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石头 谈质地

即便是一名粗通印石的入门玩家,也会把“好质地”奉为选择材质的金科玉律。确实,形在皮,色在骨,仿佛“质地”才是石材的骨髓与根本。同时“质地”却是最难掌握的,并非碍于所学者的经验与资质,在于质地高下本身并没有一个恒定的指标,且不说“好”这个评判标准本身的暧昧,单就质地本身,不同玩家的认知也有偏差,很多看似热火朝天的业内交流,说不定是鸡同鸭讲也未可知。

在许多行家眼内,“结晶”无疑是好质地的代名词。可显然被认为是“结晶”的石材,有很大一部分结构粗棉,材质表面颗粒感经打磨后清晰可见毛孔,下刀偏软不密结,生裂、变色的例子也绝非少数。究其原因,业界所谓“结晶”更多的指的是一种“色相”而非特定“状态”,所以才会有各种材质、性能迥异的各类“结晶”,唯一共通的,是结晶的石材大多通透度高,色彩鲜亮,美艳动人。所以将“结晶”视为“好质地”的人,归根究底仍是“好色之徒”。

玩石头 谈质地

也有一派赞同质地的良好在于性能优越,更看重石材的物理属性。如材质的细腻程度,手头的密度,以及石材的后期变化是否稳定。很显然,一些浑厚,朴拙,皮实,甚至含砂的材质便十分符合这一标准,大多数时候,这些石材的观感,甚至有些淳朴的接近木讷了,然而一些玩家仍然甘之如饴,甚至自诩资深审美,不屑与好色“浅薄”者同。然而毫无疑问的,玉之所以能脱离于珉,除了温润的内质,也不能离开鲜亮的外观。经过精细的打磨,即便粗鄙的大理石、花岗岩也能呈现细腻、温润的质感,之所以它们不会贝认为是玉石,恰恰因为这点色相上的差异罢了。

即便上文所述,也许仍未切中某些人心中的“质地”关窍,那说一千道一万,究竟怎样质地的材质才值得玩?毫无疑问,这个标准不仅复杂、复合,更是辩证的。譬如,在鲜明透亮的“结晶”材质中,选择质地细密、稳定而抛却粗送的石品,或是浑厚老料中,带一定透明度与浓郁色彩的石品。总之要求越多、越精、越高,相信离好的标准也就越接近了。

玩石头 谈质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