老生常談的話題搬上銀幕,再加點父子情。好在,電影拍得還算好看。

文森特九六,手術室裡的影迷,麻醉學在讀碩士,時刻考慮棄醫從影

65/100

建議錫蘭去寫書,對於規避繁瑣和詳盡描繪的悖論,影像的接受程度較之文字顯然是快速和被動的,電影無意義更無義務作為文學的替身來反懾本體,回看錫蘭的作品年表,他亦在動用一切可能的視聽花招來消解“閱讀感”,如此以來,那些大段長篇對話段落的保守式保留,實則就有些“盛名之下”的無解,尷尬,和可笑了。

南烏,嬰兒作家,年輕導演,老影迷

60/100

偶有閃光,如特洛伊木馬段落,向我們證明錫蘭仍有能力將心緒放在環境中表現。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秋天的光輝中懶懶地關注人物,在對話場景中插入的超驗段落(書店外下雨,女人走入)變得愈發機械,接吻段落拍得十足媚俗。相比之下,早期作品《遠方》好太多了。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瀕臨下榜

小偷家族

萬引き家族

導演: 是枝裕和

編劇: 是枝裕和

主演: 中川雅也 / 安藤櫻 / 松岡茉優 / 池松壯亮 / 城檜吏

類型: 劇情 / 家庭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2018-08-03

片長: 117分鐘(中國大陸) / 121分鐘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93/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5

IMDb: 8.1/10

豆瓣:8.8/10

深焦評分79/100

九隻蒼蠅撞牆 90/100

那些說是枝一直致敬小津的人可以歇歇了。這次他拍了部讓小津最深惡痛絕的今村昌平式的蛆蟲電影。在瓦解冷漠虛偽的傳統家庭概念的同時,他呈現了萍水相逢的蛆蟲之間可以有怎樣真摯動情的愛。一部以弱者的溫和善意與犧牲精神挑戰人類道德倫理制度上限的無政府理想主義之作。

胤祥 85/100

水準打平《無人知曉》,確切說把《如父如子》和《無人知曉》做了個mix吧。雖說是枝裕和永遠拍“創傷後共同體”挺套路的,不過這次結構提上來了,劇作估計是學了侯孝賢,整個故事翻的實在漂亮。可惜還是有點用力過猛。讓人想起《下一站天國》也是蠻愉快的事。

Peter Cat 82/100

《小偷家族》在形式氣質上趨向於紀錄片處理方式更加清楚呈現了這個片子優點和缺點:一方面,諸如食物、煙花、大海這些是枝家庭劇中套路化的調度方式,進一步凸顯了近年是枝裕和工作方式事實上“設計感”;但另一方面,面對鏡頭安藤櫻對社會問題無保留質詢(一個可以視作犯罪懸疑片,也可以視作紀錄片式方法),則超出了既往家庭情節劇形式上桎梏,而在社會議論文和家庭劇之間找到了一個微妙平衡。

是枝裕和影迷恐怕能從這部復調式迴歸“集大成之作”中——從這個意義上,憑此作拿下金棕櫚恐怕很具有名正言順的象徵性——與導演本人共同經歷生命經驗內在生長。但要想回到巔峰甚至再有所突破,是枝裕和需要掙脫負擔,恐怕正是這個金棕櫚所欲褒獎的。

朱馬查 70/100

其實觀感蠻好但又總覺不夠,可不經意咂摸出來的殘酷冷峻的生死,羈絆和放手,淡漠和晦暗,真是讓人佩服,想起喜歡的導演的早期作品,但又能夠這麼圓融自然地把這些融入這樣一個故事裡,不拍上三十年真的不可以啊。

宋遠程 70/100

在再現已有橋段,重複既定母題並擴大社會議題的指向方面,《小偷家族》無疑宣告是枝裕和又一次巔峰的到來。實際上,近十年來我們已經快要忘記他曾是一個多麼關注社會現實的導演。

然而在家庭情節劇的製作模式中浸淫許久之後,紀錄片時代累計下來的細節功力和早期多樣的影像風格已經被一套最直白、最平庸的語法取代。且不說他已經喪失了在影像上進行探索的興趣,即便他屢屢強調對演員的不加干涉,任由他們在動作、臺詞上自由發揮,但這些細枝末節的“自然主義”依舊不得不服從於整體的故事架構。更何況在懸疑片的邏輯下,早先的情節不過是為最後的恍然大悟而精心設計。至於那些令人感動的橋段則更顯得矯飾與膚淺——比起看海、看煙花這種很容易被指名道姓的煽情段落,我更願意相信不斷在記憶中勾連、碰撞併發酵的尋常生活。

網絡謎蹤

Searching

導演: 阿尼什·查甘蒂

編劇: 阿尼什·查甘蒂 / 賽弗·奧哈尼安

主演: 約翰·趙 / 米切爾·拉 / 黛博拉·梅辛 / 約瑟夫·李

類型: 劇情 / 懸疑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俄羅斯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8-01-20(聖丹斯電影節)

片長: 101分鐘

觀看狀態:已有資源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71/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5

IMDb: 7.8/10

豆瓣:8.7/10

深焦評分80/100

張岱 87/100

今年也算是好萊塢亞裔大年了,Crazy Rich Asians之後Searching也成了一匹黑馬,電影卡司幾乎都選用亞裔演員,這兩部電影在爛番茄和IMDB上的分數基本持平,而Searching上映之初就衝破了9分大關,實屬難得,有人說這是好萊塢第一部以亞裔為主演的主流懸疑片,可見除了過硬的影片水平之外,它所反映出的國際焦點變化也有點嚼頭。

先誇誇這電影的名字,Searching,一語雙關,不僅指代了電影所講述的亞裔父親尋找失蹤愛女的故事,還指代了佔據影片極大篇幅的網頁畫面。以電子設備為敘事者的做法是影片最出彩的地方之一,挑出來單獨說說。鏡頭即目光,這種敘事方式其實在此之前也有人應用過(比如美劇《摩登家庭》),Searching這次則擴大了電子設備的範圍,以電腦屏幕為主,輔之以攝像機,攝像頭,電視畫面等,一方面強化了這種敘事方式獨有的優點,另一方面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視覺疲勞(雖然還是有觀眾調侃,表示出來之後覺得自己上了兩個小時網)。屏幕上的所有信息都一併投到觀眾面前,鉅細靡遺,設計精巧自然,又不至於有抖機靈的嫌疑,火候掐得剛剛好,觀眾自行發現的任何細節都是小彩蛋,創作者、作品和觀者之間的動態互動就由此產生,觀眾的代入感被放大,釋放窺視欲的滿足感也翻了倍,再加上反轉數次一波三折的劇情,觀眾們精神高度集中並投入,觀影之後大呼過癮也在常理之中了。

除此之外,在這個大的敘事框架之下,導演將所有的諷刺、秘密以及反思都藏匿其中,任何一個主題都能引申出多重思考,如網略生態圈,又如消費主義下的人情冷暖,再如亞裔家庭問題,獨具匠心,確實不枉費十三天拍攝後長達兩年的剪輯時間。

pony 77/100

對現行這樣desktop film最大的旨意是—不管電影形式如何因科技進步而改變,最終還是提醒電影該有的重要基礎:就是劇本要寫好。此一延伸的考驗,在於當只規範於所謂的surface和desktop,敘事場景要怎麼過場轉換。電影大多數時間在這部電影的過場是保護程式,當然也很刻意的用facetime對準演員,從坐在電腦前的主觀,新聞片段旁觀的凝視,監視器的組成,回到女兒視角的回覆,但也思考著形式先行下,形式的規則又在何處。此外,screenlife的相對,是對觀眾審美的疲乏,如《超狂亨利》的POV視角,桌面電影是否又能在不出景框下,達成穩健的敘事。這不是第一部作法,但可見五年後此一概念的成熟。

文森特九六 75/100

因特時代的網絡視角並非多麼驚奇,維加隆多等人早已做過類型實驗,本片可貴之處在於告訴我們,娛樂電影無論在形式上有何翻新,都脫不開四個字——“敘事張力”,當這個具有希區柯克式古典倫理懸疑色彩的故事以巨大的電腦顯示屏投射出來,當德·帕爾瑪最拿手的分屏技法通過無數界面的打開而得到究極的演繹,我們確實該感到欣慰,還是有很多熱愛電影的年輕人沒有忘本。

延伸閱讀

細思極恐,鍵盤背後的兇手

-FIN-

點擊圖片查看往期精選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他的電影拍給明天將死於戰爭的人們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2001太空漫遊》是唯一讓我上癮的電影”

你罵他,恨他,卻無法不看他的電影

新世紀讓人最無法忘懷的傷心神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