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古玉赏玩,千姿百态,看点不同。

如果看到点上了,则为入门了是“看门道”,参观博物馆和各类文博展览会越看越长进;如果看不到点上,则还在门外徘徊是“瞧热闹”,观摩再多也难得要领。

至于是否已经看到点子上?不妨以馆藏真品测试眼力。

古玉剑彘分解图(图1):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1-1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1-2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1-3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1-4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1-5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1-6


古玉剑彘分解图(图2):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2-1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2-2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2-3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2-4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2-5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2-6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2-7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2-8


以上两件古玉剑彘都是英国牛津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藏品,看点分析:

图1玉剑彘看点非常明显不难发现——

1)古拉丝工痕:剑彘系绑洞上的拉丝工痕为古拉丝特征(图3)。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3


2)沁蚀斑:沁蚀较重的部位生成的土蚀斑,绺裂纹与沁入对应一致(图4)。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4


3)熟旧感:玉的熟透和老旧沧桑的感觉(图5)。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5

图2玉剑彘看点略为隐约需细致辨识——

1)自然氧化层形成的古玉玻璃光:优质的和田白玉、精细的打磨、千年的浸润形成的漫反射宝光,堪称战汉古玉玻璃光的“标本”(图6)。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6


2)沁入的层次过渡:仅有剑彘背面局部受微沁,沁与门的对应关系明确(图7)。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7


3)使用痕迹的自然性特征:剑彘是实用器,难免磕磕碰碰;从剑彘的磕碰蹦缺的圆润程度看,此剑彘在存世时代已经历沧桑,磕碰痕集中在一侧说明了当年剑彘主人的佩挂和使用习惯,磕碰痕迹与工痕包浆一致,痕迹上的自然态呈现了器物的老、旧特征(图8)。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8-1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8-2


4)砣工刀痕的走向展现的工艺特征:由于古砣具的特点和玉作匠人的耐力限制,在制作云纹、谷纹等阴刻线时,往往需要多次调整砣具走向、常常重刀修饰才能完成,所以即使打磨精细的玉器上都会留下砣具行程的痕迹和遗留的毛边,为不可或缺的“古拙”特征(图9),比较之下仿工痕迹则一目了然(图10)。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9-1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9-2

古玉学步(115):静心赏馆藏 看点不一样

图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